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法227

民事訴訟法法227

發布時間: 2020-12-26 22:45:34

❶ 民事訴訟法弟二百二十七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

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民事訴訟法法227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八條執行工作由執行員進行。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執行員應當出示證件。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情況製作筆錄,由在場的有關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以設立執行機構。

第二百二十九條被執行人或者被執行的財產在外地的,可以委託當地人民法院代為執行。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函件後,必須在十五日內開始執行,不得拒絕。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結果及時函復委託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內如果還未執行完畢,也應當將執行情況函告委託人民法院。

受委託人民法院自收到委託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內不執行的,委託人民法院可以請求受委託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受委託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三十條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

申請執行人因受欺詐、脅迫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或者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

第二百三十一條在執行中,被執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並經申請執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暫緩執行及暫緩執行的期限。被執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權執行被執行人的擔保財產或者擔保人的財產。

第二百三十二條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的,以其遺產償還債務。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的,由其權利義務承受人履行義務。

第二百三十三條執行完畢後,據以執行的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確有錯誤,被人民法院撤銷的,對已被執行的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責令取得財產的人返還;拒不返還的,強制執行。

第二百三十四條人民法院製作的調解書的執行,適用本編的規定。

第二百三十五條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執行活動實行法律監督。

❷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是什麼內容

第二百二十七條 在執行中,需要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的,人民法院可回以向有關單位發出協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解釋】本條是關於辦理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的規定。

在執行程序中,有些案件需要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本條所稱「有關財產權的證照」,指有財產權內容的證照,比如土地證、房產證等。

人民法院判決確認某一權利(如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的歸屬後,常常需要有關單位辦理權利轉移手續。但在實踐中,某些單位卻不協助辦理,比如,人民法院判決一房屋歸甲所有後,房管部門不但不給辦理房屋過戶手續,還將房屋出租給他人居住。為了防止這種現象出現,使執行工作順利進行,民事訴訟法對有協助辦理證照轉移的單位規定了法定義務,有關單位必須按照協助執行通知給予辦理,不得推諉、拒絕。對不予協助辦理證照轉移手續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三條第(三)項的規定,除責令其履行協助義務外,還可以對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並責令改正;對仍不履行協助義務的,可以予以拘留;並可以向監察或者有關機關提出予以紀律處分的司法建議。

❸ 司法解釋第三百零三條,是否是對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相抵觸

不抵觸。
我是這樣理解的:
當事人、案外人(包括因不能歸責於本人的事由應當參與訴訟而末參與訴訟的第三人)對中止執行和駁回執行申請的裁定不服的,還有救濟的途徑,就是可以提起訴訟。
提起訴訟的方式有兩個:第一種是申請再審,第二種是提起執行異議之訴。
(1)如果不服的原因是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應當申請再審。因為中止執行或駁回執行異議申請的依據是生效的錯誤的判決,比如說被執行人(被告)不應當承擔履行給付義務,所以應當申請再審。
(2)如果不服的原因與原判決無關,應當提起執行異議之訴。因為中止執行或駁回執行申請的依據不是原判決,而是純粹的執行程序中有錯誤,比如執行的標的不屬於被執行人。
就是說對執行異議裁定不服的都可以申請再審或提起執行異議之訴(分情況)。(227條)
但申請再審有特殊情況,就是案外人先提起了撤銷之訴,就不能再申請再審了。而先申請再審的,不能再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303)(就是說,對於原審案件如果是錯誤的,只能通過申請再審或提起撤銷之訴予以糾正。而不能即運用再審訴訟又運用撤銷之訴程序予以糾正,這樣可能會產生兩個訴訟結果不一致,而導致再一次的訴訟。
這里要分清幾個概念和關系
一是撤銷之訴和執行異議之訴
執行異議之訴都可以提起,因為對對原判決沒有異議,執行程序不服。撤銷之訴只能由第三人提起,因為原案件判決錯誤導致執行錯誤,對原判決有異議從而導致對執行有異議。227條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中的訴訟我理解為執行異議之訴,而不是撤銷之訴。
二是第三人和案外人
第三人指的是原審案件中因不能歸責於本人的事由應當參與訴訟而末參與訴訟的有獨第三人和無獨第三人
案外人指的是與原審案件判決結果沒有利害關系,不應當參與原審案件審理,但執行標的與之有關的人。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七條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民事訴訟法解釋
第三百零三條第三人提起撤銷之訴後,未中止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執行的,執行法院對第三人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提出的執行異議,應予審查。第三人不服駁回執行異議裁定,申請對原判決、裁定、調解書再審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案外人對人民法院駁回其執行異議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調解書內容錯誤損害其合法權益的,應當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申請再審,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❹ 怎樣理解《民事訴訟法》解釋第二百四十七條

第二百四十七來條當事人就已經自提起訴訟的事項在訴訟過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後再次起訴,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構成重復起訴:
(一)後訴與前訴的當事人相同;
(二)後訴與前訴的訴訟標的相同;
(三)後訴與前訴的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後訴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結果。
當事人重復起訴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你不能就一件事多次起訴,如果是生效的,可以申請執行,不能再次起訴。如果出現變化,比如被人打傷處理完了,後來復發,與前次原因有關或是其引發的,可以再起訴就新發生的費用。

❺ 民事訴訟法227條許可之訴的訴求是什麼

《民事訴訟法》第條規定:「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天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案外人對原判決、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認為駁回裁定錯誤的,應在15日內向法院提起訴訟。
2、申請執行人對中止執行裁定不服的,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執行許可訴訟。
因此:
1、對於案外人提出的執行異議,法院首先應當進行審查,然後根據書面異議情況分別作出處理。如果認為提出異議的理由不成立,應當裁定駁回申請,繼續執行。如果認為提出異議的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執行。
2、申請執行人對中止執行裁定不服的,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如果執行根據是人民法院自己製作的法律文書,就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處理。中止執行的裁定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申請執行人即應當在中止執行裁定生效之日起15日內提起訴訟,此時間為除斥期間。

❻ 關於法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規定

被告住任丘市,按照民訴法第21條一般地域管轄,原告就被告。況且你這個情況和22條沒關系。
民訴法第28條關於侵權行為規定了可以由侵權行為地人民法院管轄。
所以,應該是可以的

❼ 民事訴訟法227條許可之訴的訴求

《民事訴訟法》第227條規定:「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天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案外人對原判決、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認為駁回裁定錯誤的,應在15日內向法院提起訴訟。
2、申請執行人對中止執行裁定不服的,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執行許可訴訟。
因此:
1、對於案外人提出的執行異議,法院首先應當進行審查,然後根據書面異議情況分別作出處理。如果認為提出異議的理由不成立,應當裁定駁回申請,繼續執行。如果認為提出異議的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執行。
2、申請執行人對中止執行裁定不服的,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如果執行根據是人民法院自己製作的法律文書,就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處理。中止執行的裁定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申請執行人即應當在中止執行裁定生效之日起15日內提起訴訟,此時間為除斥期間。

❽ 民事訴訟法274條具體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抄二百七十四襲條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
(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
(二)被申請人沒有得到指定仲裁員或者進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於其他不屬於被申請人負責的原因未能陳述意見的;
(三)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與仲裁規則不符的;
(四)裁決的事項不屬於仲裁協議的范圍或者仲裁機構無權仲裁的。
人民法院認定執行該裁決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執行。

❾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二條

《民事訴訟法》第227條規定:「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天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案外人對原判決、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認為駁回裁定錯誤的,應在15日內向法院提起訴訟。

2、申請執行人對中止執行裁定不服的,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執行許可訴訟。

因此:

南寧律師網頁鏈接

1、對於案外人提出的執行異議,法院首先應當進行審查,然後根據書面異議情況分別作出處理。如果認為提出異議的理由不成立,應當裁定駁回申請,繼續執行。如果認為提出異議的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執行。

2、申請執行人對中止執行裁定不服的,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如果執行根據是人民法院自己製作的法律文書,就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處理。中止執行的裁定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申請執行人即應當在中止執行裁定生效之日起15日內提起訴訟,此時間為除斥期間。

熱點內容
法院開庭要帶什麼 發布:2025-10-13 06:36:38 瀏覽:496
深圳勞動管理條例 發布:2025-10-13 06:36:35 瀏覽:910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崗位匯編 發布:2025-10-13 06:34:29 瀏覽:620
紅古區司法局 發布:2025-10-13 06:26:15 瀏覽:464
刑事訴訟法自考資料 發布:2025-10-13 06:22:26 瀏覽:582
北碚法學會 發布:2025-10-13 06:09:07 瀏覽:89
公司公車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13 05:55:01 瀏覽:782
南京大學2018法律碩士面試成績 發布:2025-10-13 05:44:19 瀏覽:929
物業管理條例培訓目的 發布:2025-10-13 05:43:39 瀏覽:479
會計職業道德修養含義 發布:2025-10-13 05:43:01 瀏覽: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