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開庭

勞動法開庭

發布時間: 2020-12-28 13:47:40

⑴ 因公司違反勞動法 拖欠工資。仲裁開庭勞動者需要請律師

勞動仲裁不需要請律師,你需要准備用人單位違法侵犯你的勞動合法權利的證據就可以了;如果對仲裁裁決不服,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就需要請律師。

⑵ 勞動仲裁,求開庭答辯書一份。

勞動仲裁答辯書   

勞動仲裁答辯書格式:   

答辯人:    

答辯人名稱: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職務: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 電話:___    

委託代理人:姓名:_______ 性別:_____ 年齡:___ 工作單位:_______________ 職務: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 電話:___    

申訴人因________________訴我_________一案,現提出答辯意見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 致    

________仲裁委員會   

答辯人:________(蓋章)   

法定代表人:______(簽章)   ____年__月__日   

附:    

1、答辯書副本____份。   

2、其它證明材料___件   

勞動仲裁答辯書範文:    

答辯人:xx 男 xxx 歲 xx 縣xxx 公司職工,住xx縣xxx街 x 號   因xx縣 xx 公司訴勞動糾紛一案,提出如下答辯:    答辯人與申訴人解除勞動合同並不是答辯人的過錯,答辯人與申訴人簽有勞動合同一份,其中對答辯人的職位有確定的約定______銷售經理。

但是申訴人在___個月以後,沒有與答辯人協商的情況下,自主地將答辯人調到其他部門任職,在沒有取得答辯人的同意之前,申訴人的做法是違反了《勞動法》第十七條的規定,申訴人變更勞動合同沒有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而是強迫答辯人去其他部門報到。

這種做法違背了答辯人的意願,在申訴人違約在先的情況下,答辯人是被迫提出辭職的,申訴人提出答辯人違反了《勞動法》第三十條的規定,這是沒有根據的,由於是申訴人有錯在先,答辯人迫於無奈才提出辭職的情況與《勞動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的情況不相符。

因此而造成的損失,不應該由答辯人承擔。在答辯人沒有過錯的情況下是沒有承擔此責任的義務的。    

申訴人稱答辯人在一與其有競爭的關系的公司工作,而給其造成了損失,要求答辯人承擔賠償責任是沒有理由的。首先,答辯人的辭職是由於申訴人的過錯,而且答辯人與申訴人之間並沒有簽訂競業禁止的協議,所以答辯人去哪家公司工作,都與申訴人沒有關系,這是答辯人的自由擇業的權利,其他人不得剝奪。    

申訴人要求仲裁委員會責令答辯人繼續履行合同,這也是沒有根據的,雙方之間簽訂的勞動合同的效力已經終止,答辯人也是按照法定的程序將勞動合同解除的,合同的解除符合法律的規定,因此,答辯人與申訴人之間已經沒有勞動關系了,申訴人自然也就無從再要求答辯人履行勞動合同。

鑒於上述理由,答辯人已無法繼續與申訴人履行勞動合同,希望仲裁庭支持正義,依法駁回申訴人仲裁請求。   

此致    

xxx 仲裁委員會   

答辯人:xxx   

xx 年 x 月x 日    

附:

1、報道通知書一份。

2、辭職報告一份。

(2)勞動法開庭擴展閱讀

製作應訴答辯書應當注意的問題是:

第一,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訴人的勞動爭議仲裁申訴申請書之日起7日內對申訴進行審查,然後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決定受理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7日內向申訴人和被訴人發送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同時將申訴書的副本送達被訴人,並限期要求被申訴人提出答辯書。

第二,被訴人應當在收到申訴書副本之日起15日內提交答辯書和有關證據。

第三,被訴人應當針對申訴書的請求事項、事實和理由提出答辯意見,並同時引用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規定以及有關證據進行反駁,以此說明申訴人的主張沒有合理性或者合法性。

第四,答辯是被訴人的一項權利,即是說,他可以行使,也呆以放棄,這完全由被申訴人自己決定,他人不得干預。在答辯方式上也可以選擇,可以口頭答辯,也可以書面答辯,可以在仲裁准備階段答辯,也可以在仲裁中進行答辯。

答辯人如果是單位的,應當寫明單位的全稱,並由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簽名並加蓋單位公章。

申請勞動仲裁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仲裁申請書》。申請人應當按照規定如實准確填寫《仲裁申請書》,《仲裁申請書》一式三份,其中兩份由申請人本人或其委託代理人提交仲裁委,一份由申請人留存;

(二)身份證明。申請人是勞動者的,提交本人身份證明的原件及復印件:申請人是用人單位的,提交本單位營業執照副本及復印件、本單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委託代理人身份證明、授權委託書等;

(三)能夠證明與被申請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有關材料,如勞動合同(聘用合同或協議)、解除或終止合同通知書、工資單(條)、社會保險繳費證明等材料及復印件;

(四)申請人在申請勞動仲裁時,仲裁委根據立案審查的需要,要求申請人提交能夠證明被訴人身份的有關材料的,申請人應當提交。

如被申請人是用人單位的,應當提交其工商注冊登記相關情況的證明(包括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住所地、經營地等情況);如被申請人是勞動者的,應當提交其本人戶口所在地、現居住地地址、聯系電話等。

⑶ 關於勞動法賠償雙倍工資問題 立案後一般多久開庭

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就應當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超過一個月未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還需要支付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內的雙倍工資。超過一年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訂立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二倍工資適用仲裁時效,及時提起仲裁有利於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申請勞動仲裁,立案時需攜帶仲裁申請書、身份證復印件、相關證據、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或營業執照復印件。《勞動合同法》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經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但是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其實際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第六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並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前款規定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立即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⑷ 勞動仲裁開庭,申請人不可以幫另外個申請人代理!勞動法有這條法規嗎

委託律師吧。

⑸ 仲裁庭審陳述引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時,能直接說《勞動法》嗎

可以簡稱。
但需注意2008年以前適用於《勞動法》
2008年後適用於《勞動合同法》
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

⑹ 單位違反勞動法,員工己向勞動部門提交了仲裁申請書,但在開庭之前單位又改正了

如果單位已經改正,您就沒有必要繼續仲裁程序了,您可以申請撤訴,終止仲裁活動。

⑺ 北京勞動法沒簽合同打官司多長時間開庭流程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十三條 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准,可以延期並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十七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調查,應當自立案之日起60個工作日內完成;對情況復雜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30個工作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條規定:「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第四十七條:「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勞動仲裁是一裁終局,如果在法定期限內未向法院起訴,仲裁就生效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條:「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勞動仲裁起訴到法院後,大多數法院按照簡易程序審理,審理期限3個月,也就是說,從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理完畢。開庭日期大多數在立案後1各月左右。

⑻ 不服勞動仲裁起訴到法院,法院開庭後要多少天才能有結果

法院開庭後,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規定,判決書應當寫明判決結果和作出該判決的理由。判決書內容包括:

(一)案由、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

(二)判決認定的事實和理由、適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決結果和訴訟費用的負擔;

(四)上訴期間和上訴的法院。

判決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8)勞動法開庭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調解原則適用於仲裁和訴訟程序。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規定,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熱點內容
法院輔警面試題 發布:2025-10-12 00:13:48 瀏覽:684
大學經濟法練習 發布:2025-10-11 23:47:58 瀏覽:968
山東畜牧法規 發布:2025-10-11 23:30:56 瀏覽:318
2014二建法規真題及答案 發布:2025-10-11 23:26:54 瀏覽:365
澤庫司法 發布:2025-10-11 23:18:45 瀏覽:798
行政法中的行政包括 發布:2025-10-11 23:12:49 瀏覽:261
法律知識競賽名次 發布:2025-10-11 23:07:04 瀏覽:892
國際經濟法與經濟法的區別 發布:2025-10-11 23:06:59 瀏覽:173
法律效力而不是法律 發布:2025-10-11 22:54:23 瀏覽:549
前30交易日均價經濟法 發布:2025-10-11 22:42:30 瀏覽: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