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勞動法
⑴ 比較政府與勞動關系理論各種觀點
結合中國實際,談談政府在勞動關系中的作用?
一、勞動政策的制定:
1、在《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基礎,加大立法進度,進一步完善勞動法律體系;
2、以政府為主導,從目前注重於個人勞動關系的調整,逐步過渡到以勞資雙方為主體的集體勞動關系的構建與調整。
二、勞動力市場的建立和完善:
1、職業培訓(政府組織,政府主導);、
2、就業服務:
(1)就業信息指導;(2)勞動力市場價格指導;(3)失業預警監測;(4)創造公平的就業環境。
3、失業救濟:
(1)建立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缺席;
(2)完善失業保險制度,健全有利於促進就業的社會保障機制;
三、勞動條件的維持和提高:
勞動條件的形成依靠內部機制和外部規范。內部機制包括勞動合同、企業規章制度、集體協調、職工參與等制度,外部規范包括勞動法和勞動政策。而政府的作用是制定外部規范促進內部機制的完善。
1、確立勞動條件標准(強制性、指導性);
2、培育並健全勞動條件形成機制(勞動合同制、集體協商)
3、對勞動條件的形成過程與結果進行監督。
四、協調勞動關系:
1、勞動監察:
由勞動行政管理部門對用工單位與勞動者遵守勞動法律、法規、規章的情況進行檢查,並對違法行為進行處罰。
2、勞動爭議的處理;
3、三方協商機制:政府具有談判者、協商者、立法者的角色;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並不直接代表或融入勞動關系的一方,而是居於勞資雙方之上,以居中仲裁者的角色,代表社會公正和社會利益。但這種裁決並不要求政府在勞資雙方之間完全的「不偏不倚」,而是以保護勞動者為宗旨的勞動法為依據,以追求法律上的「實質平等」為基本原則。
⑵ 請問勞動法中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包不包括各種保險
易法通解復答:
《最低制工資規定》第六條 確定和調整月最低工資標准,應參考當地就業者及其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職工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職工平均工資、經濟發展水平、就業狀況等因素。
確定和調整小時最低工資標准,應在頒布的月最低工資標準的基礎上,考慮單位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基本醫療保險費因素,同時還應適當考慮非全日制勞動者在工作穩定性、勞動條件和勞動強度、福利等方面與全日制就業人員之間的差異。
月最低工資標准和小時最低工資標准具體測算方法見附件。
因此,最低工資標准包括職工個人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⑶ 公司用各種手段,逼老員工自己離職,勞動法怎麼解決
勞動法保護勞動者利益,但需要鎖定相關證據,以證明公司採取威脅、暴力、侮辱等手段逼員工自動離職,收集證據是非常專業的行為,建議當面咨詢專業法律人士。
⑷ 了解一下關於勞動法中的各種補償金與工齡
樓主好,簡要回答如下:1、這樣的經濟補償金得分段計算。即2008年1月1日前的回參照之前的法律法規答政策,《勞動合同法》實施之日——2008.01.01起按照勞動合同法的標准來計算經濟補償金。因為新法不能既往,就是說新出來的勞動合同法不能去管沒有實施之前的事情。2、具體演算法:(1)自用工之日起——2008.01.01期間的經濟補償金按照《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進行計算經濟補償金。至於這個時間區間是否應該計算經濟補償金,就看是否符合《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要求。(2)2008.01.01——至今,按照勞動合同法第46、47條要求進行經濟補償金的計算。3、前後兩段加起來就是最終的經濟補償金。4、祝你好運。
⑸ 勞動法規定企業支付員工的各種費用有哪些
一般就是基本工資加上各類補貼。
各類補貼有加班工資、考勤獎等專。
注意的是,基本屬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標准,有加班,工資單上必須體現加班工資這一項,其他補貼都屬於福利性的,沒有也不會違法勞動法。如果企業是特殊行業的話,必須有特殊行業補貼,比如高溫補貼等。
⑹ 勞動法里的工資是指基本工資嗎還是指包括基本工資,各種津貼等等的工資現在急求!公司裁人。
你好。勞動法中的工資,通常包括基本工資和津貼在內。
⑺ 勞動法調整的各種社會關系中,居於核心地位的是()
d 勞動爭議處理關系
⑻ 職工請假期間,用人單位拒絕給其繳納各種保險是否符合勞動法
這個不合法的,在勞動者在職期間,用人單位就應該給其購買保險的。不過有些地方對超長假期的職工,好像可以暫停保險的。
⑼ 勞動法對各種假期的規定
你可以看一下剛剛通過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版年休假5天;已滿權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第五條 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