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勞動法
① 勞動法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
新勞動法的意義:
()保證了勞動者的休息權,嚴格規定了勞動者的休息時間和工作時間;
(2)普遍實行了勞動合同制度,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均在95%以上,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協商確定雙方權利義務的用人機制和觀念已經形成;
(3)建立了勞動標准制度,工資支付制度不斷完善,工資支付的項目、水平、形式、對象、時間以及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支付等工資支付行為,均有了明確規范,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在保障低工資勞動者權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4)為建立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等社會保險制度提供了法律支持。
十大須知
1、不簽勞動合同代價高昂用人單位必須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休息休假納入勞動合同促使用工時間的合法化。
3、未盡告知義務可能屬「欺詐」避免用人單位在招工中,提供虛假信息,刻意隱瞞職業危害。
4、合同自然終止也要支付補償除勞動者原因不能續約的外,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必須給勞動者的補償標准與解除長期勞動合同的標准完全一樣。
5、用人越久經濟補償越多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社會平均工資3倍的,以3倍封頂,補償年限最高不超過12年。
6、用代通知金可更快「炒人」方便用人單位在合法解除勞動合同時對解約時間作靈活選擇。
7、試用期最多不得超六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個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試用期是以勞動合同的成立為前提。
8、使用勞務派遣工難避責一些用人單位熱衷於使用勞動派遣工,除了在用人策略上的考慮外,還希望能規避責任。
9、大規模「炒人」程序要合法用人單位只有在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才可以裁減人員。
10、對特殊員工不得隨意解僱勞動者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即使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也不得與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
② 現代精密五金廠工資按勞動法嗎
任何企業、個體經濟組織都應當按照勞動法執行,否則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回或者申請勞動答仲裁。
《勞動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③ 現代意義上的勞動法是如何產生的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④ 現代意義的勞動法產生的歷史及其產生的歷史
你好!勞動法是社會法范疇,社會法是平衡弱勢群體利益的,勞動者在與用人單位談內判過程中容或勞動關系在履行的過程中處於弱勢地位,故勞動法出台予以調整,保護勞動者的權益。嚴格來講,勞動法應當叫做勞動者保護法。
至於歷史條件,應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產物,市場的發展,公司法人主體的發展,必然需要有相應的法律進行規制。
希望能幫到你!
⑤ 現代小企業的如何留人、用人勞動法對小企業有幫助嗎
給職工福利好就行,當然可以留下人。依我看〈勞動法〉對職工基本上沒什麼約束力,對企業沒什麼幫助,但企業得遵守該法,不然會受處罰的。
⑥ 現代意義的勞動法產生的歷史
英國在來18世紀後半期,工自作日竟延長到每晝夜14小時、16小時甚至18小時。18世紀末期至19世紀初期,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由自發性的運動發展到了有組織和自覺的運動,工人群眾強烈要求頒布縮短工作時間的法律。1802年英國政府終於通過了一項紡織工廠童工工作時間的法律《學徒健康與道德法》。這一法律規定,禁止紡織工廠使用9歲以下學徒,並且規定18歲以下的學徒其勞動時間每日不得超過12小時和禁止學徒在晚9時至次日凌晨5時之間從事夜間工作。該法被認為是資產階級「工廠立法」開端,是一部最早的工作時間的立法,從此揭開了勞動立法史的新的一頁。 基於上述內容,可以說,現代意義的勞動法起源於19世紀初期的工廠立法,是從以英國為首的西歐一些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因工廠立法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勞動法對勞動者保護的要旨。
⑦ 現代勞動法產生的標志是
樓主你好
勞動法的關系對象是雇傭工人和僱主
而1349年連資本主義萌芽都專沒有,歐洲大陸還在封屬建專制的黑暗時代呢.
而這個法案中所指的勞工,應該是手工作坊的工人和佃農,他們本質上被認為是農民階級,因此無法認定1349年的法案是真正意義上的勞動法
如果要詳細了解的話 :
那你就看:
民法與勞動法:制度的發展與變遷
勞動法是誕生較晚但發展較快的法律部門(注:一般認為,勞動法誕生於19世紀的"工廠立法"。英國1802年的《學徒健康與道德法》是世界上第一個"工廠立法"。),迄今為止,共產生三種類型勞動法制度:資本主義勞動法、社會主義勞動法和國際勞動法。...
隨著1802年英國《學徒健康與道德法》的頒布,近代勞動立法從此發端。...
⑧ 現代勞動立法的開端始於哪個國家
現代勞動立法的開端始於英國。英國在1802年通過《學徒健康和道德法》,這就內是現代勞動立法的開端容。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總稱。它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產生的法律部門;它是從民法中分離出來的法律部門;是一種獨立的法律部門。這些法律條文規管工會、僱主及雇員的關系,並保障各方面的權利及義務。
我國的勞動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於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最新立法為2008年的《勞動合同法》,需配合使用)
⑨ 現代意義上的勞動法是如何產生的
1994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頒布。十年對於一部法律來說並非很長,評說其功過難免證據不夠充分。然而,1994年至2004年對於中國的改革而言,卻是由有計劃的市場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化的關鍵時期。勞動法在這個轉變時期扮演了一個獨特的角色,這個角色既充當了改革急先鋒,也是社會矛盾顯性化的始作俑者。 今天我們紀念勞動法頒布十周年,既有後來人妄評歷史之意,更寓今人建設現代勞動法的雄心。二、 十大功勞 1、 建立了以勞動法為龍頭的勞動法體系。 1994年7月勞動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這一事件本身就具有極大的法律價值。在此之前,社會上一度流傳"動物都有保護法,而勞動者卻沒有保障法",諷刺中國立法機構對於勞動立法的忽視,其實不然。勞動法可能是中國所有法律中立法難度最大、涉及各方利益最多、受到社會關注最廣泛的一部。盡管法學家們批評勞動法的通過機構應當為全國人大,而非其常委會。但是,個中良苦用心,只有參與起草的人員才能體會。但是,勞動法畢竟是一部凝結中國人智慧的法律,就象孩子,一旦出生,其製造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隱身於法律之後以至消失,而法律開始在其自身的框架內開始長大。 勞動法建立了一個龐大的體系,給今天和以後的立法爭取了足夠的空間。勞動法將勞動關系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關系均納入到其體系中,包括,勞動關系建立前的就業關系、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的關系、社會保險關系以及為勞動法的實施所必須的勞動仲裁製度、訴訟制度、監察制度、工會制度。
⑩ 現代意義勞動法的內涵
勞動法,從本質上來看是一系列與勞動關系具有相關性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用以規范與勞動問題相關的社會關系,協調涉及勞動者利益的勞動關系。
1、從勞動法包含的內容來看,則具有多方面體現,例如,企業勞動合同的設定、相關勞動就業政策的規定、勞動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勞動者的作息和工資規定、勞動合同的執行、關於勞動技術與衛生的一些章程等。
2、其中,勞動法的核心內容為:勞動關系的調整。勞動法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同時也是以「勞動者」為中心的法律部門,這個法律部門相對獨立,是從民法中分離出來的。
3、建立勞動法的目的是調節勞動關系,維護勞動者的權益,迎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相關的勞動制度,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促進經濟發展進步。
4、我國勞動法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這部法律的頒布施行致力於彰顯人文關懷、維護人權。
5、從勞動法的法律性質上看,其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因為在本質上,勞動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其中,勞動者表現出一定的從屬地位,具體體現在法律上的從屬、經濟上的依賴性、勞動關繫上的從屬三方面。
6、勞資雙方存在明顯差異性,利益博弈嚴重不均衡。在這種從屬地位的基礎上,勞動法以實現兩者利益的協調性為目的,藉助公法手段保障勞動者的勞動條件,實現勞資間的實質平等,並解決雙方之間的爭議問題。在勞資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如果出現一定困難,就要有效發揮國家機制或國家法律的作用。因此,就這個層面來說,勞動法屬於交換正義的范疇,交換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經濟關系的實質平等,所以,從本質上看,勞動法具有一定的私法屬性。
7、然而,從整體上來說,支配勞動法的也是私法原則,但具體到勞動法的適用性,某種程度上會受到國家一定強度的公法限制。勞動法私法性的強弱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如勞資雙方的力量。也正是因為勞動法的這種屬性,其才能進一步被分離出來,最終形成一個具有獨立意義的法律部門。
需要引起重視的是,鑒於影響勞動法法律性質的因素具有變化性,純粹將其性質界定為私法或公法都不妥,且難以清晰彰顯勞動法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