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同工不同酬

勞動法同工不同酬

發布時間: 2020-12-28 18:09:40

❶ 新勞動法同工同酬的問題

1.你是否有來簽勞動合同?合自同中是否有約定工作職責和具體工作內容?如果公司未按合同約定變更你的工作職責或工作內容,你有權拒絕。
2.合同是否有約定工資,如果有約定,就必須按約定的執行,不能單方面變更。如果沒有約定清楚(按法應該約定),那也必須按既有的工資,不能降薪。
3.同一公司應同工同酬,如果相同崗位出現不同工資情況,你可以要求公司調整工資至同等水平。
如果以上被公司拒絕,你可以向當地勞動主管部門投訴,或申請勞動仲裁解決!

❷ 勞動法對同工不同酬的不公平待遇有什麼相關解釋

同工同酬,法律是有規定,你來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就其本質講,同工不同酬是身份社會的遺毒,是契約社會的身份印記。

英國著名法學家梅因說過,任何社會的進步都是「從身份到契約」的進步。在身份社會中,身份等級關系是法律權利和義務關系的基礎。身份等級越高,所能分配到的法律權利就越多,反之則越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從本質上要求打破身份和等級觀念,契約和法律是約束人們行為的基本方式,身份不再是權利地位不平等的標准和印記。而同工同酬則是消除身份印記的重要標志,是契約社會的體現。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同工不同酬在中國卻異常普遍。

中國人有著深厚的身份等級觀念,許多人包括執法、司法官員對因身份造成的同工不同酬現象都習以為常。這種思想觀念上的認同感,是消除同工不同酬的一大障礙。而更大的障礙則是法律的缺陷和漏洞,以及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勞動法》雖然規定分配要體現同工同酬,但由於目前對同工不同酬問題沒有法律界限和法律追究,即使發生勞動爭議,勞動仲裁也缺乏明確而具體的處理辦法。對違法者無以制裁,同工不同酬又能給單位帶來直接利益,哪個單位能不趨之若鶩?加之嚴重失衡的勞資關系,維權可能丟飯碗,同工不同酬於是泛濫開來,也就不足為怪了。

❸ 請問同工不同酬是否違法勞動法

同工不同酬是違法的。但在中國當下的現實生活當中,同工同酬是有關各方戮力同心希望實現的理想狀態,因為同工不同酬的現象比比皆是。

拓展資料:

我國《勞動法》明確規定,勞動者享有平等的就業權利、選擇職業的權利和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第46條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按勞分配是指按照勞動者提供的勞動量(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把勞動者的勞動貢獻與所獲得的勞動報酬緊密聯系起來。

同工同酬是指對從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勞動且取得相同成績的勞動者,應當支付同等的勞動報酬。

同工同酬體現了法律的兩層含義:

一是貫徹按勞分配原則,提供同等價值勞動的勞動者應當享受同等的勞動報酬;

二是禁止工資分配中的歧視行為,在相同勞動崗位、勞動條件下,勞動者只要提供的勞動數量和勞動質量相同,就應平等對待,給予同等的勞動報酬,禁止在工資分配中對職工有任何歧視行為,保護職工的平等工資權。

同工不同酬的表現:

一是同一種工作在同一個單位,所獲得的報酬是不一樣的。由於很多私營企業,對各自的工資沒有公開化,那就會出現做同一樣工作,在不同時期進來的人工作差別較大。即使是同時進來的人,由於各自要價不同,也會出現同工不同酬的現象。

二是同一樣的工作,男人和女人的工資不一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性別歧視現象。

三是同性別,同工作,同級別,同一個地點,後到幾個月的員工待遇與先到幾個月的員工工資不同。

此外,同一種工作在不同地區,所定的工資水平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地域造成的差別。

❹ 勞動法中同工同酬里的『酬』都包括什麼待遇

公益性崗位是不屬於新勞動法的同工同酬范圍的,公益性崗位是政策性回安排就業,領取答的工資,准確點應該叫做崗位補貼,另外,同工同酬,是指勞務派遣的勞動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十一條 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❺ 政府機關單位里的聘用人員能不能享受新勞動法的同工同酬

這個很難講。公務員適用公務員法,其餘普遍適用勞動合同法,而機關單位的聘用版人員則普遍適權用的是你們本市政府所下發的文件,也就是說,你的單位需要按照政府的要求對你們進行聘用,你們的工資等各項標准實際是由你們本地政府定的。而不論是勞動與社會保障還是法院或者是人事局都是吃政府財政的,你懂我意思。其實很多單位都是這樣,就這個標准,你願意干就干,不願意干走人,提要求你就是刺頭,法律是法律,現實是現實。

❻ 新的勞動法中的同工同酬是必須執行嗎反之會犯法嗎

勞動法中的同工同酬必須執行。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如果企業沒有執行同工同酬的規定,勞動者可以採取以下的措施要求有關部門對企業進行處罰:

一、與單位協商解決或將意見公會。

二、將情況反映給單位所在地的勞動行政部門。

三、如果你的利益受損可以進行勞動仲裁。

四、如果單位非法用工涉嫌觸犯刑法可以向當地公安局反映。

具體的處罰結果需要依據企業在執行過程中的實際情況來考慮。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六條規定: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單位對於技術和勞動熟練程度相同的勞動者在從事同種工作時,不分性別、年齡、民族、區域等差別,只要提供相同的勞動量,就獲得相同的勞動報酬。同工同酬體現著兩個價值取向:確保貫徹按勞分配這個大原則,即付出了同等的勞動應得到同等的勞動報酬。

(6)勞動法同工不同酬擴展閱讀:

未享受同工同酬的勞動者可以用以下方案追回自己的損失:

方案一,用人單位、用工單位、勞動者三方協商一致,用人單位與用工單位解除《勞務派遣協議》,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按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計付);

方案二,向用工單位或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部門投訴;

方案三,以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第38條之(三)、(四)為由提起勞動仲裁,要求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其支付經濟補償金;

方案四,以用工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第63條的規定,提起勞動仲裁,要求用工單位同工同酬,享受同等福利待遇。

❼ 同工不同酬違反勞動法嗎

1,違反的。
2,取證很難。「同酬」也可分檔次的。

❽ 男女同工不同酬違反勞動法嗎

違法!勞動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對待工人必須同工同酬!無性別要求!

❾ 什麼時候勞動法規定同工同酬的

2009年的《勞動法》第46條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2013年的《勞動合同法》第11條規定: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招待;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熱點內容
天津市法律援助中心李主任 發布:2025-10-11 18:46:13 瀏覽:350
國民法典被稱為什麼 發布:2025-10-11 18:41:47 瀏覽:510
我國行政法也可以規定處罰 發布:2025-10-11 18:41:47 瀏覽:32
經濟法概論形成性考核冊完整版 發布:2025-10-11 17:57:13 瀏覽:671
長沙市芙蓉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11 17:53:23 瀏覽:488
牛裂之刑法 發布:2025-10-11 17:28:44 瀏覽:778
關於合同法的案例視頻 發布:2025-10-11 17:22:08 瀏覽:382
公共法律實體平台建設應明確法律服務機構 發布:2025-10-11 17:21:08 瀏覽:916
等法院判決要多久 發布:2025-10-11 17:18:51 瀏覽:214
萬安縣律師 發布:2025-10-11 17:18:39 瀏覽: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