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2016遺產定義

民事訴訟法2016遺產定義

發布時間: 2020-12-28 15:27:31

『壹』 被告死亡還能做為被告被起訴嗎

一、被告死亡,有遺產,有繼承人的案件需要根據繼承人是否同意參加訴訟分別對待。

(一)繼承人表示參加訴訟的,變更繼承人為被告,繼續審理,已經進行的審理對變更後的被告仍然具有法律約束里,但被告僅以繼承遺產的價值為限承擔賠償責任。

(二)繼承人不同意參加訴訟的,不能簡單地直接將其列為被告,但是判決結果與其有利害關系,應當將其列為第三人,查清遺產,判決以死亡的當事人的遺產承擔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終結訴訟:

(一)原告死亡,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放棄訴訟權利的;

(二)被告死亡,沒有遺產,也沒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的;

(三)離婚案件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四)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以及解除收養關系案件的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依照法律規定被告死亡的案件,還需要同時滿足沒有遺產,也沒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才能依法終止訴訟。

二、被告死亡,有遺產,無繼承人案件的處理。

應當及時通知民政部門或者被告所在集體,參加訴訟,同樣僅以繼承的遺產的價值為限承擔民事責任。

被告死亡案件,需同時滿足三條規定才能依法終結,這個問題已經在上述第一個大問題中進行了闡述,此處不再重復。民事案件主體是公民、法人,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三、被告死亡,沒有遺產,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的案件處理。

被告死亡,沒有遺產,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的案件應當追加應當承擔義務的人為被告,繼續進行審理,由應當承擔義務的人在其應當承擔的義務范圍內承擔民事責任。

(1)民事訴訟法2016遺產定義擴展閱讀: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原告起訴時,必須有明確的被告。債務人死亡案件牽涉到繼承人,受遺贈人、繼承參與人、集體組織等。具體訴訟中適格的被告是誰,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原告起訴時,已經死亡的債務人不能列為被告。債務人死亡後,已喪失民事權利能力,喪失民事主體資格。起訴時,原告將死亡的債務人列為被告的,人民法院應依法通知原告變更適格的主體,原告拒絕變更的,依法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

(二)原告起訴時,遺產未分割的,數個繼承人均應列為被告參加訴訟(放棄繼承的除外)。被繼承人死亡之時起到遺產分割前先對被繼承人的債務進行全部清償,如有剩餘,繼承人才能進行繼承。

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後,遺產分割前,明確表示放棄繼承的,不負擔清償被繼承人所欠的債務,所以不能成為被告。

(三)原告起訴時,如果遺產分割結束,各繼承人對被繼承人債務清償原則按其繼承份額按比例清償,所有參加分割遺產的繼承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四)放棄繼承的繼承人對被繼承人與其共同共有財產析產前,對共同共有財產中被繼承人的遺產實施保管的,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其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五)債務人死亡後,雖有繼承人、受遺贈人,但他們都放棄繼承權、受遺贈權,或者沒有繼承人、受遺贈人。存有遺產的遺產保管人為被告。

(六)在訴訟期間,債務人死亡的,原告應當申請變更被告,如果原告不申請變更,法院應主動行使釋明權,避免當事人的訴累,如果原告不變更,則應駁回起訴,讓原告另行起訴。

『貳』 遺產繼承糾紛訴訟該走什麼程序

向具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去法院起訴立案需要有原告身份證明,起訴狀,並預交訴訟費用。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一條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叄』 兒子能代父親提起遺產訴訟嗎

可以的。抄

依據《中華人襲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

(3)民事訴訟法2016遺產定義擴展閱讀:

遺產訴訟的相關要求規定:

1、人民法院收到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材料,應當出具收據,寫明證據名稱、頁數、份數、原件或者復印件以及收到時間等,並由經辦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2、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

3、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肆』 民事訴訟中被告死亡後如何確定當事人

1.被告死亡的案件,沒有遺產,也沒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時依法終止訴訟。

2.事訴訟過程中,被告死亡的,有遺產,有繼承人的案件需要根據繼承人是否同意參加訴訟分別對待。

(1)繼承人表示參加訴訟的,變更繼承人為被告,繼續審理,已經進行的審理對變更後的被告仍然具有法律約束里,但被告僅以繼承遺產的價值為限承擔賠償責任。

(2)繼承人表示不參加訴訟的,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司法實踐中的做法也不一致。

一般情況下繼承人不同意參加訴訟時,通知其作為被告參加訴訟,查清遺產,判決以死亡的當事人的遺產承擔責任。這樣可以節省司法資源,減輕當事人的訴累。

3.被告死亡,有遺產,無繼承人案件的處理。

在此種情況下,一般應當及時通知民政部門或者被告所在集體,參加訴訟,同樣僅以繼承的遺產的價值為限承擔民事責任。

(4)民事訴訟法2016遺產定義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一)

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法律尊重繼承人的意思表示,就不能簡單的不論其意思表示,而一概通知繼承人作為當事人承擔訴訟,尤其是在繼承人明確表示不同意參加訴訟情況下,不能將不同意參加訴訟的繼承人列為被告,但是,案件的處理與該繼承人有利害關系,故應通知其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終結訴訟:

(一)原告死亡,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放棄訴訟權利的;

(二)被告死亡,沒有遺產,也沒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的;

(三)離婚案件一方當事人死亡的;(四)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以及解除收養關系案件的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五十五條規定,在訴訟中,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裁定中止訴訟。

第四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及時通知繼承人作為當事人承擔訴訟,被繼承人已經進行的訴訟行為對承擔訴訟的繼承人有效。依照本條規定,繼承人不同意參加訴訟時,通知其作為被告承擔訴訟,這與繼承法規定的繼承人有權放棄繼承的法律規定相違背。繼承人清償債務以繼承的遺產價值為限,如果繼承人放棄繼承,沒有繼承遺產,也就不用承擔清償債務的責任。

『伍』 一個關於民事訴訟法的問題

應當可以受理抄。
在沒有遺囑情況下,三個人都有相同的斷承權,即使老三沒有參加訴訟,法院也會依法判決。
如果法院已判有老三的遺產分配或沒有,在老三出示有證明證明其真實的遺囑,而遺囑對遺產的分配與法院的判決相差較大的情況下,法院是應當要受理的。其理由就是遺囑對遺產的分配具有最高的處置權。

『陸』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可以管轄的人民法院包括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

B,主要遺產所在地法院

『柒』 民事訴訟法475條是怎麼規定的

該條抄規定的「遺產范圍」,既不是指遺產數量也不是指遺產本身,而是指被執行人全部遺產的實際價值。根據《繼承法》 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比如被執行人死亡後,其全部遺產價值100萬元,如果繼承人不放棄繼承,繼承人應該在100萬元這個限額內承擔債務。對於超出100萬元的部分,繼承人可以不予承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七十五條: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其遺產繼承人沒有放棄繼承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變更被執行人,由該繼承人在遺產的范圍內償還債務。繼承人放棄繼承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執行被執行人的遺產。

『捌』 遺產繼承訴訟的訴訟流程是怎麼樣的

提交訴訟狀、身份證復印件、死亡證明、財產證明到法院立案庭辦理。回等法院傳票通知就可以。
繼承答都是親屬間的糾紛,建議三思,不能得到財產而失去親情就沒有意義,誰困難多一點,條件好少些,贍養義務多的,多分。
誰也不能靠繼承來生存吧

熱點內容
法院輔警面試題 發布:2025-10-12 00:13:48 瀏覽:684
大學經濟法練習 發布:2025-10-11 23:47:58 瀏覽:968
山東畜牧法規 發布:2025-10-11 23:30:56 瀏覽:318
2014二建法規真題及答案 發布:2025-10-11 23:26:54 瀏覽:365
澤庫司法 發布:2025-10-11 23:18:45 瀏覽:798
行政法中的行政包括 發布:2025-10-11 23:12:49 瀏覽:261
法律知識競賽名次 發布:2025-10-11 23:07:04 瀏覽:892
國際經濟法與經濟法的區別 發布:2025-10-11 23:06:59 瀏覽:173
法律效力而不是法律 發布:2025-10-11 22:54:23 瀏覽:549
前30交易日均價經濟法 發布:2025-10-11 22:42:30 瀏覽: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