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第九條經典案例分析

勞動法第九條經典案例分析

發布時間: 2020-12-28 06:30:26

勞動法,具體案例分析

【案例】
a先生在深圳市羅湖區的一家汽車維修服務公司從事油漆噴塗的工作,早在2000年就入職這家公司,a先生與公司簽訂的多份勞動合同中均確認:噴塗崗位工作可能產生空氣污染等職業危害,並約定,從事噴塗崗位作業員工入職、離職必須體檢,離職不體檢者不予辦理離職手續;雙方簽訂的最後一期勞動合同的期限是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2009年11月30日,公司書面通知張先生,勞動合同到期後不再續簽。實際上,只差2個多月的時間,a先生在公司的連續工齡就滿10年了,但是,公司既不想與張先生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不願意支付其工齡補償,a先生要求公司做離職前的職業健康檢查,但被公司拒絕了。a先生遂委託本律師,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申請,要求公司支付違法終止勞動合同的賠償金165000元。
深圳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依法裁決:公司屬於汽車維修行業,af先生在公司從事噴漆工作,具有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可能,雙方在勞動合同中也確認a先生所從事的工作具有產生空氣污染職業危害的可能,並對防止相關職業病危害方面作出了約定。公司未為張先生進行離職前職業健康檢查,而終止了其與張先生之間的勞動合同,該行為違法。張先生請求公司支付違法終止勞動合同的賠償金,本院予以支持,即公司應支付張先生違法終止勞動合同賠償金165000元。
公司對勞動仲裁委 的裁決書不服,向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不予支付賠償金,其理由為:張先生在工作期間,公司已為其做過體檢,未發現有任何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公司是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終止雙方的勞動合同關系的,而並非依據四十條和四十一條規定的解除合同的行為。經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審理,依法判決認定,公司終止與張先生之間勞動合同的行為違法,應支付張先生違法終止勞動合同賠償金165000元。
【律師評點】
這是本律師代理的一起真實的案件,通過這個案例,相信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勞動合同法》中違法終止勞動合同法律責任的內涵。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五條規定:「勞動合同期滿,有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
第四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實際上,《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的就是用人單位不得違法終止勞動合同的條款,其中明確援引了第四十二條的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六種情形,顯然,這六種情形也必然就是不得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情況。第四十五條規定之所以沒有重復羅列上述六種情形,我認為是立法者從立法技術的角度考慮,援引之前亦應列明的條款,使得法律條文不會過於重復和繁瑣。
《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五條和《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條的立法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接觸職業危害作業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用人單位違法終止勞動合同,必然要受到嚴厲的制裁,付出嚴重的代價。

❷ 有關勞動法的案例分析,請高手幫忙

【案例】小李托親戚找朋友好不容易進了一家公司,當時沒有簽合專同,進去後乾的屬活很雜,工作崗位不固定,每個月領的工資也不一樣。一年後,他多次與公司協商簽訂勞動合同,想把工作崗位、內容、工資等各方面固定下來,可公司總是以「我們需要的就是一個能幹雜活的人」,「公司效益不固定工資也不能固定」,「如果不想干就另謀高就」等各種理由予以推託。結果,他幹了一年多,合同也沒簽成。後來公司換了個老闆,一上任就把他辭退了。
【解析】《勞動法》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但未規定法律責任方面的保障條款。為此,《勞動合同法》在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因此,依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小李的要求是合法合理的,而公司辭退他是違法的,因為公司實際上與他已經訂立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❸ 求兩題——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 案例分析題

2個問題都來是06年的,到目前自都已經超過時效!

針對案例一:

法院的做法不能說一定是錯誤的,如果你以債務糾紛起訴,法院應該受理,享受2年的訴訟時效,如果牽扯到工資拿就屬於勞動爭議,應當先走勞動仲裁!如果走勞動仲裁程序的話,工資在勞動合同履行期間是不超時效的,但是該案例中約定了支付工資的時間為2007年1月,那時效是1年,也就是說到2007年12月31日內,都可以!

針對案例二:

1、產假至少90天,晚婚晚育、難產、雙胞胎等情況還會相應增加產假,產假期間按原工資享受待遇!生育費用生育保險如果沒有報銷的話,可以要求單位承擔!

2、社會保險應由單位承擔相應部分,申請勞動仲裁可以要求單位支付!

3、哺乳期間,應享受每天1個小時的時間!

4、住房公積金不屬於勞動仲裁受理范圍,可以到相應征繳機構投訴!

❹ 勞動法案例分析

1、蔡某是1997年8月入職萬發吸塑製品廠的,發生之事也應該是這個時間之後,才與該廠有關聯。存在謬誤!
2、 賓館單方面列的合同中的禁止在合同期內結婚的規定違法(該條款違反法律規定,無效)、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違法(勞動法規定「三期」婦女不得解除勞動合同,除非勞動者提出)、收受抵押金違法(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
可以由劉某與賓館協商解決、由單位工會、街道勞監居中協商解決,可通過仲裁解決(仲裁前置)。

❺ 勞動法案例分析

甲與乙是同鄉,2001年12月乙投資新辦公司,邀請甲加盟新公司擔任副總經理,約定月薪為5000元。礙於情面,甲與乙未簽訂正式勞動合同,只由乙方出具了一份「關於工資的說明」,在說明裡簡單地列了甲到公司的日期、月薪、擔任的職務,公司落款蓋章。

為了偷避個人所得稅,甲每月以個人的名義在公司工資單上簽領工資800元,其餘的4200元甲分別以多個朋友的名義(事實上與公司不存在任何關系)簽領工資。同時,乙以「為甲方偷避了個人所得稅」為由,要求甲自行承擔全部的社會保險費(包括本應由企業承擔的部分)。甲默許。

2003年5月,因公司業務拓展不力、資金短缺而陷入經營困境,乙決定裁減員工以減少日常開支,於5月中旬通知甲自6月1日起解除雙方勞動關系。甲要求公司給予相當於二個月工資額度的經濟補償金。乙方不允。甲遂向所在地勞動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要求:1、公司給予10000元的經濟補償金(相當於二個月工資);2、按《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規定再給予5000元的額外經濟補償金;3、支付本應由公司承擔的部分社會保險費。

雙方爭執的焦點在於:以何工資標准支付經濟補償金?甲方要求按5000元/月的標准支付,乙方只同意按800元/月的標准支付。

仲裁委調解不成後裁決:乙方以甲方在工資單上簽字實際領取的工資為准給予甲方經濟補償1600元,同時支付800元的額外經濟補償和企業所應承擔部分的社會保險金。

甲方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開庭審理後認為:1、「關於工資的說明」具有法律效力;2、乙方無法提供證據表明甲方的朋友與乙方公司存在任何勞動關系,乙方也未為這些甲方的朋友繳納社會保險,且他們的工資實際全為甲方領取,表明甲方實際領取的工資總額為5000元。判定甲方勝訴,支持甲方的所有請求。

分析:

1、根據《勞動法》第十六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事實勞動關系在法律上雖不屬於規范的勞動關系,但我國現行政策將事實勞動關系也納入勞動法的保護范疇。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條明確規定「中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與勞動者之間,只要形成勞動關系,即勞動者事實上已成為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並為其提供有償勞動,適用勞動法。」現實中用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或勞動者礙於情面和僱傭關系淡化勞動合同概念的情況普遍存在。如果上述案例中的甲與乙方公司事先訂有勞動合同並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工資標准,就不會有發生勞動糾紛後的處理麻煩。在就業市場上處於弱勢地位的勞動者要學會用勞動合同保護自己。

2、按《違反〈勞動法〉行政處罰辦法》、「關於發布《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的通知」等的精神,用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的,應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應給予通報批評;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還應賠償勞動者損失。相應的,如果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也應賠償用人單位損失。可見,勞動合同規定了勞資雙方的權利義務,是對雙方合法權益的維護。因此,用人單位既不能把勞動合同看成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也不要把勞動合同看成是約束企業的緊箍咒。

3、根據《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九條和第十條規定,用人單位裁減人員應按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未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後,未按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除全額發給經濟補償金外,還須按經濟補償金數額的50%支付額外經濟補償金。因此,上述案例中甲方要求公司給予10000元的經濟補償金和5000元的額外經濟補償是有法律依據的,應當給予支持。

4、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每個有合法收入公民的義務。雖然現實中確實也普遍(特別是在一些新辦的私營企業中)存在案例中乙方公司為勞動者偷逃個人所得稅創造條件甚至主動為員工逃稅的情況。為員工偷逃個人所得稅是非法行為。

5、按法律規定繳納社會保險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應盡的義務。根據《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規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都應按比例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違反規定的將受到相應的處罰。

❻ 勞動法案例分析一道,急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九十七條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訂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繼續履行;本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規定連續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次數,自本法施行後續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開始計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勞動關系,尚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後解除或者終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第九十八條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❼ 勞動法案例分析

仲裁委裁決協商解除勞動合同,依據勞動合同法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單位自以為聰明認為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依法不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可問題又出在雙方簽訂了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這證明雙方協商一致才解除,所以依法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❽ 勞動法案例分析

交風險抵押金,試用期6個月,患病住院、懷孕商場有權立即解除勞動合同的約定無效.
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支付賠償金.其他地方都是有效的
相關法條: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六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第四十二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熱點內容
王乾召律師 發布:2025-10-12 08:56:29 瀏覽:252
我國三大訴訟法的狀況 發布:2025-10-12 08:56:26 瀏覽:168
合同法交付產品不合格 發布:2025-10-12 08:53:15 瀏覽:499
道德經蒙氏 發布:2025-10-12 08:50:49 瀏覽:687
崗位競聘法規 發布:2025-10-12 08:44:24 瀏覽:474
2020經濟法基礎題庫及答案 發布:2025-10-12 08:36:30 瀏覽:475
華政民商法經濟法 發布:2025-10-12 08:35:51 瀏覽:595
法學的命題 發布:2025-10-12 08:35:11 瀏覽:435
錢上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12 08:23:45 瀏覽:818
工會法律援助總結材料 發布:2025-10-12 08:06:53 瀏覽: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