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量刑

行政法量刑

發布時間: 2020-12-27 17:49:14

1. 行政法上的處罰,就一定意味著民法上的無效嗎

你好,行政法上的處罰並不必然導致民法上的無效,但是如果行政處罰是因為如產版品可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權則可能導致民法上的無效。民法上的無效是以下這幾種情形:
1、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2. 違法行為同時觸犯了行政法和刑法的規定如何處理

行為人的一個行為既違反行政法中某個法條的規定同時又觸犯刑法的某個法條規定,從而構成行政違法行為與犯罪的競合。在實踐中,一行為同時觸犯了行政法和刑法的情況大量存在,如偷漏稅、走私、破壞公共秩序等行政違法行為等,在行為構成犯罪的同時還觸犯有關行政法的規定。發生行政違法行為和犯罪競合的實施處罰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單處刑罰。即對一行政違法行為己構成犯罪的,只由司法機關給以刑事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就同一事實重復處罰。這實際上也是「一事不再罰」原則的具體體現。對於給予刑罰就足以達到懲處和預防行政犯罪的目的的,就沒有必要再由行政機關予以有關行政處罰。如:對於結伙斗毆,尋釁滋事,侮辱婦女等流氓活動,我國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都作了處罰規定。刑法規定,聚眾斗毆,尋釁滋事,侮辱婦女或者進行其他流氓活動,破壞公共秩序,情節惡劣的,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對「結伙斗毆,尋釁滋事,侮辱婦女或者進行其他流氓活動的」,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在處理這類違法行為時,對於違法者違法行為情節惡劣的,應當由司法機關給予刑事處罰,行政機關原則上就不應再對其適用行政處罰了。這是因為司法機關對違法行為人已經作出了限制人身自由的處罰,而且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處罰其制裁程度已遠遠超過了行政處罰對其的制裁,因此行政機關再對其適用拘留等行政處罰已沒有必要,因而在這種情況下,只要適用刑罰後,便不得再適用行政處罰。

2.刑罰與行政處罰雙重適用。即對行為人除由司法機關予以刑罰處罰外,有關行政機關還應予以行政處罰。這主要是因為:一方面,行政犯罪具有觸犯刑法和行政法的雙重性,行為人也就應當相應承擔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另一方面,刑罰與行政處罰的種類及功能的差異決定了在適用刑罰的同時還必須適用行政處罰以彌補刑罰的不足。刑法規定的主刑和附加刑的種類和范圍相對比較狹窄,主要是人身罰和財產罰。僅適用刑法規定的刑罰在有些情況下不足以消除違法行為人犯罪的全部危害後果,也不足以徹底糾正行政違法行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在適用刑罰的同時並處一定的行政處罰有利於更好地打擊犯罪,糾正行政違法行為,因此是十分必要的,在實踐中也切實可行。如:對於偷稅。抗稅的違法行為,刑法只規定「違反稅收法規,偷稅、抗稅情節嚴重的,除按照稅收法規補稅並且可以罰款外,對直接責任人員,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依照有關稅務法規的規定,對於有偷稅、抗稅行為的人,行政機關還可以吊銷其營業執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對違法者處以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罰,還不足以挽回其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的損失,因而可以並處吊銷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以解決刑罰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對於刑罰和行政處罰並處的問題,有些是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如:刑法規定,違反海關法規,進行走私,情節嚴重的,除按照海關法規沒收走私物品並且可以罰款 外.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並處沒收財產。更多的情況是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是單處還是並處,這就需要執法人員在司法實踐中靈活掌握。如產品質量法規定,銷售失效、變質產品的,責令停止銷售,沒收違法銷售的產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依據這一規定,對於銷售失效、變質產品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行為,應給以刑事處罰,同時在必要的情況下也可給予吊銷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當然這一行政處罰必須是為了解決刑事處罰所無法解決的問題而作出的。也就是說一行政違法行為觸犯了刑律,如果刑罰已對違法者作出了限制人身自由的處罰,關於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就應當免除;如果刑罰已對違法者作出了財產方面的處罰,如罰金,關於財產方面的行政處罰,如罰款就應當免除。

3. 犯罪被判刑為行政法最多要關多少天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十六條有兩種以上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分別決定,合並執行。行政拘留處罰合並執行的,最長不超過二十日。

4. 行政法中從輕與減輕處罰的區別

從輕是在法定抄的處罰程襲度根據具體的事實選擇適用較輕的處罰;比如說某是違反行政規定,按照法律規定處500至1000元的罰款,根據具體情況適用500來說將就是從輕了。
減輕是低於法定的處罰程度范圍處罰。即比如說某是違反行政規定,按照法律規定處500至1000元的罰款,根據具體情況,符合法律規定的減輕情節,那麼適用400元就是減輕了。

5. 行政法的行政處罰里 集中處罰是怎麼回事,請舉例。。

應該是「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
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是指依法將兩個或兩回個以上答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集中由一個行政機關行使,原行政機關不得再行使已集中的行政處罰權的一種行政執法制度。
例如,以前的城市管理有多個部門,往往會出現重復執法,重復處罰的現象。現在由城管執法部門來負責,就會避免了城市管理多部門,重復執法,重復處罰的現象。
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是指依法將兩個或兩個以上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集中由一個行政機關行使,原行政機關不得再行使已集中的行政處罰權的一種行政執法制度。
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改革源於1996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該法第16條規定,「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

6. 民法規定的處罰種類分別是什麼刑法規定的處罰種類分別是什麼行政法規定的處罰種類分別是什麼治安管

刑法的主刑有管抄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
行政處罰的種類:警告、罰款、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暫扣(吊銷)許可證照、責令停產停業、行政拘留、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警告、罰款、行政拘留、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
民法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賠償損失;

(八)支付違約金;

(九)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賠禮道歉。

7. 行政法習慣和慣例能成為法院判案的依據嗎

司法中適用慣例,首先需要正確認識慣例的法律屬性。本質上,慣例是一種具有"社會規范意義版"的事實而非法律。權
慣例雖然可以成為法官據以作出司法裁判的法源,但是,慣例是一種間接法源而非直接法源。所以,慣例必須經過法官的認可才能夠轉換為"習慣法",成為案件的判決依據。法官適用慣例首先需要識別、認定和審查慣例。慣例的適用范圍限於民商事法律領域,在適用中,慣例只能扮演補充國家制定法的角色。不過,在具體案件中,慣例適用的規則有所不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確認的慣例適用規則,對法官適用慣例具有指導意義。

8. 行政法 和治安管理處罰法之間有什麼關系

治安管理條例已經廢除改為治安管理處罰法了,治安管理處罰法也屬於行政法類。你的問題直接就歸於刑法和行政法的區別。
簡言之,刑法所規定的行為是犯罪行為,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構成刑事犯罪後按照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公安立案,檢察院公訴,法院判決,監獄等司法機關執行。
而行政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便於行政機關管理公民,如治安管理處罰法;另一種是便於維護公民權利提供救濟,如行政復議法等。行政主體是行政機關。你提到的治安管理處罰法主要是解決那些有一定社會危害性但尚構不成犯罪的行為,通俗點就是小打小鬧,這時候只需要由公安機關一家就可以做出處罰決定,而不需要移交司法機關。

9. 那些適用行政法 又用行政法處罰 那些適用民法 刑法

我覺得應來該是按照具體的案件源中出現的法律關系來判斷,平等主體間產生民事法律關系的糾紛`應當屬於民法范圍;一般主體和行政機關之間產生的糾紛屬於行政法律關系,屬於行政法范圍;刑法,即是調整刑事法律關系。
對某一案件來說,也不一定就屬於民法或者刑法或者行政法其中一個的范圍。也可能同時涉及到多個法律關系,同時受一個或者幾個法管轄。

熱點內容
行政法規是指什麼 發布:2025-10-12 15:46:28 瀏覽:865
廣東省技術秘密保護條例 發布:2025-10-12 15:38:51 瀏覽:577
當事人會見法官 發布:2025-10-12 15:34:23 瀏覽:749
直覺的道德情感 發布:2025-10-12 15:23:40 瀏覽:186
規范司法鑒定 發布:2025-10-12 14:55:54 瀏覽:559
深圳勞動法宮外孕休假工資怎麼算 發布:2025-10-12 14:44:26 瀏覽:817
男主是法官的婚後 發布:2025-10-12 14:32:19 瀏覽:775
張洪法院電話 發布:2025-10-12 14:31:33 瀏覽:825
房產查封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12 14:29:42 瀏覽:732
英美法系會計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2 14:23:20 瀏覽: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