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就是

行政法就是

發布時間: 2020-12-27 00:51:46

行政法部門就是由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構成的對嗎

行政法部門是調整行政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

㈡ 請高手回答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判斷題答案

三、判斷題
1.我國行政法有統一完整的一部法典。(A. 錯誤 )
2.行政法是調整行專政權被行使過程中所產屬生的社會關系以及對行政權進行規范和控制的法律規范總稱。(B. 正確 )
3.行政權被行使過程中所產生的社會關系稱為行政關系。( A. 錯誤 )
4.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必須有相應的行政法律規范的存在,同時有相應的行政法律事實發生,兩者缺一不可。(B. 正確 )
5.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物、行為和精神財富。( A. 錯誤 )
6.行政法律事實可以分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為。(B. 正確 )
7.憲法是行政法的根本的法源。(B. 正確 )
8.由於行政違法和刑事犯罪都具有社會危害性,所以行政法與刑法的界限並不明確。( A. 錯誤 )
9.行政法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保障行政權有效行使,促進行政主體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B. 正確 )
10.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中當事人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A. 錯誤 )

㈢ 行政法是不也就是民告官

行政法是一個法律領域的總稱,而"民告官"則是一種訴訟。
行政法,是有關國家行政管理的一切法規的總稱。行政法是國家法律體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它規定著國家行政機關的組織、職責許可權、活動原則、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以此來調整國家和各種行政機關之間,以及國家行政機關同其他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公民之間發生的社會關系。行政法,包括國家民政、治安、司法、軍事、外事、財經、文教、衛生、科技、人事等各方面行政管理的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過去,我國的行政立法是個薄弱環節,雖然先後制定出許多行政法規,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一部統一的行政法典。有關行政管理的法規,只是散見於憲法、法律、法規、決議、命令和其他各種規范性文件之中,缺少系統的、切合實際的行政法規。

而行政訴訟,即通常說的民告官。是在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時,依照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進行審理並作出裁決的活動。

㈣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就是行政法主體

行來政法律關系主體不是行政源法主體。
1、行政法主體中包括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監督行政法律關系主體;
2、行政法律關系主體: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方;
3、行政法主體包括行政主體和相對方外,還包括監督主體。
4、監督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國家有權機關與行政主體以及有關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監督主體:如法院審理行政訴訟案件時,人民法院就是行政法主體。又如行政復議中的上級行政機關等
4、行政主體:行政機關不等於行政主體,除行政機關外,一定的行政機構和其他社會組織,依照法定授權,也可以成為行政主體。公務員並不是行政主體。

㈤ 我國的行政法主要就是許可法,復議法,訴訟法和處罰法嗎

目前我國綜合性的行政法律主要有: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回政許可法、公務員法、答國務院信息公開條例等,行政強製法尚在審議中,行政程序法的出台還遙遙無期。另外,國務院發布的行政法規、省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部門發布的規章,都是行政法律。

㈥ 行政法律事實與行政法事實的概念一樣嗎

簡單抄的說,行政法律行為就是在行政機關的意思下,達到其想要的法律效果,如:行政許可,發許可證給申請人,這是它想要的效果;行政事實行為就是違背了行政機關意思或不是行政機關的意思,但在行政行為中造成這樣的事實,如:公安民警,在執法過程中,違法將他人打傷,這個打傷的事實行為,就不是行政行為,因其不是行政機關的意思或者說不是其要的行政行為的效果,是一個事實行為,不能復議不能訴訟,但可以申請賠償!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http://china.findlaw.cn/

㈦ 行政主體必定是行政法主體行政法主體未必就是行政主體對不對

正確!行政法律關系的一方必須是行政主體,行政主體包括行政機關和授權組織兩種。行政法主體還包括了行政相對人、有利害關系第三方。

㈧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包括哪幾種法

主要分兩種:一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

一般行政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

特別行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海關法》、《教育法》等。

1.《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制定本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教育法》的頒布是關系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件大事,對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制度,維護教育關系主體的合法權益,加速教育法制建設,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

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為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利益,加強海關監督管理,促進對外經濟貿易和科技文化交往,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制定的法律。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而制定的法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促進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制定本法。

㈨ 行政法就是行政機關制定的法。這句話是對還是錯為什麼

錯,狹義意義上的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我國沒有行政法典,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等是上述兩機構制定的。行政機關制定的是行政法規和相應規章,一般稱之為條例、辦法。

㈩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就是行政法主體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就是行政法主體。

行政法主體,即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指行政法調整的各種行政關系的參加人,包括組織和個人。

具體來說,組織包括國家機關、企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個人則包括國家公務員以及作為行政相對人的公民、外國人和無國籍人。行政法主體是指在具體的行政法律關系中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包括行政主體和行政相關人。

(10)行政法就是擴展閱讀:

1、主體的恆定性與不可轉化性。即關系中必有一方主體是行政主體,不以行政主體為一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不是行政法律關系,而且在我國,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對人,被告則只能是行政主體,他們之間不能互為原被告(與民訴不同之處)。

2、主體資格的受限制性。在我國,只有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才能成為行政主體。

3、主體地位「平等下的不平等性」。

主體雙方各自權利義務性質不完全相同。主體雙方權利義務的數量不能相等,且一方所具有的權利義務是另一方所不具有的。

特徵:

1、行政主體是組織,而不是個人。

2、行政主體是依法擁有行政職權的組織,是行政權的歸屬者。

3、行政主體有權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代表國家並獨立行使職權。

4、行政主體能以自己的名義單獨參加訴訟。

熱點內容
社會企業慈善法 發布:2025-10-13 03:51:56 瀏覽:468
外國人法律援助 發布:2025-10-13 03:42:02 瀏覽:654
民事訴訟法解釋102條 發布:2025-10-13 03:28:45 瀏覽:205
法治要公正 發布:2025-10-13 03:27:12 瀏覽:507
剛換工作就懷孕了有沒有違反勞動法 發布:2025-10-13 03:26:37 瀏覽:374
刑法完善論 發布:2025-10-13 03:21:11 瀏覽:789
通州人民法院立案 發布:2025-10-13 03:19:30 瀏覽:71
運輸公司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13 03:16:32 瀏覽:532
刑法高分突破講義 發布:2025-10-13 03:16:31 瀏覽:818
教育部規定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13 02:41:31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