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包工
Ⅰ 勞動法包工頭付款給下一個包工頭有哪些條約
根據《建設工程承包施工合同》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工程款項的支付,必須按合同回約定的內容答和要求進行支付的。
但是,在支付過程中,一定要按財務審批程序進行。
最直接和最簡單的辦法:
1、包工頭給你方出具收款收據(他掛靠了單位的要有加蓋紅公章,無單位純個人的則必須要他開出收款收據,他本人簽名,在簽名上加按他的手模印。為規避風險,有些單位還要求包工頭提交他本人身份證復印件,聯系電話和具體的居住地址)。
2、現在很多單位為防止拖欠民工工資。在支付工程款之前,還要求包工頭提交現場全體施工作業人員(包含民工)工資單等憑證。
作為建設方(發包或總包方),包工頭虧不虧本,應在施工前或施工過程中雙方協商好。等到款項付清時才說包工頭虧本這種話,無論是那一方說出,於法於情於理均是不應有的。
Ⅱ 勞動法關於包工受不受里
中學那面催得很緊……」
Ⅲ 包工隊的工傷 怎麼賠償 勞動法
1.首先要到當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這是所有問題的前提,不申請工傷認定,內就無法通過工傷獲得賠償,如果容單位不申請的話,職工個人就必須在受傷之日起一年內申請;
2.如受傷被認定為因工受傷,拿到有勞動部門出具的工傷認定決定書後,醫葯費由用人單位全額墊付,停工留薪期內(工傷治療、康復期間)工資按原待遇發放。停工留薪期內需要護理的由單位負責、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按由工傷職工所在地標准發放;
3.等傷情穩定後可以申請勞動能力鑒定,鑒定工傷等級,然後按照傷殘等級向用人單位索要傷殘賠償;
4.如果用人單位不履行上述的義務,工傷職工可以到當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或直接去勞動仲裁委員會提請仲裁申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直接撥打12333咨詢一下當地勞動部門!
Ⅳ 勞動法關於承包合同可扣工錢的規定
承包屬於合同法調解的承攬合同,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調解勞動關系。你這到回底是什麼合同?答按《最低工資規定》勞動者獲得工資的前提是勞動者在法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時間內提供了正常的勞動。如果沒有在應該的時間內提供正常勞動,可以減發工資,可以低於最低工資標准。但是法定節假日,休假日,參加社會活動等,視為提供了正常勞動。
Ⅳ 新勞動法包工虧了怎麼辦口頭預定
通過電話錄音,證人證言等方式固定證據後在向勞動部門投訴工地承建單位,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包工頭。
Ⅵ 勞動法咨詢:包工頭聘用工人應注意哪些勞動法
《勞動法》整本。
《勞動合同法》整本。
《勞動合同法版實施條例》整本。
《合同法》第十五章 承攬權合同(http://www.gdgs.gov.cn/cyfg/htf5.htm#01)
《高法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的司法解釋》第9條到第14條。(http://news.sina.com.cn/c/2003-12-29/15361453464s.shtml)
---------------------------------------------------------------------
Ⅶ 勞動法關於因公司原因造成包工頭無法支付民工工資由公司墊付的規定
員工可以直接申請勞動仲裁進行維權。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7)勞動法包工擴展閱讀: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和企業代表組成。職工代表由工會成員擔任或者由全體職工推舉產生,企業代表由企業負責人指定。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成員或者雙方推舉的人員擔任。
第十一條 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的調解員應當由公道正派、聯系群眾、熱心調解工作,並具有一定法律知識、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成年公民擔任。
第十二條 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可以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口頭申請的,調解組織應當當場記錄申請人基本情況、申請調解的爭議事項、理由和時間。
第十三條 調解勞動爭議,應當充分聽取雙方當事人對事實和理由的陳述,耐心疏導,幫助其達成協議。
第十四條 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製作調解協議書。
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並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後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Ⅷ 勞動法私人分包工交押金違法嗎
如果是分包關系,總包商和分包商收取押金是不違法的。
如果是分包工手下的員回工,分包商老闆收取答員工的押金則是違法行為。
法律鏈接:《勞動合同法》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第八十四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Ⅸ 質詢勞動法工程包工工資拖欠
不按時發放工資的,可以去勞動局投訴,或者直接申請勞動仲裁維權,單位有可能會面臨雙倍工資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