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投訴
❶ 行政法又包含了幾個法
行政處罰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稅收徵收管理法、政監察法、審計法、行政版復議法百、行政訴訟權法、國家賠償法等。
1、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3、包括兩層含義:第一,行政法是國家一類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第二,這一系列法律規范和原則調整的對象是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而不是別的社會關系。
4、行政法與刑法、民法一樣,是現代法律體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門之一,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度。
❷ 請問法院判決下來了,可是法院說要受害者自己去問錢!是不是這樣如果要投訴我們縣城的法院該怎麼投訴
判決結果生效,當事人無法自行執行決議的,當事人可申請法院代為執行或強制回執行
投訴行政機關答 需符合行政法和行政處罰法中相關規定 結合當地行政機關不作為的理由和事實依據 申訴到本級主管部門 (如縣法院申訴到市法院)
❸ 聊聊行政法和舉證方面的事
1、如果要抗爭,別的不要管,只等行政處罰出來再說。
2、接到行政處罰通知書後回,立即申請行政復議。答
3、如果對復議決定仍然不服,立即將復議決定機關告到法院。
4、行政機關要負舉證責任,你不用承擔舉證責任。
5、如果行政機關舉證不能,或適用法律錯誤,或處罰程序違法,就要承擔敗訴後果。
❹ 行政機關的投訴答復是行政行為嗎
舉報答復行為是行政行為。參照上述行政行為的構成要件,首先,從主體要件來看,版本文所研究的行權政性舉報,均是由舉報人向行政機關提出舉報事項,並要求其依法處理,依法也應當由接受舉報的行政機關給出答復。其次,從職能要件來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會計法、稅收徵收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都明確規定了舉報受理機關負有依法答復舉報人的職責,行政機關的答復是行使行政職權、履行行政職責的行為。最後,從法律效果來看,舉報人依法享有舉報和獲得答復的行政法權利。相對於獲得答復權,行政機關的舉報答復行為不僅包括實體意義上的法律效果,還包括程序上的法律效果。此外,還有很多舉報行為是當事人基於直接維護自身利益需要而進行的,相關舉報答復行為在實體上同樣產生了明確的法律效果。因此,行政機關對舉報的答復行為符合前述要件,其行政行為屬性可以確定。
❺ 行政法中,公務員收到行政處罰後可以申訴還是行政復議,還是提起行政訴訟 三者什麼區別啊
按照中國現有法律,只有既是外部行政行為又是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行為才可內以提起行政訴訟容。
公務員受到作為內部行政行為的行政處罰,例如降級、記過等,是不能提起行政訴訟的,只能申訴、復議。如果是作為外部行政行為的處罰,比如罰款、拘留等,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復議、申訴。
行政復議、申訴、訴訟是三種不同的行政救濟。復議和申訴的受理主體都是行政機關,復議的適用范圍較廣,幾乎所有行政行為都可以復議。但是申訴一般只涉及內部行政行為。行政訴訟的主體是司法機關,是行政糾紛的最後救濟途徑。
有關公務員的處分問題,建議你了解一個概念——特別權力關系。
❻ 怎麼舉報地方政府
1、地方來政府規章:是指省、自治區源、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所制定的規章。具體表現形式有:規程、規則、細則、辦法、綱要、標准、准則等。其法律效力低於地方性法規。
2、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制定規章的事項。
3、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
4、沒有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依據,地方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
5、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程序,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三章的規定,由國務院規定。
6、地方政府規章應當經政府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決定。
7、地方政府規章由省長、自治區主席、市長或者自治州州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
❼ 怎麼向政府投訴建議
問題一:怎麼投訴地方政府
要投訴地方政府的話最好不要到當地政府投訴。不過你可以到紀檢委舉報下,還有可以把這當做新聞熱線嘛!
問題二:在網站上怎麼向政府投訴
就是用發帖子的形式,其實不如寫信比較直接。
問題三:如何投訴政府部門
你當地有沒有聯動110?有的話直接打110投訴。要是沒有就打市長熱線,這個一般都有。或者去你要投訴的部門的上一級主管部門投訴。要是問題比較嚴重,可以去區一級的信訪辦信訪,也就是上訪。再嚴重的話就收集證據,起訴到法院(也就是民告官),要是政府部門違反了行政法,法院就要受理,審判。
問題四:如何投訴政府執行不力
要看具體情況
可打行政效能舉報監督電話:96960
或直接向當地紀委監察局反映情況
對方受理後會督促政府機關貫徹落實相關政策
問題五:怎麼能在網上向政府投訴
1、登錄所在的城市的市政府中國站,政府中國站的域名前面都會有gov打開頭,搜索所在城市名稱+官方中國站就可以搜索的到。 2、一般在中國站頂層的欄目頁上都會有,位置在最後一個,中國民投訴或者市民幫助,就會出現相關的需求選項了,按照所需要的需求去點擊並且填寫即可
問題六:怎麼舉報鄉鎮政府
可以向上級政府部門,或者上級人大,紀委等職能部門,進行投訴舉報,如果是舉報經濟問題,可以向檢察院反貪局舉報
問題七:怎樣網上向政府部門舉報案件
你可以在網路上搜索該政府部門的網站,該政府部門一般會在網站上公布電子郵箱地址,你可以將舉報信發至該郵箱即可.
問題八:怎樣在網上投訴政府部門
登陸當地政府門戶網站,一般都有市長信箱,即可在網上向市長反映實際情況,記得要實名反映哦。
受理范圍:
(一)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批評、意見和建議;
(二)對改革開放、經濟建設、發展環境、市政建設、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三)對政府各部門工作職責、辦事程序和政策規定的咨詢、意見和建議;
(四)對直接影響群眾生活的有關問題及突發事件的處理意見和建議;
(五)對社會生活中發生的、需由行政機關協調解決的有關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六)對政府出台的相關政策、規范性文件等的咨詢和建議。
問題九:怎樣投訴政府部門
你想投訴共產黨領導的政府部門,———找死。你是真心投訴的話可以找潘基文場中國政府各個部門都是串通的,只要你一投訴,你的上司馬上對你進行打擊報復。朋友好自為知吧。
❽ 近年來行政法有無修改修改了什麼
有修改。新《行政訴訟法》於2014年11月1日經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修正,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主要修改:
【修改1】將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違法集資、攤派費用的,沒有依法支付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等行政行為納入了受案范圍。
【修改2】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修改3】起訴應當向法院遞交起訴狀,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
【修改4】法院在接到起訴狀時對符合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登記立案。不能當場判定的,應接收起訴狀,出具書面憑證,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修改5】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修改6】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修改7】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修改8】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增加規定「社會影響惡劣的,可以對該行政機關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拘留」。
【修改9】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修改10】修改後的法律在立法目的中增加「解決行政爭議」的表述。
❾ 行政法問題:復議與申訴的區別
申訴是指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認為確有錯誤,向原審人民法院和上級人民法院提出的重新處理的一種訴訟請求。
❿ 衛生局犯法向哪個部門投訴
你的提問過於簡單,所說的犯法是什麼情形應當描述。衛生局屬於國家回行政機關,按照一般答的理解,可能觸犯的法律為刑法、行政法或民法。單位犯刑法的,只有明文規定構成單位犯罪的才能給予刑事處罰,如果是,那麼應當向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檢舉。單位觸犯行政法的,由該行政法規定的主管部門進行處理,如違反財政管理、物價管理等則分別由財政部門、物價部門等處理。如果是在民事方面有糾紛的,一般通過民事訴訟解決。
如果你認為衛生局在實施行政許可、監督、處罰等行政行為的過程中違法的(屬於執法違法的范疇的)可以向該衛生局所屬的政府部門(如區衛生局對應區人民政府、市衛生局對應市人民政府)或者其上一級衛生局投訴。對與你有利害關系的具體行政行為的,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或向其所屬的人民政府、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提起行政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