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當代中國行政法

當代中國行政法

發布時間: 2020-12-26 06:17:15

㈠ 當代中國法律體繫到底有幾個法律部門為啥有的說是7個,有的說是9個

當代中國法律體系以憲法為核心,以法律為主幹,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規范性文件在內,由七個法律部門、三個層次法律規范構成。

這幾個部門構成了我國的法律框架,憲法及相關法律:民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法。它們包括三個層次法律規范:憲法、基本法、行政規章及地方性立法

(1)當代中國行政法擴展閱讀:

1、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主要國家機關組織法》、《選舉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授權法》、《立法法》、《民族法》等。

2、行政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監察法》、《政府采購法》、《國家公務員臨時安排》等(一般行政法)。《食品衛生法》、《葯品管理法》、《公安管理制度》(特別行政法)。

3、民法:民法通則、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和商標法實施細則。

4、商法: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企業破產法、海商法。

5、經濟法:

(一)企業管理法:《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鄉鎮企業法》。

(二)財政法、金融稅法:《中國人民銀行法》、《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個人所得稅法》、《稅收征管法》;

(三)宏觀調控相關法律法規:預演算法、統計法、會計法、計量法。

(四)有關市場主體和市場秩序的法律:《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6、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勞動法、工會法、礦山安全法、安全生產法。

7、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法:

(一)與自然資源有關的法律: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礦產資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動物保護法。

(二)與環境保護有關的法律: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

8、刑法:刑法中有關規定的單行法律法規。

9、訴訟法:

(一)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

(二)律師法、法官法、檢察官法、仲裁法、監獄法。

㈡ 綜合知識一般考什麼

一個是綜合知識,另一個是職業能力測試,綜合知識也叫公共基礎知識,就是考政治,法律,經濟,時事政治,公文等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必備的常識,而職業能力測試考的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方面的,主要包括數量關系,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等內容。
總體上看這門課的考試內容和公務員的差不多,而且試題難度要比公務員考試的稍微簡單。下面說說考試的重點,綜合知識的重點就在於政治,法律,公文等部分,這3部分佔的比重比較大,而其他的相對小,而且綜合知識的復習偏重於記憶,而職業能力測試前面提到的四個部分都是重點,而且分值分布比較均勻,就難度而已,判斷推理(圖形推理)的難度較大。

㈢ 法律的含義及其本質

你好:
一、法律(Law)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1、法律的具體定義法律是一種公平的規則,即人類在社會層次的規則,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規范。它以正義為其存在的基礎,以國家的強制力的保證實施為手段。法律需要逐漸變得適當寬容以利於社會和諧。法律屬於上層建築范疇,由經濟基礎決定,並為經濟基礎服務。法律的目的在於維護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是統治階級實現其統治的一項重要工具。所以,法律是階級社會特有的社會現象,隨著階級斗爭的產生、發展而演變,最終它也將隨著社會階級斗爭的消滅而自行消亡。法律的概念古時指律令或刑法。由立法機關制定,國家政權機關保證執行的行為准則。法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化產物,從人類社會早期的行為和社會關系的習慣法的產生,到國家的誕生,訴訟與審判的出現,再到權利和義務的區別開來,在不同的國家在不同的時代,法律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但一成不變的是:法律是被國家賦予的強制性社會規范。2、法律的其他解釋基本的法律:一般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擁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它的實際作用與憲法實際上相同。「基本法律」所意味是不永久並權宜之針,在沒有實施憲法下達到有法維持憲政秩序之效果。 這里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法律,內容涉及國家和社會生活某一方面的最基本的問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屬於「基本法律」的層次。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也叫「一般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的「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憲法》第67條)。此外,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出的決議和決定,如果其內容屬於規范性規定,而不是一般宣言或委任令之類的文件,也視為狹義的法律。它一般包括憲法,民事法,行政法,經濟法等。 廣義的法律:是指法的整體,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釋及行政機關為執行法律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規章)。 狹義的法律:專指擁有立法權的國家權力機關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在三權分立的國家,由行政機關為執行法律而制定的行政命令僅對該行政機關之公務員有拘束力,除法規命令外,原則上行政機關所制訂之行政規則對於人民均不發生拘束力。而限制人民自由權利之法律必須由人民所選舉之立法機關制定之(即後者,狹義的法律)。3、相關法律名詞法系 法系是指對一個國家法律制度或體系的分類標准。根據各國法律的淵源,存在樣式和運作方式,法系可以分成大陸法系和普通法系兩種。兩者主要區別在法律淵源,法官許可權,訴訟程序方面。 法律制度 在發達國家,主要的法律制度有獨立的法院、代議議會、責任內閣、軍警系統、官僚系統、法律專業和公民社會本身。約翰·洛克在其《政府論》里,將國家權力分為立法、行政和外交三種權力,其後的孟德斯鳩在其著作《論法的精神》中對其進行了完善,主張將國家權力劃分為行政、立法和司法、而且三種權力必須要分立,而且相互制約。他們的原則是不應該有任何人可以掌握到國家的所有權力,和托馬斯·霍布斯《利維坦》內的獨裁理論相對。近代,有馬克斯·韋伯等人重塑有關在行政控制下的國家的模型。現代軍事、政治與官僚的力量對一般人民的日常生活顯現出了許多特別的問題,這些是早期如洛克和孟德斯鴆等作家所不可預見的。法律專業的慣例和實例是讓人民接觸公平正義的重要部分;而公民社會則是一個用來指形成法律的政治基礎的社會組織、社群和團伙等。

二、法律的本質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談到資本主義法律時指出,你們的觀念本身是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和所有制關系的產物,正像你們的法不過是被奉為法律的你們這個階級的意志一樣,而這種意志的內容是由你們這個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來決定的。馬克思、恩格斯的這一論述,科學地提示了法律的本質特徵,對於我們探討和研究法律的本質有著普遍的指導意義。(一)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在階級社會中,在一定的經濟關系和政治關系中處於不同地位的社會各階級,都有著維護自己共同利益的願望和要求,即都有著自己的階級意志,但並不是每個階級的意志都能表現為法律。法律只能是取得勝利,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的意志的表現。法律所表現的統治階級的意志,是指集中反映整個統治階級利益的共同願望和要求,而不是統治階級中少數成員的任何一種願望和要求,更不是個別人的任性,即便擁有極大權力的統治者,也不能脫離本階級的共同意志而一意孤行。法律集中反映了統治階級的根本的、共同的、整體的願望和利益要求。正因如此,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即當統治階級的某個成員違反了法律的規定時,總會受到代表本階級整體意志的法律的制裁。這種制裁,正是為了保障統治階級意志的統一性,維護統治階級的整體利益。(二)法律是統治階級的國家意志的體現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表現。但是,體現統治階級意志的不僅僅是法律,政治、哲學、道德、文化、教育等等,都可以反映統治階級的意志,並為統治階級的政治、經濟服務,但它們都不具有法律的性質。「被奉為法律」意味著統治階級通過國家專門機關制定或認可,把自己的意志上升為國家的意志。「國家意志」,就是掌握國家政權的那個階級的意志在法律上的表現。所以,法律是以國家意志表現出來的統治階級的意志。如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統治地位,除了必須以國家的形式組織自己的力量外,他們還必須給予他們自己的由這些特定關系所決定的意志以國家意志即法律的一般表現形式。(三)法律所體現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是由這個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主要指的是生產關系。一定社會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特別是所有制關系,決定著該社會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和意志。任何一個統治階級都不能離開其物質生活條件而隨心所欲地制定法律,否則,即使制定出了法律,也必然由於違背了客觀經濟條件而在實際生活中無法實施。我們說法律是由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並不意味著它是根據物質生活的要求自發產生的,而是統治階級根據自己的意志制定的。物質生活條件的變化,必然引起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發生變化,因而法律也要隨之發生變化。與此同時,法律還要受到其他社會現象的影響。統治階級的政治、哲學、宗教、倫理等觀點,以及政治制度、階級斗爭狀況、文化傳統等等,都對法律的形成和發展產生程度不同的影響。綜上所述,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被奉為國家意志的統治階級意志,這一意志的內容是由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在當代中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工人階級是我國的領導階級。因此,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本質上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體現。

你可以摘中間的簡單的歸納下,希望滿意並採納。

㈣ 經濟法屬於部門法的概念嗎

1、是的,屬於部門法。
2、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通常包括下列部門:憲法、行政專法、民法、商法、經濟法屬、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刑法、訴訟法。部門法是一個法學概念,在現實的法律制度中並不存在與之相對應的法規或法典;是構成法律體系的基本要素。部門法的內容具有相對獨立性,但彼此間又不是截然可分的。
3、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要從以下三點把握這個概念:(一)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三)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熱點內容
勞動法關於上下班多久時間都是工傷 發布:2025-10-13 17:16:39 瀏覽:668
情侶規章制 發布:2025-10-13 17:14:15 瀏覽:775
甘肅法官去世 發布:2025-10-13 17:04:49 瀏覽:174
最新勞動法休假制度 發布:2025-10-13 16:57:01 瀏覽:220
新勞動法關於工資計算 發布:2025-10-13 16:27:56 瀏覽:625
刑事訴訟法考研筆記 發布:2025-10-13 16:27:08 瀏覽:310
法治社會的特徵 發布:2025-10-13 16:22:16 瀏覽:596
法治湖南柔性治疆 發布:2025-10-13 16:19:31 瀏覽:348
鄔律師 發布:2025-10-13 16:09:45 瀏覽:484
法學法醫 發布:2025-10-13 15:50:57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