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連續性繼續性
A. 刑法中行為的持續性與連續性有何區別刑法65
持續性是一個動作的不間斷。。一直都維持某個狀態
連續性是一個動作之後有另外動作的連續
B. 行政處罰的追究時效中,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這句話到底是怎麼理解
A、對李某違法行為的追究時效應從1998年1月起算,因為他的違法行為具有連續、繼續的狀態,是在這個時候停止的。
B、已經超過了6個月的追訟時效,故不予以處罰。
C、李某主動停止違法行為,在本題中無從得知,即使是主動停止的,由於他的這種違法行為的危害後果並不能消除,所以不屬於可以從輕處罰的情形。
D、配合查處違法行為,需要有立功表現,本題中得不出李某已經立功的結論。
兩年的時效,那是《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而而此案應適應《治安管理處罰法》,《行政處罰法》屬於一般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屬於特殊法,特殊法優於普通法。 答案補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後果的;
(二)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
(三)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四)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
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二條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在六個月內沒有被公安機關發現的,不再處罰。
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第八十三條
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答案補充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八十三條
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C. 持續性違法行為的定義
呵呵,這個問來題問得很好。從自法理層面上說: 1、《最高人民法院函(關於如何計算土地違法行為追訴時效的請示)》[1997]法行字第6號,這個現行有效的司法解釋,「對非法佔用土地的違法行為,在未恢復原狀之前,應視為具有繼續狀態」。就是說,只要在土地上的違法行為沒有停止或改正,一直算作違法持續,不適用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從違法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兩年未被發現。 2、由此可見,政府依法處理,是沒問題的。
D. 持續性違法行為與普通的違法行為區別
呵呵,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從法理層面上說:
1、《最高人民法院函(關於如何計專算土地違法行為追訴時效的請屬示)》[1997]法行字第6號,這個現行有效的司法解釋,「對非法佔用土地的違法行為,在未恢復原狀之前,應視為具有繼續狀態」。就是說,只要在土地上的違法行為沒有停止或改正,一直算作違法持續,不適用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從違法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兩年未被發現。
2、由此可見,政府依法處理,是沒問題的。
E. 自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或連續繼續行為終止之日起2年後不再處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自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或連續繼續行為終止之日起2年後不再處罰指的是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後的兩年,或者連續性的違法行為在結束了2年後不再進行行政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 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第三十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必須查明事實;違法事實不清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第三十一條 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並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5)行政法連續性繼續性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八條 行政處罰的種類:
(一)警告;
(二)罰款;
(三)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四)責令停產停業;
(五)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第九條 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第十條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F. 何時起算連續性不作為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追訴時效
有連續性不作為的違法行為,從終了之日起算追訴時效。
終了之日,回也就是有證據證明的答最後一次違法行為之日。
沒有證據的,不能按連續性或者繼續性計。
法律鏈接:《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二條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在六個月內沒有被公安機關發現的,不再處罰。
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G. 繼續犯罪和連續犯罪有什麼區別
繼續犯罪和連抄續犯罪主要有4個區別:1、時間連續性不同。2、犯罪行為數量的不同。3、受害客體不同。4、犯罪的持續性不同。
繼續犯,又稱持續犯,是指犯罪行為在一定時間內處於繼續狀態的犯罪。例如,刑法第238條規定的非法拘禁罪,從行為人非法地把他人拘禁起來的時候開始,一直到恢復他人的人身自由的時候為止,這一非法拘禁的行為處於持續不斷的狀態。
繼續犯罪和連續犯罪主要區別如下:
1、時間連續性不同
繼續犯罪:犯罪行為在一定的時間內不間斷。
連續犯罪:時間上犯罪的數個行為具有連續性。
2、犯罪行為數量的不同
繼續犯罪:出於一個犯罪行為。
連續犯罪:客觀上實施了性質相同的數個行為。
3、受害客體不同
繼續犯罪:行為侵犯了同一具體的社會關系。
連續犯罪:法律上對數個不同社會關系的犯罪行為觸犯了同一個罪名。
4、犯罪的持續性不同
繼續犯罪:必須是犯罪行為與不法狀態同時繼續。
連續犯罪:法律上數行為觸犯了同一個罪名。
H. 關於如何確認違法行為連續或繼續狀態的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中規定的違法行為的連續狀態,是指當事人基於同一個違法故意,連續實施數個獨立的行政違法行為,並觸犯同一個行政處罰規定的情形。
行政違法是指行政主體所實施的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侵害受法律保護的行政關系尚未構成犯罪的有過錯的行政行為。
我們採用狹義說。據此,行政違法是指行政主體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但尚未構成犯罪而依法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這一概念反映了行政違法的三大特徵:
1、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的違法。與民事違法和刑事違法不同,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在行政法上的違法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只有當他們以行政主體身份或以行政主體名義出現時,他們的違法才能構成行政違法。
2、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首先,行政違法具有違法性,它違反了行政法律法規,侵害了受行政法保護的行政關系,因而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其次,行政違法在性質上屬於一般違法,其社會危害性較小,尚未達到犯罪的程度。
3、行政違法是依法必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並依照法律規定應當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
(8)行政法連續性繼續性擴展閱讀:
構成要件
行政違法的構成要件有以下四條,且這四條必須同時具備
一、違法行為主體必須是行政主體。行為人具備行政主體資格是行政違法的前提。只有行政主體的行為才可能構成行政違法,非行政主體的行為不可能構成行政違法。
二、行為人負有相關的法定義務。行政主體依法享有行政管理的權力,同時必須履行相應的職責和義務。某一行政主體負有的法定義務,並不一定適用其它行政主體。因此要確定行政主體的行為是否構成行政違法,必須首先確定其是否負有相關的法定義務。
三、行為人具有不履行法定義務的行為。如果行政主體負有法定義務,那麼沒有履行或者承擔這項義務的時候,才能構成行政違法。也就是說,必須存在行政主體的行為,而且這種行為必須是違反了行政法律規范的行為,侵害了受法律保護的行政關系,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
四、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主觀過錯是指行為人實施行為時所持的心理狀態,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統稱為「過錯」。
I. 您好,請問行政處罰法=十九條的違法行為存在連續性或繼續性如何界定,例如某人2004在當地與村民租
呵呵,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從法理層面上說:
1、《最高人民法院函(關於如內何計算土地違法行為追訴時效容的請示)》[1997]法行字第6號,這個現行有效的司法解釋,「對非法佔用土地的違法行為,在未恢復原狀之前,應視為具有繼續狀態」。就是說,只要在土地上的違法行為沒有停止或改正,一直算作違法持續,不適用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從違法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兩年未被發現。
2、由此可見,政府依法處理,是沒問題的。
J. 怎麼解釋行政處罰法中的"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的違法行為的連續狀態,是指當事人基於同一個違法故意,連續實施數個獨立的行政違法行為,並觸犯同一個行政處罰規定的情形。
在認定違法行為是否處於連續狀態時,應當允許獨立的違法行為之間存在適當的時間間隔,且間隔時間不宜過短。
參考刑事追究時效制度,即行為人在前一違法行為的責任追究期內又做出新的違法行為的,前一違法行為的追究期限從後一違法行為做出之日起計算。
因此,當事人基於同一個違法故意,觸犯同一個行政處罰規定,實施的數個獨立的行政違法行為之間的時間間隔,可以考慮不超過2年,否則不能認定為違法行為處於連續狀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10)行政法連續性繼續性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後果的;
(二)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
(三)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四)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
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第二十八條規定,違法行為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行政拘留的,應當依法折抵相應刑期。
違法行為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罰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罰款的,應當折抵相應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