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村民訴訟法

村民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0-12-27 08:03:45

Ⅰ 新民訴法關於村民小組訴訟主體司法解釋

可以當面咨詢律師

Ⅱ 民事訴訟法村民撒自拆掉社區掛牌

村民擅自拆掉社區的掛牌,已經不是違反民事行為這么簡單,村民的行為,最少版也是違反《治安管理權處罰法》第49條的行為,涉嫌故意損毀公私財物,依法應追究治安行政責任。

社區可以報案,要求公安機關依法查處。

對於造成的民事損失,在公安機關對行為人違法行為處罰後,社區再另行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

法律鏈接:《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Ⅲ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村民小組訴訟權利如何行使的復函

村民小組不是法人組織,但一般有獨立的財產,可以作為其他組織參加訴訟。具有完全民事訴訟行為能力和權利能力。
《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六十八條: 村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小組與他人發生民事糾紛的,村民委員會或者有獨立財產的村民小組為當事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村民小組訴訟權利如何行使的復函([2006]民立他字第23號)
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2005)冀民一請字第一號《關於村民小組訴訟權利如何行使的幾個問題的請示報告》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遵化市小廠鄉頭道城村第三村民小組(以下簡稱第三村民小組)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當事人。以第三村民小組為當事人的訴訟應以小組長作為主要負責人提起。小組長以村民小組的名義起訴和行使訴訟權利應當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十七條履行民主議定程序。參照《河北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第三十條,小組長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自人民法院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其小組長職務相應終止,應由村民小組另行推選小組長進行訴訟。
二00六年七月十四日

Ⅳ 解答民事訴訟法

你問的問題很典型,也是民事訴訟法學界的熱點和司法實務中的難點問題。
1、農村集體組織與其組織成員之間因財產關系的糾紛屬於人民法院的手按范圍。但是關於農村土地徵收款分配糾紛提起的訴訟,各地法院就是否受理有著不同的做法。有的地方受理之後引起大量此類案件,因此實踐中很多地方的法院乾脆不受理。
2、以事實為依據的「事實」並不是指你所說的糾紛,而是原告、被告、第三人提供的證據以及法院自行調查取得的證據所能證明的事實。因此有打官司就是打證據的說法。
3、至於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圍,除了民事訴訟法第三條的規定外,很多是散見於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中,最高院通過司法解釋規定了一些應該受理以及不受理的案件類型。
4、當事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人民法院對上訴民事裁定案件,沒有開庭審理,也沒有詢問當事人而做出裁定,屬於程序上違法。對此可以向法院以及檢察院申訴,申請再審
5、農村集體組織與其組織成員之間關於農村土地徵收款分配的糾紛,屬於民事糾紛,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當然如果鎮政府主持了分配方案,並且有強制力,而你對方案不滿,可以提起行政訴訟,被告是鎮政府。村委會在一般情況下不可以成為行政訴訟的被告,村委會性質上屬於村民自治組織,不是行政機關。
另外,從你的問題上看,你應該不是很懂法律,你或者你的周圍的人似乎遇到了關於農村土地徵收款分配的糾紛,最好能夠把案情貼出來,論壇上法律專家很多,你可以得到更直接的幫助。

Ⅳ 村民能否代替村委會提起訴訟他偉法村民嗎

不能。
推薦民事訴訟法,建議通讀。
對於訴訟主體部分,予以詳讀。
不過,估計你看不懂。

Ⅵ 村民如何起訴村委會

原告向法院起訴,應遞交起訴狀和有關的證據材料,並按照被告人數遞交專起訴狀副本和證據副屬本。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相關法律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一條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Ⅶ 民事訴訟法起訴村委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涉及集體林木轉讓而引起的糾紛,有關權利主體可以兩種方式提起訴訟。
(1)村民小組是集體經濟組織,以其名義起訴,應以小組長作為負責人提起,這樣,便於組織、召集村民商定相關事項。但村民小組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不是農村集體土地所有者的代表。一方面,作為訴訟主體的原告既不是糾紛爭議標的的實際權利者,也沒有得到實際權利者即集體成員的明確授權,提起訴訟的主體無法真正表達作為原告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另一方面,村民也沒有機會以原告的身份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思,造成訴訟主體虛位的狀況,不利於案件的審理。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2006]民立他字第23號批復的規定,以村民小組作為訴訟主體,應以小組長作為主要負責人提起。
(2)以半數以上的村民作為原告提起訴訟,應由本村18周歲以上村民的過半數參加,或者由本村2/3以上戶的代表參加推選訴訟代表人進行訴訟。這樣,有利於查清發包方與承包方是否存在共同侵權,便於劃分發包方與承包方的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履行民主議定程序,即由本村18周歲以上村民的過半數參加,或者由本村2/3以上的戶的代表參加進行表決。

Ⅷ 依據村民自治法村民訴訟條件有哪些

依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村民委員會或者其成員作出決定侵害回村民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答的村民可以申請人民法院給予撤銷。
對於責任人,可以要求相關部門追究法律責任
對於村委員會不履行法定義務的,受害村民有權要求鄉鎮人民政府給予責令改正。
法律鏈接:《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三十六條村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成員作出的決定侵害村民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村民可以申請人民法院予以撤銷,責任人依法承擔法律責任。村民委員會不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法定義務的,由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責令改正。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幹預依法屬於村民自治范圍事項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責令改正。

Ⅸ 村民不服村民代表會議決議提起訴訟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只要個人的利益受來到不法自侵害就可以提出訴訟。不管這個不法侵害是來自個人的,還是來自某一單位或某一組織的。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三條: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補充回答,只要是確實受到侵害,即使是村民代表會議決定的,也是不合法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只是規定了其決策程序必須是合法的,但程序合法不等於實體合法,只要是實體不合法,確實無理無補償對某一村民或某部分村民造成傷害的,也是不合法的。可以提起訴訟。

熱點內容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第二項 發布:2025-10-12 21:46:25 瀏覽:104
行政法規全國人大備案 發布:2025-10-12 21:37:14 瀏覽:411
司法鑒定案號 發布:2025-10-12 21:34:47 瀏覽:34
經濟法托運單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10-12 21:19:22 瀏覽:37
經濟法結算卡 發布:2025-10-12 21:16:52 瀏覽:690
檢查公共法律服務建設 發布:2025-10-12 21:02:03 瀏覽:576
浙江在職法律碩士報銷 發布:2025-10-12 20:50:38 瀏覽:119
長安區法院院長 發布:2025-10-12 20:38:05 瀏覽:625
李桂英律師 發布:2025-10-12 20:38:05 瀏覽:190
2018華僑大學法律碩士最低分 發布:2025-10-12 20:37:55 瀏覽: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