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賠款

勞動法賠款

發布時間: 2020-12-26 11:24:20

勞動法里,用人單位辭退員工賠償款,按規定是上一年的平均工資的數給賠嗎是干一年只賠一個月,還是有

上海勞動仲裁律師—上海陳公權律師為你解答:

1、勞動法規定,如果用人單位違法辭退員工,是版要支付權經濟賠償金的,經濟賠償金相關規定如下: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2、你工作了9年,單位應當支付你相當於18個月工資的經濟賠償金。

㈡ 工傷十級己拿到15000賠償後離職後還有賠償嗎勞動法第37條第二款怎麼解釋

職工抄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㈢ 違反勞動法第四十二條,第五款的賠償

【1】《勞動法》沒有第四十二條第五項,只有內三項。

【容2】《勞動合同法》有第42條一共有6項。

【3】《勞動合同法》第42條第5項,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4】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第42條,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者可以按照《勞動合同法》第48條,不要經濟補償金,

可以回去繼續上班

【5】如果勞動者願意解除勞動關系,

可以按照《勞動合同法》第87條,每滿一年工齡,賠償兩個月的工資,

《勞動合同法》是2008年1月開始實施的。

賠償勞動者12個月工資。

2008年以前到1994年的工齡

按照《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是1994年實施的)

進行補償,每滿一年工齡,補償一個月的工資。

㈣ 《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三條第二款怎樣理解

《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三條第二款怎樣理解?

回答你的提回問;

一、《違反<勞動答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的內容第三條;本辦法第二條規定的賠償,按下列規定執行:第二款;造成勞動者勞動保護待遇損失的,應按國家規定補足勞動者的勞動保護津貼和用品;

二、如何解釋;

1、第二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賠償勞動者損失:

(一)用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即招用後故意不按規定訂立勞動合同以及勞動合同到期後故意不及時續訂勞動合同的;

(二)由於用人單位的原因訂立無效勞動合同,或訂立部分無效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侵害女職工或未成年工合法權益的;

(四)用人單位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2、是指以上情況中,造成勞動者勞動保護待遇損失的,應按國家規定補足勞動者的勞動保護津貼和用品;

包括社會保險,產假、年假、崗位補貼等

㈤ 《勞動合同法》中關於賠償金是如何規定的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的計算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5)勞動法賠款擴展閱讀:

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

1.根據新法優於舊法,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的原則,按《勞動合同法》執行。

2.用人單位只要不提出續簽或者提出解除合同,導致固定合同期滿未續簽的,就需要向勞動者支付補償金。

3.如果是勞動者提出解除合同或者合同到期後拒絕續簽,用人單位則不需要支付補償金。

4.勞動合同到期後,用人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或者提出的續簽條件低於原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導致勞動者不續簽的,用人單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5.勞動合同到期後,用人單位要求與勞動者續簽勞動合同,但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續簽,這種情況用人單位不用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在合同期間,用人單位或勞動者提前一個月向對方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是每滿一年多支付一個月的工資。

㈥ 現在很多公司經營不下去面臨被裁員,在司工作5年,按勞動法規定,公司賠款多少錢

勞動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你的實際上班時間年限為5年,補償年限為5個月 (如果未提前通知再加一個月,合計為6個半月時間)
經濟補償金=補償時間*你離職前的12個月的平均工資

平均工資的演算法 是當月所有的應發工資數 就是扣個人保險及公積金以前的那個數 往前推12個月 加起來再除以12 就是你的12個月平均工資

㈦ 根據勞動法工傷賠償是不是要一次性付清

工傷部分賠償不是一次性付清,而且是根據工傷保險條例不是根據勞動法,如七級至回十級傷殘的,一次答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就需要在解除勞動合同時支付,並不是和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起支付。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㈧ 實物賠償款在勞動法中有效嗎

您好,
有效,如果沒有錢賠償,也可以用實物進行抵扣的

㈨ 新勞動法第四十條的內容

第四十條內容如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9)勞動法賠款擴展閱讀:

解聘要給經濟補償,辭職履行告知義務

無論什麼理由解聘,都要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補償方法,按勞動者在該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對高端勞動者的經濟補償有適當限制,最高標準是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補償年限最多12年。

如果勞動者提出辭職,要求解除合同,要履行告知義務,須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試用期內提前3天通知)。不提前通知,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舉出證據,勞動者就要賠償。

發生糾紛、爭議,能協商解決的協商解決,解決不了的可以調解。現在立法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這方面強化了,企業有調解,地方勞動部門有調解,但調解是自願的。調解不成,需要勞動爭議仲裁。對仲裁不服,可以提請訴訟。依法可以解除合同,但要按規定補償。

無論是國企還是國家機關,都有個別「磨洋工」的現象存在。《勞動合同法》規定,對於完不成工作任務,不勝任工作,換一個工作地方仍完不成的,可以解聘。但要有考核標准,要有明確規定。

㈩ 工傷誤工費賠償在勞動法是哪條哪款

只有認定為工傷的情況下,才可以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版,享受工傷權保險待遇。
工傷有停工留薪期,期間的工資待遇不變,由用人單位支付。
你朋友的情況,停工留薪期的工資,可以參照工傷前的平均工資計算。
請搜索《工傷保險條例》,認真看一看,對維護合法權益有幫助。

熱點內容
北京法院陳軍 發布:2025-10-13 14:59:13 瀏覽:287
章曉洪律師 發布:2025-10-13 14:58:22 瀏覽:870
什麼行為歸行政法 發布:2025-10-13 14:52:05 瀏覽:159
道德經之尊嚴 發布:2025-10-13 14:40:19 瀏覽:108
新勞動法產假規定2015 發布:2025-10-13 14:39:13 瀏覽:1000
張龍法學 發布:2025-10-13 14:37:27 瀏覽:688
勞動法值班補貼標准 發布:2025-10-13 14:15:25 瀏覽:385
勞動法年假是幾天 發布:2025-10-13 14:13:50 瀏覽:416
福州市倉山區東部新拆遷舊條例 發布:2025-10-13 14:07:51 瀏覽:770
如何完善中國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13 14:05:47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