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廢除
A. 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出台後,老《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作廢了嗎
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出台後,老《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回》是沒有作答廢了的。
勞動法里的合同部分作廢了,按新法優於舊法,後法優於前法的原則,自動廢止,但勞動法里的勞動基準法部分,以及前面的相關解釋還是有效的。
《勞動合同法》只是對原《勞動法》中的勞動合同部分重新立法,並沒有涵蓋全部《勞動法》內容。
B. 關於勞動法解除勞動關系
《勞動法》第25條規定的情形;非過失性辭退是指非因職工原因由用人單位辭回退職工而解除勞動合同答。
《勞動法》第26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情形,但是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即非過失性辭退情況):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因工損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時,致使原合同無法履行時,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或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被裁員人員即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
《勞動法》第27條對此類勞動合同的解除作了明確規定。企業富餘人員辭職按國務院有關規定是允許的,同樣也導致勞動關系的解除。
《勞動法》第32條規定了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3種情況:
(一)在試用期內;
(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三)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C. 新勞動法是不是取消了
好象沒有
D. 《新勞動合同法》頒布後,原來的《勞動法》有沒有廢止還有法律效應嗎
《勞動合同法》就是《勞動法》的子法之一,它跟《勞動法》構成下位法專和上位法的關系。屬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相聯系的其他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勞動合同法是指關於勞動合同的法律。不存在廢止之說
E. 勞動合同法關於解除和終止的規定
沒有規定,看簽合同時間長短,時間到了就可辭職,沒到只要與單位協商一致,也可解除合同。
關於時間的規定:
第二章勞動合同的訂立
第十三條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合同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十四條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5)勞動法廢除擴展閱讀:
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可以約定兩種形式,第一種賠償損失的方法。即約定由違約一方賠償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第二是約定違約金,採用這種方式應當注意根據職工一方承受能力來約定具體金額,不要出現顯失公平的情形。另外,所謂的違約,不是一般性的違約,而是指比較嚴重的違約,造成勞動合同無法繼續履行,如職工違約離職,單位違法解除勞動者合同等。
1、用人單位的違約責任。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2、勞動者的違約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了服務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屬於違反服務期的約定,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約定服務期的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一)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二)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三)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四)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五)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F. 舊勞動法那些法律法規廢止了。
勞動法律法規是一個體系,包括幾十部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勞動法一般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二者目前均有效力。
G. 勞動法廢止了嗎
勞動法並沒有廢止,目前還在實施,而且發布《勞動合同法》配合執行的。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權動法》
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
1994年7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八號公布
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據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修正
H. 新勞動法解除合同
1.要看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內提前30天書面通知勞動者或者容以一個月工資代替。代通知金按照勞動者上個月工資的標准支付。不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單位可以不支付代通知金。
2.如果是單位無正當合法的理由而單方面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那麼你可以要求單位繼續履行合同,不要求單位繼續履行合同的,單位應當按照你在該單位滿一年不滿一年半的工齡支付你1.5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的兩倍即3個月工資的賠償金。賠償金標准按照你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月平均稅前工資(應發工資)計算,應發工資高於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按照實際應發工資計算。
3.如果是單位沒有安排你休帶薪年休假,那麼單位應當按照你日工資的300%支付,也就是3天帶薪年休假折算成9天的工資。
4.工資、社保標准應當按照勞動合同實際履行地廣州的規定執行。如果勞動合同約定雙方按照惠州的規定執行的,從其約定。
I. 勞動合同法與勞動的區分那麼勞動合同法出台後,之前的勞動法廢除沒有
從位階來說二者都是法律,但從內容來看勞動法是母法,它包括勞動合同法、社會保專險法、爭議調解仲屬裁法等。
勞動法目前並未廢除,關於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二者不一致的地方,根據後法優於前先的原則適用勞動合同法。
至於後法頒布後,而爭議事實發生在後法頒布前,應適用提起爭議時的法律。
J.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何時被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