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小時工勞動法

小時工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0-12-26 04:01:01

Ⅰ 勞動法規定小時工每小時多少錢

勞動法沒有規定小時工的具體工資,但是規定了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專人單位所在地人民屬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十一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七十二條非全日制用工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1)小時工勞動法擴展閱讀: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第八條 對完成一次性臨時勞動或某項具體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按有關協議或合同規定在其完成勞動任務後即支付工資。

Ⅱ 臨時工受勞動法保護嗎

《勞動合同法》出台後,已經不存在所謂「臨時工」一說了。

現在的勞動關系內,有三種,即固定容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所有和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者,受勞動法律保護。

法律鏈接:《勞動合同法》第十二條 勞動合同分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第八十條 用人單位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Ⅲ 勞動法 關於計時工的工作時間

《勞動法》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 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第三十九條 企業應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條 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Ⅳ 新勞動法對臨時工的有關規定

具體規定如下: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六十八條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第六十九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

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七十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

第七十一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七十二條非全日制用工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

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4)小時工勞動法擴展閱讀

臨時工存在的弊端

大量存在的臨時工,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諸多弊端。臨時用工不穩定,隨時有可能被解僱,勞動者權益難以維護;不上保險,出了工傷無人負責;同工不同酬、用工雙軌制,不利於社會公平公正和諧穩定。

對企業而言,僱用臨時工看似減少了用工成本,但每僱用一次臨時工,就意味著需要從頭開始培訓,無形中增加了培訓成本;加上臨時工多數都是非熟練工,難以保證工作質量,對企業長久發展顯然不利。

另一方面,臨時工容易成為相關方面推脫責任的渠道,這些事確實有可能是臨時工乾的,因為他們沒有長期意識,難以推動社會進步。

Ⅳ 《勞動合同法》對「小時工」有何規定

近期出來現不少類似的問自題。
一些公司總是在招納進員工後,以試用、培訓等等類似的名義,告知員工此階段沒有工資,並且強行不發工資。
這是典型的違法行為,屬於欺詐。
從員工到公司報到的第一天起,就屬於公司的正式員工,無論是否有試用期。並且公司就有義務為其員工繳納社保,並且發放工資。打著所謂「試用期」、「免費培訓」等名義而不發工資的行為,即為逃避員工工資的違法行為。可以依法向當地的勞動保障部門舉報。
另外,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公司有義務依法和員工簽署「勞動合同」。

Ⅵ 勞動法有關於小時工離職的哪些法律規定

小時工即非全日抄制用工,根據《勞襲動合同法》第71條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節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十八條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第六十九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

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七十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

第七十一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七十二條非全日制用工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

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Ⅶ 勞動法小時工

社會保險包括:1,基本養老保險、2,基本醫療保險、3,工傷保險、4,失業內保險容、5,生育保險
一,非全日制工作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已體現在工資當中,用人單位無需再為其繳納
二,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建立勞動關系的非全日制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費:
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有約定,工傷保險由勞動者自行繳納的,用人單位無需再為其繳納;
2,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勞動者的工傷保險,因用人單位無法單獨(項)為勞動者辦理工傷保險,勞動者參照個體工商戶參保的,由用人單位按標准支付。勞動者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用人單位按工傷保險繳納標准支付。
三,非全日制工作勞動者工作時間,日不超過5小時;月不可超過30小時。

Ⅷ 新勞動法對臨時工的規定

具體規定如下: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六十八條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第六十九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
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七十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
第七十一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七十二條非全日制用工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
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8)小時工勞動法擴展閱讀
臨時工存在的弊端
大量存在的臨時工,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諸多弊端。臨時用工不穩定,隨時有可能被解僱,勞動者權益難以維護;不上保險,出了工傷無人負責;同工不同酬、用工雙軌制,不利於社會公平公正和諧穩定。
對企業而言,僱用臨時工看似減少了用工成本,但每僱用一次臨時工,就意味著需要從頭開始培訓,無形中增加了培訓成本;加上臨時工多數都是非熟練工,難以保證工作質量,對企業長久發展顯然不利。
另一方面,臨時工容易成為相關方面推脫責任的渠道,這些事確實有可能是臨時工乾的,因為他們沒有長期意識,難以推動社會進步。
參考資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參考資料:網路-臨時工

Ⅸ 《勞動合同法》有關「小時工」內容有何規定

《勞動合同法》對「小時工」有何規定?
1、什麼叫非全日制用工?
《勞動合同法》第一次通過法律的形式對非全日制用工進行規范,第68條對非全日制用工作了定義:規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4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24小時的用工形式。
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將非全日制用工稱之為「小時工」。
2、「小時工」與用工單位之間是勞動關系嗎?
解答:與《勞動法》相比,《勞動合同法》則對勞動關系的概念進行了全新的詮釋。它規定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仍為勞動關系,雙方可以訂立勞動合同。因此,從一定程度上講,「小時工」的法定化,突破了《勞動法》意義上勞動關系只能在一對一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建立的規定。
3、「小時工」可以兼職嗎?
解答: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勞動合同的履行。《勞動合同法》從法律上確認了勞動者可以同時與一個以上的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合法性。而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只能與一個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
4、「小時工」可以與其他單位建立全日制用工關系嗎?
解答: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作為「小時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以上的用人單位同時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勞動合同。這里,與其他單位建立的勞動關系是全日制用工下的勞動關系還是非全日制用工下的勞動關系,法律並未進一步作出規定。
一般來講,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建立全日制用工的勞動關系,由於時間上的要求,只能在全日制工作之餘,比如全日制用工下班之後,才能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非全日制用工關系,這實際上是全日制用工下的兼職問題。因此,一旦與單位建立全日制用工關系,是否還能到其他單位做「小時工」,一般應以不影響該全日制用工的工作為前提;而且,必要時,還需要全日制用工單位的許可。
5、「小時工」訂立口頭協議行嗎?
解答:《勞動合同法》第69條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因此,作為「小時工」可以與用人單位通過口頭約定的方式,建立和確定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而與此不同的是,全日制用工下的用人單位則應與勞動者訂立書面的勞動合同。
6、「小時工」有試用期嗎?
解答:《勞動合同法》第70條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因此,作為「小時工」,即使同時與多個單位建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關系,各單位均不得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而全日制用工的,除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和三個月以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其他勞動合同可以依法約定試用期。
7、「小時工」的工傷保險由誰繳費?
解答:需要明確的是,「小時工」的工傷保險費要由用人單位支付。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非全日制用工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條中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建立勞動關系的非全日制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費。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發生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8、「小時工」的養老和醫療保險由誰繳費?
「小時工」最低工資標准包括用人單位及勞動者本人應繳納的養老、醫療、失業保險費。
該條可以理解為:「小時工」的養老、醫療、失業保險費需要自己繳納,用人單位是不負擔的,因為保險費用已隨每小時的工資支付了。
9、「小時工」加班有加班費嗎?
解答:在全日制用工情況下,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勞動者加班工資:
(1)在日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小時工資基數的150%支付加班工資;
(2)在休息日工作的,應當安排其同等時間的補休,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3)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於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300%支付加班工資。
而對於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來說,由於其實行的是小時工資制,可以不執行上述規定,但用人單位安排其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其小時工資不得低於本市規定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法定節假日小時最低工資標准。
10、「小時工」工作期間,出了意外事故怎麼辦?
解答:「小時工」在工作期間一旦因工作原因發生意外事故,受到人身傷害,如果確定為工傷,勞動者就可依法享受用人單位此前為其辦理的工傷保險待遇。如果有明確的侵權人,同時可以向侵權人索賠。 那麼,假如用人單位未為「小時工」辦理工傷保險,「小時工」受的傷被確定為「工傷」怎麼辦呢?在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仍然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為「小時工」負擔相應費用。
11、用人單位終止用工,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嗎?
解答:勞動合同法第71條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如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與此相反,在全日制用工形式中,在大多數情況下,勞動者或者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無論從程序上還是從實質的事由上,都要符合相關的法律規定。而且,只要符合相關情形的規定,用人單位就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12、「小時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是多少天?
解答:勞動合同法第69條規定,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超過15日。而全日制用工的,工資應當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Ⅹ 臨時工的工資怎麼算,有勞動法嗎

國家勞動法沒有規定臨時工的工資按正式工工資的比例發放的。工資支付可以由雙方協商約定的,用人單位需按約定的工資按月足額支付的。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第八條 對完成一次性臨時勞動或某項具體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按有關協議或合同規定在其完成勞動任務後即支付工資。

第十八條 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10)小時工勞動法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一條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第十八條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

第二十條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熱點內容
勞動法關於上下班多久時間都是工傷 發布:2025-10-13 17:16:39 瀏覽:668
情侶規章制 發布:2025-10-13 17:14:15 瀏覽:775
甘肅法官去世 發布:2025-10-13 17:04:49 瀏覽:174
最新勞動法休假制度 發布:2025-10-13 16:57:01 瀏覽:220
新勞動法關於工資計算 發布:2025-10-13 16:27:56 瀏覽:625
刑事訴訟法考研筆記 發布:2025-10-13 16:27:08 瀏覽:310
法治社會的特徵 發布:2025-10-13 16:22:16 瀏覽:596
法治湖南柔性治疆 發布:2025-10-13 16:19:31 瀏覽:348
鄔律師 發布:2025-10-13 16:09:45 瀏覽:484
法學法醫 發布:2025-10-13 15:50:57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