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曠工怎麼扣工資

勞動法曠工怎麼扣工資

發布時間: 2020-12-26 16:37:12

Ⅰ 按勞動法怎麼扣計件工資的曠工工資才合理

勞動法沒有對如何扣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曠工工資作出規定,由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回度規定。答所謂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是指規章制度制定過程中,經過了全體職工或者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有工會和職工代表參與確定且經過公示。
曠工指無正當理由,不請假而不出勤,屬於嚴重違紀行為。過去計劃經濟時期,國企的普遍做法是曠一扣二(一些省市勞動部門對此有規定)。現在,對曠工是否予以經濟處罰是個有爭議的問題,沒有爭議的是:曠工當天沒有出勤,自然沒有勞動報酬;曠工不假不出勤,可能會造成用人單位損失,用人單位可以依據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主張賠償損失。計件工資是按合格產品量計算工資,沒有出勤就沒有產量,不必另扣工資,但有造成單位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並可從工資中扣除。

Ⅱ 勞動法事假與曠工怎樣扣工資的

一年算365天,扣除雙休104天
還剩261天。一般每個月就算
261/12= 21.75天。周一到周五
上班和春節等法版定假期的日工權
資應該按月工資/21.75來計算。

周一到周五加班算1.5倍工資。
周六周日加班算2倍的工資了。
曠工按正常月工資/21.75來算。

Ⅲ 員工曠工1天扣3天工資符合勞動法規定嗎

勞動法對於曠抄工每天襲所扣多少工資,沒有明確的說明,但是對與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雙方權利和義務中有明確的說明。

曠工屬於勞動者不履行相關的合同的規定項目之一,當發生此類情形,用人單位可以依照相關的規定扣除勞動者工資。

根據勞動法規定,曠工指的是,在沒有同用人單位申請請假的情形下,無故不到單位上班的情況,這屬於勞動者不按照合同履行自己的義務的一種。因此用人單位可以做出扣除工資的處罰。在現實中,我們還發現,不少用人單位在自己的企業制度中說明了曠工的相應的處罰,還有曠工三日,視為員工自動離職情形。而一天具體扣除多少工資,在相關企業的制度中也有著明確說明。

Ⅳ 曠工一天扣3天工資勞動法對曠工的相關規定是什麼

勞動法對於曠工每天所扣多少工資,沒有明確的說明,但是對與勞版動者和用人單位權的雙方權利和義務中有明確的說明。

曠工屬於勞動者不履行相關的合同的規定項目之一,當發生此類情形,用人單位可以依照相關的規定扣除勞動者工資。

根據勞動法規定,曠工指的是,在沒有同用人單位申請請假的情形下,無故不到單位上班的情況,這屬於勞動者不按照合同履行自己的義務的一種。因此用人單位可以做出扣除工資的處罰。在現實中,我們還發現,不少用人單位在自己的企業制度中說明了曠工的相應的處罰,還有曠工三日,視為員工自動離職情形。而一天具體扣除多少工資,在相關企業的制度中也有著明確說明。

Ⅳ 根據勞動法的規定曠工2天,最多可以扣除員工多少工資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員工曠工天數可以扣除相應的報酬,但未授權企內業扣除其他工資的容行為。
企業扣除員工工資,除考勤天數以外,只有員工給企業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的賠償,而且每月扣除金額不得超過員工工資的20%。
但是許多管理規范的企業,會採用績效考核的方式,取消制度上罰款的規定,而是降低績效考核獎金額度來規避法律風險,這種處理方式是合法的。

Ⅵ 在勞動法裡面,當月曠工是扣當月工資還是上個月工資

在勞動法固定,曠工是不能扣工資的,只能因為曠工的行為可以不支付曠工日的工資,即當月曠工在下個月發工資時不支付曠工當日的工資。曠工也屬於違反用人單位的規定,多次曠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而不用支付補償金。行政機關公務員曠工可以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6)勞動法曠工怎麼扣工資擴展閱讀: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第十九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負有領導責任的公務員違反議事規則,個人或者少數人決定重大事項,或者改變集體作出的重大決定的;

(二)拒絕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命令的;

(三)拒不執行機關的交流決定的;

(四)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的判決、裁定或者監察機關、審計機關、行政復議機關作出的決定的;

(五)違反規定應當迴避而不迴避,影響公正執行公務,造成不良後果的;

(六)離任、辭職或者被辭退時,拒不辦理公務交接手續或者拒不接受審計的;

(七)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造成不良影響的;

(八)其他違反組織紀律的行為。

熱點內容
山西省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 發布:2025-10-13 09:06:09 瀏覽:506
美國最高法院英文 發布:2025-10-13 08:59:54 瀏覽:913
新疆伊犁司法局 發布:2025-10-13 08:47:14 瀏覽:500
去法院復印判決書 發布:2025-10-13 08:41:17 瀏覽:902
廠里沒有工資條是不是偽緩勞動法 發布:2025-10-13 08:36:23 瀏覽:710
道德經說上善 發布:2025-10-13 07:57:34 瀏覽:4
民事民法典宣傳標語 發布:2025-10-13 07:43:14 瀏覽:951
長治市司法局法律援助 發布:2025-10-13 07:42:45 瀏覽:538
司法考試2013年 發布:2025-10-13 07:38:58 瀏覽:577
中學生安全條例 發布:2025-10-13 07:36:52 瀏覽: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