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二審

民事訴訟法二審

發布時間: 2020-12-27 02:37:54

『壹』 民事訴訟法二審法院在什麼情況下使用簡易程序

簡易程序就是簡化了的普通程序,是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所適用的程序。二審是一般都在中級人民法院,所以不適用簡易程序

『貳』 民事訴訟二審是終審嗎

1、一審判決沒有當事人在上訴期內上訴的才生效,二審判決只要做出就生效。所以,無論是內否有新的容證據,二審判決都是終審的判決。
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58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2、即使是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無論是一審的還是二審的),仍然可以依審判監督程序進行再審。
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6章。
3、近期的民訴法修改中正在研究小額案件一審終審的事宜。

『叄』 民事訴訟二審為終審

民事訴訟二審為終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章任務、適用范圍和基本原則

第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3)民事訴訟法二審擴展閱讀:

案例:

業主索賠被終審駁回

2018年11月23日07:30

2007年1月,西安市民王先生購買了西安北二環龍祥御苑小區的一套商品房,總價45萬多元。根據《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開發商應在2007年7月30日前交房,在房屋交付使用後360日內為業主辦理房產證,但從交付至今開發商一直沒能給業主辦房產證。

去年7月,王先生委託父親起訴開發商陝西嘉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提出支付違約金152115元(違約金計算至2017年8月31日)、繼續辦理房產證、更換正規大修基金票據以及由開發商承擔訴訟費等4點訴訟請求。

開發商方面表示,在商品房交付使用後360日內沒有為原告辦理房產證確實構成違約,應當支付違約金,但原告到2017年7月18日才提起訴訟,已超過訴訟時效,法院應駁回訴訟請求。

去年10月,法院一審判決開發商於判決生效30日內,將辦理房屋房地產權屬證書需要由開發商提供的資料報產權登記機關備案,駁回原告王先生其餘訴訟請求。當時,包括王先生在內一共38戶起訴了開發商。隨後,這些業主提起上訴。

今年3月,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但由於該項目未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表,業主們仍未拿到房產證。目前,小區業主已經申請強制執行。

法院判決

本案過了訴訟時效期

據《商品房買賣合同》在第十五條關於產權的登記中,對於開發商不能在交房後360日內將辦理權屬登記需要由出賣人提供的資料報產權登記機關,因出賣人原因導致買受人不能在期限內取得房產證的約定共有3條,第三條規定,出賣人從逾期之日起按日支付萬分之一的違約金。

一審法院認為,合同中約定,被告在商品房交付使用後360日內將辦理權屬登記需要由被告提供的資料報產權登記機關備案,被告至今未履行,現原告要求被告履行該義務,應予支持。被告未能履行該義務並非原告造成,亦非不可抗力所致,因此被告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

但是原告並無證據證實自被告違約之日起至其起訴前存在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被告以原告要求支付違約金的訴訟請求超過訴訟時效為由提出抗辯,於法有據,予以採納。

根據一名張姓業主的判決書顯示,二審法院駁回違約賠償的理由同樣為,開發商違約至今已達十年之久,原告雖然提供證據證明其曾經向開發商主張過權利,但其提供的證據並不足以證明其在這十年裡一直間斷不停地向開發商主張權利,對其認為本案存在訴訟時效中斷的理由,不予採信。

『肆』 民事訴訟,二審是全面審查嗎

民事訴訟二審不是全面審理的,而只是對你上訴部分的審理。


《民事訴回訟法》第一百六十八條答 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二十三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圍繞當事人的上訴請求進行審理。當事人沒有提出請求的,不予審理,但一審判決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或者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的除外。

『伍』 民事訴訟一審後,雙方都提出上訴的情況下二審,法律關系如何確定誰是上訴方,誰是被上訴方

民事訴訟一審後,雙方都提出上訴的情況下二審,則雙方當事人都是上訴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十一項 第二審程序

第一百七十六條 雙方當事人和第三人都提出上訴的,均為上訴人。

第一百七十七條 必要共同訴訟人中的一人或者部分人提出上訴的,按下列情況處理:

(1)該上訴是對與對方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分擔有意見,不涉及其他共同訴訟人利益的,對方當事人為被上訴人,未上訴的同一方當事人依原審訴訟地位列明;

(2)該上訴僅對共同訴訟人之間權利義務分擔有意見,不涉及對方當事人利益的,未上訴的同一方當事人為被上訴人,對方當事人依原審訴訟地位列明;

(3)該上訴對雙方當事人之間以及共同訴訟人之間權利義務承擔有意見的,未提出上訴的其他當事人均為被上訴人。

(5)民事訴訟法二審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一百八十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的規定,對上訴人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時,如果發現在上訴請求以外原判確有錯誤的,也應予以糾正。

第一百八十一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第一審人民法院有下列違反法定程序的情形之一,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應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1)審理本案的審判人員、書記員應當迴避未迴避的;

(2)未經開庭審理而作出判決的;

(3)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當事人未經傳票傳喚而缺席判決的;

(4)其他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

第一百八十二條 對當事人在一審中已經提出的訴訟請求,原審人民法院未作審理、判決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發回重審。

第一百八十三條 必須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在一審中未參加訴訟,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予以調解,調解不成的,發回重審。發回重審的裁定書不列應當追加的當事人。

第一百八十四條 在第二審程序中,原審原告增加獨立的訴訟請求或原審被告提出反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就新增加的訴訟請求或反訴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

『陸』 民事訴訟法二審裁判有哪些處理情形

二審裁判的處理結果包括維持原判、調解、撤訴、發回重審、和部分改判等。內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容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柒』 民事訴訟法中一審與二審的區別

1.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簡單的民事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
2.
人民法院審理選民資格案件、宣告失蹤或者宣告死亡案件、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認定財產無主案件、確認調解協議案件和實現擔保物權案件實行一審終審。

3.
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的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和裁定的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但是根據民訴法第二十條,當最高人民法院管轄某案的一審的時候,因為不存在上級法院因此不能再上訴,實質性屬於一審終審。
4.
一審終審指一個案件經過一級人民法院審判即告終結的制度,對於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終審判決、裁定,當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訴,人民檢察院不得按照上訴審程序抗訴。
5.
以下案件實行一審終審:
6.
最高院作的一審民訴案件;
7.
不服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管轄權異議以外的所有裁定;
8.
督促程序審結的案件;
9.
公示催告程序審結的案件;
10.
以特別程序審結的案件;
11.
依照破產程序審結的案件;
12.
一審以民事調解書結案的案件;
13.
所有的決定都不能上訴。

『捌』 民事訴訟法中二審程序有那些判決

你好,根據《民訴法》規定:
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回照下列情形答,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玖』 民事訴訟法中一審與二審的區別

第二審程序雖然與第一審程序一樣是基於當事人行使訴權而產生的,但兩者卻存在著以下區別:
第一, 審級不同。一審程序是案件的第一審法院適用的程序,而二審程序卻是第 一審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案件適用的程序。
第二, 審判程序發生的原因不完全相同。一審程序的發生是因為當事人行使了起訴權,二審程序的起因是當事人行使上訴權。起訴權與上訴權雖然同屬訴權,但其直接目的是不同的。行起訴權是要求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實,正確運用法律,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行使上訴權的直接目的是請求上級人民法院審查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及適用的法律,以改變一審裁判,從而達到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終極目的。
第三, 任務不同。第二審程序除了完成同一審程序的相同任務――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爭紛以外,還擔負著檢查、監督下一級法院審判工作的任務。
第四, 適用的程序不同。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既可以適用普通程序,也可以適用簡易程序;而審理上訴案件,只能適用二審程序,二審程序中沒有規定的,應適用普通程序中的相關規定。
第五, 裁判的效力不同。二審法院對第二審案件作出的裁判宣告後立即生效,為終審判決;而一審案件的裁判有生效與不生效之分,允許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行使上訴權

熱點內容
社會企業慈善法 發布:2025-10-13 03:51:56 瀏覽:468
外國人法律援助 發布:2025-10-13 03:42:02 瀏覽:654
民事訴訟法解釋102條 發布:2025-10-13 03:28:45 瀏覽:205
法治要公正 發布:2025-10-13 03:27:12 瀏覽:507
剛換工作就懷孕了有沒有違反勞動法 發布:2025-10-13 03:26:37 瀏覽:374
刑法完善論 發布:2025-10-13 03:21:11 瀏覽:789
通州人民法院立案 發布:2025-10-13 03:19:30 瀏覽:71
運輸公司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13 03:16:32 瀏覽:532
刑法高分突破講義 發布:2025-10-13 03:16:31 瀏覽:818
教育部規定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13 02:41:31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