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管制

行政法管制

發布時間: 2020-12-26 02:36:08

㈠ 魏則西事件涉及行政法內容分析

法律責任分析
1、關於責任范圍和因果關系
本案患者最終在細胞免疫治療過程或結束後死亡,法律上的損失包括生命喪失及在治療過程中花費的醫療費及交通費等相關經濟損失,因此法律責任討論的內容包括誰應當對患者的死亡及相關經濟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本文只討論民事上的賠償責任,不討論行政處罰責任。
關於患者的生命喪失,正如前文所述,本案符合「死馬當活馬醫」,也就是患者在就醫時已經處於現代醫學的無醫可救狀態,所以考察相關行為人是否應當對患者的生命喪失承擔法律責任,核心在於考察醫療行為與患者死亡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即細胞免疫療法是否增加了患者在特定時間死亡的概率或減少了患者的生存機會。根據現有醫學知識,患方恐怕無法證明細胞免疫治療增加了患者的死亡概率或減少了患者的生存機會,故證明二者存在因果關系的機會相當渺茫,獲得死亡賠償金的概率渺茫。
但是對於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花費的超過20萬元的包括醫療費在內的經濟損失,則另當別論了。因為顯而易見,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對患者實施的細胞免疫療法既違反倫理規范,也違反法律、規章規定,更涉嫌欺詐,存在過失也符合違約,故經濟損失應當賠償。至於是否還應當給予懲罰性賠償,就我個人意見,法律應當支持。鑒於醫療領域在多數省份尚難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我建議國家應當統一立法,支持對醫療欺詐實施懲罰性賠償。不予懲罰性賠償,不足以遏制醫療亂象,不足以保護患者利益。
2、關於責任主體
責任主體討論三個問題,1、承包武警醫院腫瘤治療中心的莆田系某公司是否能夠成為被告,並承擔實體法上的責任?2、網路公司能夠成為被告,並承擔實體法上的責任?3、行政機關的監管責任
第一個問題,承包單位能否成為被告,並承擔實體法上的責任?
對公立醫院的科室承包,衛生部自2004年起多次發文,嚴禁公立醫院將科室單獨承包給個人或單位,但對於軍隊和武警醫院,我沒有看到公開的、完整的禁止性文件,但是即便有此類文件,其法律效力的層次也是極低的。因為涉及到一項民事行為的有效性,應當由法律作出規定,法院也很難憑借部門的一紙通知而判定一項民事行為是否有效。再說,我認為,科室承包是否違法,不影響本案相關責任人的追究。從根本上說,從世界范圍來看,大多數醫療機構只是醫生、醫生集團的執業平台,醫生、醫生集團與醫療機構之間的關系本來就是合同關系,醫療機構的義務在於判斷與其合作的醫生、醫療機構以及開展的診療項目是否具備相應法律資質。因此,根據民法「法無禁止則自由」的原則,從法律上姑且承認莆田系醫療公司承包軍隊或武警醫院的行為是合法的。在此基礎上,繼續討論承包公司能否成為被告?我認為應當區分兩種情形。
1)如果武警醫院對外明示該科室已被承包,且醫療費的收入及支出系獨立核算,則該承包單位實際上對外是獨立的民事主體,應當直接成為民事被告,獨立承擔醫療損害賠償責任;不過此種這種情形,我至今沒有遇到過。
2)如果武警醫院對外並未明示該科室已被承包,且該科室的運營收入系醫院統一核算,然後與承包公司按比例分享利益、承擔風險,因患者在訴前無法知道該科室已被承包的事實,只能以武警醫院為被告。如果訴訟過程中,醫院亦不披露科室被承包的事實,則實體法的上責任也只能由醫院承擔,醫院承擔賠償責任後,再根據承擔合同向承包公司追償。假如訴訟過程中醫院披露承包事實,則可追加承包公司為共同被告,然而根據庭審查明的過失大小與關系,在實體法上或承擔連帶責任或承擔按份責任。
第二個問題,網路公司能否成為被告,並承擔實體法上的責任?
網路公司能夠成為被告,關鍵看它的行為是否符合《廣告法》第38條的規定「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發布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競價排名屬於廣告嗎?
關於這個問題,網路法律顧問律師法官,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等,已從多個角度進行了論證,爭論10數年卻沒有結論。討論這個問題,離不開《廣告法》第二條對「廣告」的定義:
「本法所稱廣告,是指商品經營者或服務提供者承擔費用,通過一定媒介或形式直接或間接介紹自己所經營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的商業廣告。」
競價排名有兩個過程,第一步在網路系統內部通過關鍵詞進行競價,這一步對外不公開,不涉及介紹商品或服務;第二步是將競價獲得的帶有關鍵詞的文字或圖片內容在網路首頁上進行排名。如果說競價過程不涉及不是廣告,那麼排名的結果顯然是在網路這一公眾平台向用戶展示自己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務,且這個排名不是搜索引擎的自然演算法排名,而是經收費後的按出價高低的、有目的的排名。這個排名結果不是廣告么?說不是廣告,顯然理由不充分。
網路明知或應知廣告虛假仍發布么?
這涉及對顯示在網路首頁的競價內容的判斷了,通常這部分內容不到20字,用戶在注意到這個搜索界面的20餘字後再進入相關網站。網路作為搜索引擎,無法對顯示在廣告主網站上的所有廣告內容進行審核,比如莆田系醫療公司在武警醫院網站上展示的所有關於細胞免疫療法的廣告內容,網路顯然無法知曉,也無法明知或應知。但是對於顯示在搜索界面的20字介紹,網路是否明知或應知呢?
我認為,網路作為專業引擎公司,對醫療網站的搜索展示採用了競價排名的收費模式,且這個收費是網路的主要收入來源,理應對搜索結果的20字余字左右的內容盡到審核義務。這個審核義務主要來自廣告法第38條的規定:「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發布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既然廣告發布者對明知、應知廣告虛假而發布,應當承擔連帶責任,那麼法律前提是廣告發布者對廣告是否虛假承擔審核義務。此處虛假,包括應當提供廣告的證明文件而未提供,應當提供真實文件而提供了虛假文件等。
從本文第一部分「死馬當活馬醫的醫學倫理」的論述中,我們已經知道莆田系醫療公司在關於細胞免疫治療滑膜肉瘤的廣告中已經涉嫌虛假。另外廣告法第14條亦規定葯品或醫療器械廣告不得含有不科學的表示功效的斷言或保證,說明治癒率或有效率等,現在我無法知道的患者搜索到網路首頁20餘字介紹中是否包括了上述虛假內容,如果包括,則網路涉嫌《廣告法》第38條的規定的「明知或就應知廣告虛假而發布」,應當與醫院或承包公司承擔連帶責任。當然對廣告法第16條的審核義務主要在衛生行政機關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而不在網路公司。
最後,我需要強調的是,對於葯品、醫療器械,疾病的診療方法等醫療廣告,國家應當立法禁止競價排名。因為葯品、醫療器械、診療方法等涉及生命健康,需要廣泛的臨床研究,需要專業團體的判斷,需要國家衛生部門的審核,不應當經由競價排名這種商業模式予以介紹或推廣。
第三個問題,行政機關的監管責任。
關於第三類醫療技術的監管。自2015年6月29日衛計委發布《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取消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准入審批有關工作的通知》起,除列入負面清單的禁止類醫療技術外,國家對第三類醫療技術主要采事後監管制度。按照這一監管制度,衛計委的職責包括主要包括兩項,一是臨床研究階段的監管;二是臨床應用後即上市後的監管。監管方法包括主動監管和舉報後的監管。舉報後的及時監管應當是主要監管方法。由於是事後監管,其處罰和賠償應當嚴於事前監管,包括巨額的民事懲罰性賠償和巨額的行政罰款和刑事罰金。只有嚴厲的賠償和處罰措施,行為人才憚於法律,事後監管才能落到實處。否則對通常可帶來巨額利潤的第三類醫療技術,事後監管帶來的必定是更加猖獗的濫用。然而,目前衛計生制定了事後監管,國家法律層面卻未建立相應的民事懲罰性賠償制度。
可是縱觀「滑膜肉瘤」細胞免疫療法的全部事實經過,衛計委的監管幾乎完全是空白的。導致失監管的原因之一是,部隊醫院不在衛計委的監管范圍。由於失監管,本應由國家衛計委組織實施的細胞免疫療法臨床研究,竟然被不法醫療公司和醫療機構直接拿來作臨床應用。而在眾多醫生的不停舉報下,衛計委竟然無動於衷,無能為力。
關於廣告發布的監管。根據《廣告法》第46條和第48條的規定,醫療廣告的監管包括兩個環節, 一是發布前由衛生行政機關進行廣告審查,審查內容即《廣告法》第15-17條的規定,如第16條:「醫療、葯品、醫療器械廣告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
(二)說明治癒率或者有效率;
(三)與其他葯品、醫療器械的功效和安全性或者其他醫療機構比較;
(四)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
二是工商行政管理機構對醫療廣告發布後的監管,法律依據是廣告法是第49條。可是本案對於競價排名是否屬於廣告,國家有關機關都未有結論,也就談不上任何監管了。

㈡ 食品葯品監管行政法律法規有哪些

食品葯品行政管理法律、行政法規有如下(共22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一號) (2015-04-24)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50號) (2014-03-07)

《戒毒條例》(國務院令第597號) (2011-06-26)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主席令第16號) (2011-03-09)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主席令第7號) (2011-03-09)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557號) (2009-07-20)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主席令第9號) (2009-02-28)

《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36號) (2008-10-09)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25號) (2008-05-25)

《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國務院令第503號) (2007-07-26)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499號)) (2007-05-29)

《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42號) (2005-08-03)

《反興奮劑條例》(國務院令第398號) (2004-01-13)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360號) (2002-08-15)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主席令第45號) (2001-02-28)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76號) (2000-01-04)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主席令第71號) (1993-02-22)

《葯品行政保護條例》 (1992-12-12)

《中葯品種保護條例》(國務院令第106號) (1992-10-14)

《放射性葯品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25號) (1989-01-13
《醫療用毒性葯品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23號) (1988-12-27)

《野生葯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 (1987-10-30)

㈢ 網路服務提供者不履行法律,情節嚴重的,依法承擔刑事責任對嗎

1、如果網路提供者不依法履行管理義務,會依法承擔刑事責任的。

2、《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規定:網路服務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信息網路安全管理義務,經監管部門責令採取改正措施而仍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致使違法信息大量傳播的;

(二)致使用戶信息泄露,造成嚴重後果的;

(三)致使刑事犯罪證據滅失,情節嚴重的;

(四)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3、《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規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路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伺服器託管、網路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㈣ 行政主管部門對污水廠進行監管的法律依據國家級、地方級(最好是湖南的)法律、法規及管理辦法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湖南省環境保護條例
湖南省湘江保護條例

㈤ 行政法上的行政命令,政府管制的概念是什麼特徵又是什麼

所謂「行政命令」指行政機關的一切決定和措施;但行政法上的「行政命令」,則專專指行政主體依法要求屬行政相對方「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意思表示,是行政行為中一種極為普遍的行為方式。
行政命令的特徵有:1、行政命令的主體是行政主體。行政命令體現的是國家意志,但它由行政主體作出,不同於國家權力機關、司法機關等其他國家機關作出的命令。2、行政命令是一種意思表示行為,通常表現為通過指令行政向對方履行一定的作為義務或不作為的義務來實現行政證目的,而非由其自己進行一定的作為或不作為。3、行政命令是一種設定義務的具體行政行為,而非賦予行政相對方權利的行為 。4、行政命令的實質是為行政相對方設定行為規則,但這種規則屬於具體規則,表現為在特定時間內對特性人或特定事所作的特定規范。5、行政命令以行政處罰或行政強製作為保障。6、行政命令是一種依職權的行政行為。

㈥ 美國依法行政的不具有的特點

美國依法行政的主要特色
美英同屬普通法系,行政法理論和制度有諸多相似之處;尤其是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美英行政法幾乎完全一致。 但到了十九世紀末,為了解決工業迅速發展而引起的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美國建立了獨立管制機構(Independent Regulation Agency),他集行政權、准立法權和准司法權於一身,獨立管制機構它的出現,標志著美國依法行政開始形成自己的特殊模式。 第一個獨立管制機構是聯邦州際商業委員會;此後美國又陸續建立了其他一些獨立管制機構。尤其是在羅斯福新政時期,為了擺脫經濟危機,不得不設立大量的獨立管制機構來推行新政措施。行政權的迅猛擴張,尤其是獨立管制機構集三種權力於一體,導致反對呼聲越來越強烈。於是,美國於1946年制定了《聯邦行政程序法》,從行政程序上和司法程序上對龐大的行政權加以控制,從而使美國行政法得以迅猛發展。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越戰失利、總統選舉舞弊及種族歧視擴大,公眾對行政機關越來越不滿 ,於是依法行政的方式有了一系列改革,其宗旨是實現行政公開。公眾認識到過去通過司法審查和行政程序上限制行政權,只能保障個人的權利免受行政機關的侵犯,而不能保證行政權的行使符合公共利益,也不能保證行政機關能有為公眾提供更多的福利。因此,行政必須公開,由公眾直接參與對行政的監督。1966年美國制定了《情報自由法》,1972制定了《聯邦咨詢委員會法》,1974年制定了《聯邦穩私權法》,1976年制定了《陽光下的政府法》,這些法律的頒布對行政公開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為世界許多國家所效仿。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美國法院在加強對行政監督時表現了一種新的風格,法院的司法審查既沒有放棄傳統的防止行政權侵犯私權的目的,同時又更積極地擴大公眾對行政程序的參與,監督行政機關努力維護公益和提供福利。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美國依法行政經歷了從傳統普通法院的司法審查模式、到獨立管制機構加行政程序模式、再到行政公開模式的發展過程,從而與同為普通法系的英國的依法行政模式形成鮮明對比。
從宏觀上整體考察美國的依法行政,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四點特色:
1.獨立管制機構的興起
王名揚教授認為,獨立管制機構的成立標志著美國行政法開始形成自己的特色。 獨立管制機構的建立違背了傳統的三權分立原則,但又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於是美國又從行政程序和司法審查兩方面來加強對獨立管制機構的控制,以克服其消極面,發揮其積極作用。而在同一時期,英國卻採用了另外一種依法行政模式-建立行政裁判所,這是普通法系兩大脊樑在依法行政方式上的重大不同。英國的行政裁判所只有準司法職能,明顯不同於集三權於一體的美國獨立管制機構。獨立管制機構在美國行政法上具有重要地位,它直接影響美國其他重要行政法律制度的發展,如行政程序制度和行政法官制度等等。
2. 行政程序制度和行政公開制度的發達
由於獨立管制機構的普遍建立,美國開始重視從行政程序上來制約行政權濫用,終於在1946年制定了《聯邦行政程序法》。這部法典基於「正當法律程序」原則首次規定了聽證程序,是確立公正優先原則的典範,它一經制定便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重大影響,帶動形成了歷史上行政程序立法的第二次高潮。 美國行政程序發達,行政公開制度尤為突出。「美國在行政公開方面的立法比其他西方國家早,而且更為完備,在一定程度上對其它西方國家起了示範作用。」 《情報自由法》、《陽光下的政府法》、《聯邦咨詢委員會法》、《隱私權法》構成了美國行政公開制度的骨架。《情報自由法》規定政府文件原則上應公開,除非基於特殊情況,如國家安全、商業秘密等;《陽光下的政府法》規定合議制行政機關的會議原則上應公開,除非基於特殊情況,如國家安全;《隱私權法》規定了政府掌握的個人信息(隱私)原則上必須對該個人公開和限制向第三者公開,除非基於特殊情況,如國家安全。行政公開已成為現代世界行政法發展的一個潮流,美國行政公開制度在這個大潮中無疑扮演了開創性角色。
3.行政法官制度的建立
美國行政法官制度是美國行政程序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美國現代行政法發展的一個縮影。它一方面反映了行政權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擴張的歷史趨勢-行政司法權日益發達;另一方面它更反映了公眾對約束行政權的呼聲日益高漲。遵守行政程序和恪守自然公正原則已成為與行政權擴張並駕齊驅的主題。 概而言之,美國行政法官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是為了保證行政法官的地位逐步趨於獨立化,以保障行政法官能公正辦案,從而有效制約行政權的濫用。行政法官地位的獨立化過程,是與其名稱演變相伴隨的。美國行政法官的稱謂先後經歷了Examiner[審查官]、 Hearing Examiner[聽證審查官]、Administrative Law Judge[行政法官]三個階段。每一次名稱的改變,均標志著行政法官獨立性和公正性的增強。
4.司法審查制度的發展
行政程序制度和司法審查制度是美國依法行政的兩大保障。在美國依法行政過程中,司法審查雖在特定時期(如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有所放鬆;但從整體角度而言,司法審查是呈逐步加強趨勢的。司法審查的范圍逐步擴大,即使立法排除復審,法院也想方設法加以否定 .原告資格逐步放寬。「在最近幾年中原告資格的欄桿大大降低了。在過去的十年中,過去通行的嚴格限制原告資格的觀念讓位了,代之而起的是發展中的觀念日益頻繁地打開了司法復審行政行為的大門。」 過去實行嚴格的時機成熟性原則,現在則為「時機的成熟性放寬。」 法院擴張了憲法中正當法律程序的適用范圍,使其不僅僅及於普通法上的權利,而且適用於社會福利補助項目。 總之,司法審查的逐步加強,反映了美國社會對行政權擴張進行控制的必然要求。

㈦ 農業承包合同是屬於行政法還是民法管制

屬於民法范疇

熱點內容
收到司法廳 發布:2025-10-13 19:47:08 瀏覽:470
道德有兩張 發布:2025-10-13 19:41:06 瀏覽:726
快遞法律法規時間 發布:2025-10-13 19:31:36 瀏覽:348
區級法院性質 發布:2025-10-13 19:21:10 瀏覽:477
池子中信銀行法院 發布:2025-10-13 19:12:53 瀏覽:321
法律援助業務系統 發布:2025-10-13 19:12:02 瀏覽:161
簽法院文書 發布:2025-10-13 19:06:27 瀏覽:107
南京法律援助電話多少 發布:2025-10-13 19:06:17 瀏覽:515
刑律師 發布:2025-10-13 18:56:30 瀏覽:72
法規的約束力的例子 發布:2025-10-13 18:45:46 瀏覽: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