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保護對象
『壹』 懷孕女職員,可以享受到哪些福利待遇
一、懷孕女職工的待遇有哪些
懷孕的女職工,在勞動期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應當算作勞動時間。女職工產假為九十天,其中產前休息十五天。難產的,增加產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十五天。女職工懷孕流產的,其所在單位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給予一定時間的產假。女職工違反國家有關計劃生育規定的,其勞動保護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計劃生育規定辦理,不適用本規定。
勞動部、人事部《關於女職工生育待遇若干問題的通知》(勞險字〔1988〕2號)規定:
(一)女職工懷孕不滿四個月流產的,應根據醫務部門的意見,給予十五天至三十天的產假;懷孕滿四個月以上流產的,給予四十二天產假。產假期間,工資照發。
二)女職工懷孕,在本單位的醫療機構或指定的醫療機構檢查或分娩時,其檢查費、接生費、手術費、住院費和葯費由所在單位負擔,費用由原醫療經費渠道開支。
(三)女職工產假期滿,因身體原因仍不能工作的,經過醫務部門證明後,其超過產假期的待遇,按照職工患病的有關規定處理。
二、哪些情形下企業不能辭退女工?
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要解除勞動合同,應當符合法律的規定,不得隨意解除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法第29條的規定,女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勞動法第 26 、 27 條解除勞動合同: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
(三)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 27 條作了更為具體的規定,任何單位不得因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職工的工資,辭退女職工,單方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但是,女職工要求終止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的除外。
作為女職工本身就是受法律保護的,但要是女職工懷孕的話,此時能夠享受的待遇是更好的。具體懷孕女職工的待遇是怎樣的呢,小編已經在上文中做出了介紹。需要注意,我國法律中明確規定了在一些情況下企業是不能辭退女職工的,其中就包括在女職工懷孕的時候不能進行辭退。
『貳』 請問《勞動法》的保護對象包括醫務人員嗎
《勞動法》第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內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容)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你當然屬於受保護對象
『叄』 勞動法保護的對象應該偏向勞動者還是用人單位
由於傳統認識上勞動者處於弱勢地位,目前的勞動合同法明確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應該說是向勞動者傾斜的。
勞資雙方的博弈將長期存在,勞動法律應保護雙方的合法權益。
『肆』 個體戶想給員工買五險一金能買嗎
個體戶可以給員工買五險一金,具體流程如下:
1、個體工商戶社保辦理程序同企業辦理流程基本相同。根據《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八條的規定,應當自成立之日起30日內,持營業執照或者登記證書等有關證件,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後,發給社會保險登記證件。
社會保險登記內容包括:單位名稱、住所、經營地點、單位類型、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開戶銀行賬號以及國務院勞動保障政部門規定的其他事項。
2、辦理好繳費登記手續後,應當在每月1日至15日內,按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指定的日期繳納社會保險費。本單位職工個人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單位從職工本人工資中扣除後代為繳納。
(4)勞動法保護對象擴展閱讀:
五險一金內容:
一、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為了保障公民年老時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建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
二、醫療保險
基本醫療保險是為補償勞動者因疾病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建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通過用人單位與個人繳納,建立醫療保險基金,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後,由醫療保險機構對其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
三、工傷保險
工傷保險是針對工傷而設定的一項社會保險。工傷保險通過社會統籌,建立工傷保險基金,對歸屬其保險范圍內的勞動者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所發生的或在規定的某些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職業病導致勞動者暫時或永久性喪失勞動能力時,以及因上述兩種情況而死亡時,勞動者或其遺屬能夠從國家、社會得到必要物資補償,以保證勞動者或其遺屬的基本生活,以及為受工傷者提供必要的醫療救助和康復服務。
四、失業保險
失業保險是由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施的,由用人單位、職工個人繳費及國家財政補貼等渠道籌集資金建立失業保險基金,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並通過轉業訓練、職業介紹等手段為其就業創造條件的制度。
五、生育保險
生育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確定的,在勞動婦女因生育子女而暫時中斷勞動時,由國家和社會對生育的職工婦女給予必要的物質幫助和生活保障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國家通過建立生育保險制度為生育婦女提供生育津貼、醫療服務和產假待遇,保障其身體健康,並為嬰兒的哺育和成長創造良好條件,因此生育保險對社會勞動力的生產與再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保護作用。
六、住房公積金
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
《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網路
『伍』 根據勞動法規定特殊保護對象包括哪些
未滿十六歲的童工,滿了十六,未滿十八的未成年,殘疾人或者聾啞人,退伍軍人,因公傷殘軍人,其他法律規定的認可保護對象。
『陸』 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回的名稱答、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柒』 解決收入分配不平等方法有哪些
近來關於貧富差距、收入分配不平等引起熱烈的討論。一些經濟學家提出解決這個問題的良方是"機會平等"。甚至引用奧肯《效率與公平——一個重要的權衡》的著作,說:"關於平等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觀察,一個是機會的平等,也有人把它叫做起點的平等;一個是結果的平等。結果的平等和效率有負相關的關系,就是說平均主義,吃大鍋飯,會損害效率,損害人的積極性。而機會的平等一般說來是跟效率正相關的,如果機會平等,大家能夠平等競爭,這是能夠提高效率的。"
這種觀點忽略了一個前提,在西方"機會平等"的觀念是伴隨著現代化過程建立起來的,所謂"機會平等"的前提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的基本權力平等。與此相適應的價值觀念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中國隨著五四新文化運動和現代化過程,這些基本的觀念也深入人心。因此,機會平等的前提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一個人的基本權力都必須受到尊重,這才是真正意義的公平。我國的《勞動法》等法律明文規定了勞動者的基本權力,"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但是在現實中,一些企業追求"效率優先"並沒有尊重勞動者的權力。
據全國總工會公布的資料顯示,2004年以前全國進城農民被拖欠的工資在1000億元左右,目前全國農民工的數量有一億人左右,即每名農民工平均被拖欠1000元左右,近70%的農民工有過被拖欠工資的經歷。(《1億民工人均欠薪1000元法院擬增設拖欠報酬罪》2006年4月29日《北京晚報》)。建築業又是危險的行業,死傷的民工僅次於煤礦。如果我們觀察各個行業,就會發現延長勞動時間,壓低工資的現象比較普遍。6月23日《信息時報》發出消息,廣東省勞動保障部門去年9月首次對20家"血汗工廠"予以曝光後,再度對嚴重違反勞動法規的30家"血汗工廠"予以曝光。而與上次公布的20家各種各樣違反勞動法規所不同,本次公布的30家"血汗工廠",其違法事實主要集中在拖欠工資和拖欠社保兩個方面。
所以真正的問題,不僅在於收入分配不平等,也不是什麼"機會不公平",而在於勞動者的基本權力沒有得到尊重。經濟學家們講了很多原因,什麼"城鄉二元結構"、"工農業差距"等等,但是深入追究,就會發現,勞動者沒有得到公平的社會地位,他們的生命健康沒有等到保證,勞動時間被延長,工資被拖欠。在這樣的條件下,收入的差距當然會擴大。所以超過基尼系數的警界線的真正原因是,勞動者沒有得公平的社會地位。要解決收入分配不公平應該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入手,保障勞動者的生命健康,不拖欠工資、不延長勞動時間。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全體社會成員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