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的程序性原則
『壹』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則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則:
一、程序法制原則
程序必須用法律形式進行規范版化、系統化,權要符合法律要求,行政程序必須貫穿法治精神,實行依法行政。
二、相對方民主參與原則
相對人在行政程序中的參與聽證權、陳述申辯權、復議申請權等受法律保護。
三、行政效率原則
精簡程序環節、減少行政浪費、明確辦事時效、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不停止執行。
四、程序公平原則
政機關在行政管理活動中合理地處理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並在程序上平等地對待相對方。
五、行政民主原則
行政程序必須貫穿民主精神、體現民主意志、符合民主要求。要求行政程序的內容更注重行政民主化和對公民民主權力的保障。
(1)行政法的程序性原則擴展閱讀:
行政程序法律注意事項:
一、規范和制約行政權合法行使。
二、維護相對人的法律地位和人格尊嚴提供程序性保障。
三、促進行政權合理行使,提高行政效率。
『貳』 行政法有哪些基本原則
1.依法行政原則.
2.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
3.越權無效原則.
4.信賴保護原則.
5.比例原則.
行政法的程序性原則:
1.正當法律程序原則.
2.行政公開原則.
3.行政公正原則.
4.行政公平原則.
『叄』 《行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是什麼
行政法概念:調整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具體來說,是調整國家行政機關在履行職回能過程中答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包括:
行政法的實體性原則:
1.依法行政原則.
2.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
3.越權無效原則.
4.信賴保護原則.
5.比例原則.
行政法的程序性原則:
1.正當法律程序原則.
2.行政公開原則.
3.行政公正原則.
4.行政公平原則.
『肆』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1.合法行政原則
2.合理行政原則
3.程序正當原則
4.高效便民原則
5,誠實守信原則
6,權責統一原則
『伍』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哪些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概括為以下幾個:合法行政原則、合理行政原則、回程序正當原則答、高效便民原則、誠實守信原則和權責統一原則。
1、合法行政原則
合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其他原則可以理解為這一原則的延伸。實行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活動區別於民事活動的主要標志。
2、合理行政原則
合理行政原則的主要含義是行政決定應當具有理性,屬於實質行政法治的范疇,尤其適用於裁量性行政活動。
3、迴避原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履行職責,與行政管理相對人存在利害關系時,應當迴避。
4、高效便民原則
分為兩個方面:
(1)行政效率原則。
(2)便利當事人原則。
5、誠實守信原則
6、權責統一原則
『陸』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1、合法行政原則。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我國的回合法行政答原則包括行政機關對現行法律的遵守和依照法律授權活動兩個方面。
2、合理行政原則。主要含義是行政行為應當具有理性基礎,禁止行政主體的武斷專橫和隨意。最低限度的理性,是行政行為應當具有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達到的合理與適當,並且能夠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
3、程序正當原則。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子原則:第一,行政公開原則;第二,公眾參與原則;第三,迴避原則。
4、高效便民原則。一是行政效率原則,二是便利當事人原則。
『柒』 論述行政法的程序性基本原則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在行政法調控行政權的歷史長時期中形成,並由行政法學者所概括歸納的。概括、歸納的方法不同,對基本原則的表述也不相同。選擇各國行政法基本原則中形成歷史較長久、適用較普遍、為人們較廣泛認同的若干原則,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行政法的實體性基本原則,包括依法行政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越權無效原則、信賴保護原則、比例原則;另一類是行政法的程序性基本原則,包括正當法律程序原則、行政公開原則、行政公正原則、行政公平原則。
依法行政原則是法治國家、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要求政府在法律范圍內活動,依法辦事;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員如果違反法律,超越法律活動,即要承擔法律責任。這里所說的「法」,包括憲法、法律、法規、規章。
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既是憲法基本原則,也是行政法基本原則。作為法治政府應該尊重和保障人權,切實維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使之不受侵犯,不能以自己的行為侵犯公民人權,損害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越權無效原則是指行政機關必須在法定許可權范圍內行動,一切超越法定許可權的行為無效,不具有公定力、確定力、拘束力和執行力。我國對越權做了明確規定:1)無許可權;2)級別越權;3)事務越權;4)地域越權。
信賴保護原則是指政府對自己作出的行為或承諾應守信用,不得隨意變更,不得反復無常。
比例原則是指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行為應兼顧行政目標的實現和保護相對人的權益,如為實現行政目標可能對相對人權益造成某種不利影響時,應使這種不利影響限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和限度內,保持二者處於適度的比例。
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即:1)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2)說明理由;3)聽取陳述和申辯。
行政公開原則即:1)行政立法和行政政策公開;2)行政執法行為公開;3)行政裁決和行政復議公開;4)行政信息、情報公開。
行政公正原則即:1)依法辦事,不偏私;2)合理考慮相關因素,不專斷;3)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4)不單方接觸;5)不在事先未通知和聽取相對人陳述、申辯意見的情況下作出對相對人不利的行政行為。
行政公平原則要求平等對待相對人,不歧視。
『捌』 行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
行政法概念:調整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具體來說,是回調整國家行政機關答在履行職能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包括:
行政法的實體性原則:
1.依法行政原則.
2.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
3.越權無效原則.
4.信賴保護原則.
5.比例原則.
行政法的程序性原則:
1.正當法律程序原則.
2.行政公開原則.
3.行政公正原則.
4.行政公平原則.
『玖』 行政法的六大基本原則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概括為以下幾個:合法行政原則、合理行政原則、程序正當原則、高效便民原則、誠實守信原則和權責統一原則。
一、合法行政原則
合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其他原則可以理解為這一原則的延伸。實行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活動區別於民事活動的主要標志。
二、合理行政原則
合理行政原則的主要含義是行政決定應當具有理性,屬於實質行政法治的范疇,尤其適用於裁量性行政活動。最低限度的理性,是指行政決定應當具有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達到的合理與適當,並且能夠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
三、程序正當原則
程序正當是當代行政法的主要原則之一。它包括了以下幾個原則:第一,行政公開原則。
四、高效便民原則
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是行政效率原則。基本內容有二:首先是積極履行法定職責,禁止不作為或者不完全作為;其次是遵守法定時限,禁止超越法定時限或者不合理延遲。
五、誠實守信原則
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是行政信息真實原則。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准確、真實。無論是向普通公眾公布的信息,還是向特定人或者組織提供的信息,行政機關都應當對其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
六、權責統一原則
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是行政效能原則。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經濟、社會和文化事務管理職責,要由法律、法規賦予其相應的執法手段,保證政令有效。第二是行政責任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