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資料匯編

刑事訴訟法資料匯編

發布時間: 2020-12-30 07:15:50

A. 求中國民法刑法、教育法(大全——包含所有條例【書】)

我有,但不是一本書樣式

B. 2009年國家司法考試法律法規匯編的目錄

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12.4)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88.4.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3.3.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3.15)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3.14)
附:歷次憲法修正案相關條文對照表
反分裂國家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
規章制定程序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國際貿易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反傾銷行政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反補貼行政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關於審理行政案件適用法律規范問題的座談會紀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案件管轄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撤訴若干問題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國家賠償費用管理辦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理賠償案件程序的暫行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民法院國家賠償確認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幾個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997.3.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1999.12.25)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2001.8.31)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2001.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2002.12.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2005.2.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2006.6.29)
附:歷次刑法修正案相關條文對照表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三百四十二條第四百一十條的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
規定的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文物的規定適用於具有科學價值的
古脊椎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財產刑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搶劫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公用電信設施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吖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森林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互聯網、移動通訊終端、聲訊台製作、復制、出版、販賣、
傳播淫穢電子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走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盜竊油氣、破壞油氣設備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
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礦山生產安全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與盜竊、搶劫、詐騙、搶奪機動車相關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
若干問題的解釋
刑事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刑事
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修改《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四百零五條和第四百零七條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關於取保候審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范圍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再審案件開庭審理程序的具體規定(試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關於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若干意見(試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的若干意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死刑第二審案件開庭審理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統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權有關問題的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復核死刑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
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
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經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製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
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
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

C. 《憲法》《刑法》《刑訴法》一般都考什麼

刑事訴訟法一般比較重點的內容分為七大點:
第一個需要強調的考點就是刑事訴訟主體的問題,刑事訴訟的主體無非就是國家專門機關以及刑事訴訟的參與人。要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刑事訴訟參與人裡面,對於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是一個怎樣的具體規定。關於這個問題,我國《刑事訴訟法》第82條作出了明確規定,(一)「偵查」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在辦理案件過程中,依照法律進行的專門調查工作和有關的強制性措施;(二)「當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三)「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四)「訴訟參與人」是指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五)「訴訟代理人」是指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託代為參加訴訟的人和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託代為參加訴訟的人;(六)「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大家會發現,如果我們想要准確界定刑事訴訟當中的主體,我們就要把《刑事訴訟法》第82條的規定了解清楚。
第二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就是關於證人主體資格和地位問題。我們現在刑事訴訟當中證人出庭難,針對這個問題,如何保護證人的權利,證人在訴訟當中是什麼樣的地位,怎樣對證人進行權利保障和法律規制等,關於證人的一些明確規定都成為我們考試的重點,下面是一些關於證人方面的例題,幫助大家正確理解證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地位。
第三個比較重要的考點就是附帶民事訴訟問題。在附帶民事訴訟當中,到底有哪些主體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同時賠償主體到底有哪些。《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88條規定,附帶民事訴訟的起訴條件是:(一)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條件;(二)有明確的被告人;(三)有請求賠償的具體要求和事實根據;(四)被害人的物質損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造成的;(五)屬於人民法院受理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87條規定,附帶民事訴訟的成年被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如果其親屬自願代為承擔,應當准許。同時我們還要跟大家強調一個問題,就是在附帶民事訴訟過程當中,哪些人是請求權人,對於請求權人,我們《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84條也有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後,可以告知因犯罪行為遭受物質損失的被害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已死亡被害人的近親屬、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同時《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85條強調,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受損失的單位未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這是我跟大家強調的根據《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有關規定,如何確定附帶民事訴訟賠償義務主體和有權提起民事訴訟的請求權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關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當中的一些法律具體規定。第一個就是我們《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95條,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在必要時,可以決定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財產。還有就是第96條的規定,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除人民檢察院提起的以外,可以調解。調解應當在自願合法的基礎上進行。經調解達成協議的,審判人員應當及時製作調解書。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發生法律效力。同時,《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98條也進行了規定,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經人民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應當按自行撤訴處理。這在考題中會有所涉及,要特別提示大家注意。還有就是《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102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不收取訴訟費。
第四個比較重要的考點就是關於法律援助的問題,近年來各地對於法律援助的工作力度逐步加大。所以,我們對於法律援助的考察在去年的考題當中也有所體現。在這里,跟大家共同探討一個比較重要的通知,就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司法部聯合下發的《關於在刑事訴訟活動中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聯合通知》,第5條有一個問題,「人民檢察院應當積極支持法律援助人員開展法律援助工作。在偵查階段,人民檢察院應當告知法律援助人員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依法安排法律援助人員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在審查起訴階段,人民檢察院應當為法律援助人員查閱、摘抄、復制案件的訴訟文書、技術性鑒定材料以及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會見和通信提供便利條件;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應當聽取有關法律援助人員的意見。人民檢察院作出偵查終結、提起公訴、不起訴決定後或者將案件退回補充偵查後,應當在三日內告知法律援助人員。」這條基本規定實際上成為我們法律援助當中律師權利或者法律援助人員權利保障的一個白皮書。
第五個比較重要的考點就是死刑復核程序與死刑案件二審開庭審理的問題。大家知道我們的死刑復核權收歸了最高院,關於死刑復核程序,最高人民法院下發了一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復核死刑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特別強調一下規定的第7條,一案中兩名以上被告人被判處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復核後,認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裁判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對全案裁定不予核准,並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認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裁判認定事實正確,但依法不應當判處死刑的,可以改判並對其他應當判處死刑的被告人作出核准死刑的判決。另外就是關於死刑案件的二審開庭審理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下發了一個《關於死刑第二審案件開庭審理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要跟大家強調的是第14條、15條、16條和18條。第14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全面審理死刑上訴、抗訴案件。但在開庭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圍繞人民檢察院、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提出爭議的問題和人民法院認為需要重點審查的問題進行。第15條規定,在第二審程序中,檢察人員或者辯護人發現證據出現重大變化,可能影響案件定罪量刑的,可以建議延期審理。第16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裁判文書中寫明人民檢察院的意見、被告人的辯解和辯護人的意見,以及是否採納的情況並說明理由。這實際上是強化了死刑案件二審審理過程中判決書的明細程度。第18條規定,在第二審程序中,出席法庭的檢察人員發現法庭審判活動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休庭後由人民檢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糾正意見。這就是說,人民檢察院對審判行使監督權,不能當庭監督,即使發現錯誤,也是在休庭後提出。
第六個比較重要的考點就是關於司法鑒定的問題。司法鑒定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司法部出台了一個新的關於司法鑒定方面的規則,
第七個比較重要的考點就是關於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問題。一直以來,我國對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都特別關注。主要強調的是,檢察院有一個《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其中第8條、第9條和第10條是我們經常考察的重點。第8條規定,審查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把是否已滿十四、十六、十八周歲的臨界年齡,作為重要事實予以查清。對難以判斷犯罪嫌疑人實際年齡,影響案件認定的,應當作出不批准逮捕的決定,需要補充偵查的,同時通知公安機關。第9條規定,審查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注意是否有被脅迫情節,是否存在成年人教唆犯罪、傳授犯罪方法或者利用未成年人實施犯罪的情況。第10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應當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根據該未成年人的特點和案件情況,制定詳細的訊問提綱,採取適宜該未成年人的方式進行,訊問用語應當准確易懂。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告知其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告知其如實供述案件事實的法律規定和意義,核實其是否有自首、立功、檢舉揭發等表現,聽取其有罪的供述或者無罪、罪輕的辯解。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場,告知法定代理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和應當履行的義務。

D. 司考三大本和司法考試指南針法律法規匯編有什麼區別

1、三大本是教材性質的,指南針則是法條性質的
2、關於買書的建議,請參考:
(1)司回法部出的三大本答,藍色封面
(2)法條,最好是一部重點法條和一部完整的法條,重點法條沖刺階段看,推薦指南針法條;
(3)萬國或者眾合的專題講座一套,就是民法幾十講那種。
(4)一套真題,最好是分學科的那種,推薦張能寶5年真題。
用法:
三大本基本不用看,但是如果基礎不好可以把民法、刑法等理論比較復雜的部分看看,其他不用看。主要作用是用來當作一部詞典,當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求助於三大本,因為這個是標准。
法條的話,同樣是為了備查,平時不需要看,重點法條最後看,主要是一些經濟法、商法的題目,基本上就是考法條。
萬國或者眾合的書重點看,看個幾遍一般來說可以高分通過了。真題的話在你對一門學科有了基礎框架的感覺以後開始做,最好做兩遍,第一編全部做,第二遍只做第一遍做錯的和不會的。
望採納!

E. 刑事訴訟中關於期限的匯總

強制措施類型

法定期限
說明
法律依據
傳喚和拘傳犯罪嫌疑人
12小時以內
從執行後的次時起計算
刑訴法第92條
對犯罪嫌疑人、被告取保候審期
12個月以內
從執行後的次日起計算
刑訴法第58條
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監視居住期
6個月以內
從執行後的次日起計算
刑訴法第58條
拘留後,通知被拘留人家屬或其所在單位
24小時以內(有礙偵查或無法通知的情形除外)
從執行後的次時起計算
刑訴法第64條
訊問被拘留人
24小時以內
從執行後的次時起計算
刑訴法第65條及第133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人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
3日以內,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1至4日;對於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延長至30日
從執行後的次日起計算
刑訴法第69條第1款、第2款
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或其所在單位
24小時以內(有礙偵查或無法通知的情形除外)
從執行後的次時起計算
刑訴法第71條第2款
人民法院、檢察院對決定逮捕人,公安機關對於經檢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進行訊問
24小時以內
從執行後的次時起計算
刑訴法第72條
檢查院對其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人,決定逮捕的期限
10日以內,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1至4日
從執行後的次日起計算
刑訴法第134條
對扣押的物品、文件、郵件、電報或凍結的存款、匯款經查明與案件無關,解除扣押、凍結,退還原主或郵電機關的期
3日以內
從查清後的次日起計算
刑訴法第118條
※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

名稱
法定期限
說明
法律依據
逮捕犯罪嫌疑人後的偵查羈押期
不得超過2個月
從執行後的次日起計算
刑訴法第124條
案件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延長對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期
1個月
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
刑訴法第124條
因特殊原因,在較長時間內不宜交付審判的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可延長審理的期限
無具體規定
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
刑訴法第125條
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可以延長的期限
2個月
在刑訴法第124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和決定
刑訴法第126條
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按刑訴法第12條規定延長期限屆滿後仍不能偵查終結的,可以延長期
2個月
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和決定
刑訴法第127條
偵查期間,發現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偵查羈押期限
按刑訴法第124條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
自發現後的次日起計算
刑訴法第128條
犯罪嫌疑人身份、住址不明的
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計算
不得停止對其犯罪行為的偵查取證
刑訴法第128條
※批准逮捕和審查起訴期限

名稱
法定期限
說明
法律依據
檢察院對公安機關提請逮捕作出批准或不批准決定的期限
7日以內
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後的次日起計算
刑訴法第69條第3款
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決定提起公訴的期限
1個月以內
自接到公安機關起訴意見書後的次日起計算
刑訴法第138條
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在一個月內不能作出決定的,可以延長期
15日
重大復雜的案件才可延長
刑訴法第138條
補充偵查的期限
1個月以內
自接到補充偵查通知書後的次日起計算。補充偵察以二次為限
刑訴法第140條第3款
法院開庭時提出補充偵查建議後,檢察院進行補充偵查的期限
1個月以內
自休庭後的次日起計算
刑訴法第166條

一個人因涉嫌犯罪被偵查機關(公安機關、檢察院反貪局)羈押,如果這個人犯罪的事實成立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偵查機關(公安機關、檢察院反貪局)雖然抓了這個人了,但偵查機關(公安機關、檢察院反貪局)對這個犯罪嫌疑人沒有直接處罰權,誰來處罰-法院。法院要依據偵查機關收集的證據,接受檢察院的起訴,法院才能作出相應的處罰。因此說追究刑事責任要經過偵查機關(公安機關、檢察院反貪局)偵查階段、檢察院審查起訴階段、法院的審判階段這三個實體程序。一、偵查機關的偵查階段:偵查機關(公安機關、檢察院反貪局)在這個階段的職責就是收集證據來證明犯罪的成立。期限要求:從犯罪嫌疑人逮捕起算偵查期限2個月。一般案件都可以在這個期限內偵查結束。如果在這個期限內不能完成偵查,根據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在具備延長條件和辦理相關手續後還可以再延長三次期限,第一次可以延長1個月,第二次可以延長2個月,第三次可以延長2個月。偵查機關從一個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開始偵查到偵查階段結束,最長辦案時間是8月零7天。二、檢察院審查起訴階段:偵查機關在收集證據後,要把案件的材料移交檢察院。檢察院在這個階段要審查案件的事實是否清楚,定性是否准確,證據是否充分,是否符合起訴條件。期限要求:一個月,可以延長半個月,一般的案件在一個半月的期限內可以審查完畢。如果檢察院在審查中認為案件存在問題,可以提出補充偵查。補充偵查僅限兩次,每次一個月。每次補充偵查後重新計算期限。檢察院審查起訴最長期限六個半月。 三、法院的審判階段:檢察院認為案件符合起訴條件,要把案件移交法院審判。法院在這個階段的職責就是從事實、定性、證據來判斷檢察院起訴指控的案件是否成立,並根據不同情況作出判決。期限要求: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一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些特殊案件經過批准,可以再延長一個月。一般案件在兩個半月能夠審結。特殊情況: 當事人和辯護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審判人員根據具體情況,認為可能影響案件事實認定的,應當同意該申請,並宣布延期審理,延期審理的時間不得超過一個月,延期審理的時間不計入審限。在這種情況下法院應當在三個半月的審限內審結案件。

在庭審過程中,公訴人發現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延期審理建議的,合議庭應當同意。但是建議延期審理的次數不得超過兩次。在這種情況下法院應當九個半月的期限內審結案件。

如果被告人和檢察院不服一審判決可以在十日內提出上訴和抗訴,二審法院的審理期限要求與一審相同。

特別提示:

犯罪嫌疑人被羈押不會在一兩周就被法院處罰,案件程序不會那麼快,一般案件在四個月到六個月能夠審結;
我們介紹的實體程序只適用一般案件程序,不包括自訴、簡易、死刑復核程序;
家屬對實體程序有所了解,就能夠推斷案件的進展狀態。

F. 《刑法》《刑事訴訟法》這兩本書,可以稱之為法典嗎

哪個也稱不上法典。法典是同一門類的各種法規經過整理,編訂而形成的系統。裡面版包括很多關於同權一個方面的法律。比如刑法典,裡麵包括與刑事有關的所有法律,加在一起叫法典。而刑法和刑事訴訟法都是刑事法律中的某一方面的法律。所以,不能稱為法典。目前我國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法典。

G. 2012年國家司法考試:法律法規匯編的目錄

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12.4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88.4.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3.3.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3.15)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3.14)
附:歷次憲法修正案相關條文對照表
反分裂國家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國努院行政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
規章制定程序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許可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政府信息公開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國際貿易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反傾銷行政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反補貼行政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關於審理行政案件適用法律規范問題的座談會紀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案件管轄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撤訴若干問題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理賠償案件程序的暫行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幾個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反恐怖工作有關問題的決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三百四十二條、第四百一十
條的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文物的規定適用於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
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財產刑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職務犯罪案件認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節若干問題的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對判處管制、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適用禁止令有關問題的規定(試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時間效力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公用電信設施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礦山生產安全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生產、銷售假葯、劣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走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洗錢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刑事訴訟法
民法
商法
經濟法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製度
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
司法帽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H. 司法考試需要准備什麼書籍

需要准備的書籍資料如下:

1、萬國講座系列教材(共六冊)

拓展資料:

國家司法考試全國合格分數線為360分,而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區的合格分數線為320分,西藏自治區的合格分數線放寬為290分。為滿足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地區對法律人才的需要,司法部會同有關部門對民族自治地方、經濟欠發達地區制定了相應的照顧、傾斜政策:放寬報名學歷條件、降低通過分數以及使用少數民族文字試卷等。為方便少數民族考生,自2003年起,國家司法考試試卷除漢文外,增加使用哈薩克文、維吾爾文、朝鮮文、蒙古文等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試卷。

應試人員對考試成績有異議的,可自考試成績公布之日起15日內,向報名地司法行政機關提出分數核查的書面申請。香港、澳門考區應試人員對考試成績有異議的,可向原報名機構提出分數核查的書面申請。居住在台灣地區應試人員對考試成績有異議的,可在台北市辦理分數核查書面申請轉遞事宜。

根據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工作規則》,分數核查范圍包括試卷四和參加試卷一、試卷二、試卷三考試但無考試成績的試卷。考試成績經核查並已書面通知本人的,不再次核查。司法部及其考試機構不直接受理個人核查申請。應試人員逾期申請的,司法行政機關不再受理。

I. 司法考試有哪些額外的參考資料求位內部人士給個資料哇,就像是《刑訴解釋》類似的法律,但不是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1998年6月2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89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1998年9月8日起施行。

一九九八年九月二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法釋〔1998〕23號1998年6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89次會議通過)

為正確理解和適用修正後的刑事訴訟法,現結合人民法院審判工作實際,對執行刑事訴訟法的若干具體問題解釋如下:

一、管轄

第一條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包括:
(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1、侮辱、誹謗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的,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
3、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規定的);
4、侵佔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的)。
(二)人民檢察院沒有提起公訴,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1、故意傷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
2、非法侵入住宅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條規定的);
3、侵犯通信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條規定的);
4、重婚案(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的);
5、遺棄案(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定的);
6、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一節規定的,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7、侵犯知識產權案(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七節規定的,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8、屬於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對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
對上列八項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對於其中證據不足、可由公安機關受理的,或者認為對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應當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已經作出不予追究的書面決定的案件。

第二條犯罪地是指犯罪行為發生地。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的財產犯罪,犯罪地包括犯罪行為發生地和犯罪分子實際取得財產的犯罪結果發生地。

第三條刑事自訴案件的自訴人、被告人一方或者雙方是在港、澳、台居住的中國公民或者其住所地是在港、澳、台的單位的,由犯罪地的基層人民法院審判。
港、澳、台同胞告訴的,應當出示港、澳、台居民身份證、回鄉證或者其他能證明本人身份的證明。

第四條人民檢察院認為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而向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的普通刑事案件,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後,認為不需要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的,可以依法審理,不再交基層人民法院審理。

第五條一人犯數罪、共同犯罪和其他需要並案審理的案件,只要其中一人或者一罪屬於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全案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

第六條單位犯罪的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單位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單位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七條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
前款規定的案件由被告人被抓獲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第八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中國船舶內的犯罪,由犯罪發生後該船舶最初停泊的中國口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九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中國航空器內的犯罪,由犯罪發生後該航空器在中國最初降落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條在國際列車上的犯罪,按照我國與相關國家簽訂的有關管轄協定確定管轄。沒有協定的,由犯罪發生後該列車最初停靠的中國車站所在地或者目的地的鐵路運輸法院管轄。

第十一條中國公民在駐外的中國使領館內的犯罪,由該公民主管單位所在地或者他的原戶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二條中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的犯罪,由該公民離境前的居住地或者原戶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三條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應受處罰的,由該外國人入境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四條發現正在服刑的罪犯在判決宣告前還有其他犯罪沒有受到審判的,由原審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罪犯服刑地或者新發現罪的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更為適宜的,可以由服刑地或者新發現罪的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正在服刑的罪犯在服刑期間又犯罪的,由服刑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正在服刑的罪犯在脫逃期間的犯罪,如果是在犯罪地捕獲並發現的,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是被緝捕押解回監獄後發現的,由罪犯服刑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五條上級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應當向下級人民法院下達改變管轄決定書,並書面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

第十六條基層人民法院對於認為案情重大、復雜或者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第一審刑事案件,請求移送中級人民法院審判,應當經合議庭報請院長決定後,在案件審理期限屆滿十五日以前書面請求移送。中級人民法院應當在接到移送申請十日內作出決定。中級人民法院不同意移送的,應當向該基層人民法院下達不同意移送決定書,由該基層人民法院依法審判;同意移送的,應當向該基層人民法院下達同意移送決定書,並書面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基層人民法院接到上級人民法院同意移送決定書後,應當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和當事人,並將起訴材料退回同級人民檢察院。

第十七條兩個以上同級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管轄。尚未開庭審判的,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移送被告人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審判。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的,應當在審限內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爭議的人民法院分別逐級報請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十八條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因案件涉及本院院長需要迴避等原因,不宜行使管轄權的,可以請求上一級人民法院管轄;上一級人民法院也可以指定與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同級的其他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九條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應當將指定管轄決定書分別送達被指定管轄的人民法院和其他有關的人民法院。
原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在收到上級人民法院指定其他人民法院管轄決定書後,不再行使管轄權。對於公訴案件,應當書面通知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並將全部案卷材料退回,同時書面通知當事人;對於自訴案件,應當將全部案卷材料移送被指定管轄的人民法院,並書面通知當事人。

第二十條現役軍人(含軍內在編職工,下同)和非軍人共同犯罪的,分別由軍事法院和地方人民法院或者其他專門法院管轄;涉及國家軍事秘密的,全案由軍事法院管轄。

第二十一條下列案件由地方人民法院或者軍事法院以外的其他專門法院管轄:
(一)非軍人、隨軍家屬在部隊營區內犯罪的;
(二)軍人在辦理退役手續後犯罪的;
(三)現役軍人入伍前犯罪的(需與服役期內犯罪一並審判的除外);
(四)退役軍人在服役期內犯罪的(犯軍人違反職責罪的除外)。

第二十二條上級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將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指定其他下級人民法院管轄。

二、迴避

第二十三條審判委員會委員、合議庭組成人員及獨任審判員有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所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也有權申請上列人員迴避。

第二十四條審判人員自行迴避的,可以口頭或者書面提出,並說明理由,由院長決定。
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申請審判人員迴避的,可以口頭或者書面提出,由院長決定,並將決定告知申請人。

第二十五條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申請人民法院院長迴避或者院長自行迴避的,應當由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並將決定告知申請人。審判委員會討論院長迴避問題時,由副院長主持,院長不得參加。

第二十六條應當迴避的人員,本人沒有自行迴避,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也沒有申請其迴避的,院長或者審判委員會應當決定其迴避。

第二十七條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規定提出迴避申請的,申請人應當提供證明材料。

第二十八條被決定迴避的人員對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在恢復庭審前申請復議一次;被駁回迴避申請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決定有異議的,可以當庭申請復議一次。

第二十九條不屬於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所列情形的迴避申請,由法庭當庭駁回,並不得申請復議。

第三十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出庭的檢察人員、書記員提出迴避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指派該檢察人員出庭的人民檢察院,由該院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決定。

第三十一條參加過本案偵查、起訴的偵查、檢察人員,如果調至人民法院工作,不得擔任本案的審判人員。
凡在一個審判程序中參與過本案審判工作的合議庭組成人員,不得再參與本案其他程序的審判。

第三十二條上述有關迴避的規定,適用於法庭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其迴避問題由人民法院院長決定。

三、辯護與代理

第三十三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過程中,應當充分保證被告人行使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的辯護權利。但下列人員不得被委託擔任辯護人:
(一)被宣告緩刑和刑罰尚未執行完畢的人;
(二)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三)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的現職人員;
(五)本院的人民陪審員;
(六)與本案審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
(七)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
前款第(四)、(五)、(六)、(七)項規定的人員,如果是被告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由被告人委託擔任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許。

第三十四條律師、人民團體、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公民以及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被委託為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核實其身份證明和辯護委託書。

第三十五條一名被告人委託辯護人不得超過兩人。在共同犯罪的案件中,一名辯護人不得為兩名以上的同案被告人辯護。

第三十六條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為其指定辯護人:
(一)盲、聾、啞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二)開庭審理時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
(三)可能被判處死刑的人。

第三十七條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為其指定辯護人:
(一)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經濟困難標準的;
(二)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庭經濟狀況無法查明的;
(三)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屬經多次勸說仍不願為其承擔辯護律師費用的;
(四)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被告人已委託辯護人的;
(五)具有外國國籍的;
(六)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七)人民法院認為起訴意見和移送的案件證據材料可能影響正確定罪量刑的。

第三十八條被告人堅持自己行使辯護權,拒絕人民法院指定的辯護人為其辯護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並記錄在案;被告人具有本解釋第三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拒絕人民法院指定的辯護人為其辯護,有正當理由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但被告人需另行委託辯護人,或者人民法院應當為其另行指定辯護人。

第三十九條人民法院指定的辯護人,應當是依法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

第四十條人民法院應當為辯護律師查閱、摘抄、復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實的材料提供方便,並保證必要的時間,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實的材料。但審判委員會和合議庭的討論記錄及有關其他案件的線索材料,辯護律師和其他辯護人不得查閱、摘抄、復制。

第四十一條辯護律師可以同在押的被告人會見和通信。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准許,也可以同在押的被告人會見和通信。

第四十二條人民法院受理自訴案件後三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同時應當告知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

第四十三條辯護律師申請向被害人及其近親屬、被害人提供的證人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的,應當准許,並簽發准許調查書。

第四十四條辯護律師向證人或者其他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與本案有關的材料,因證人、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同意,申請人民法院收集、調取,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應當同意。

第四十五條辯護律師直接申請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人民法院認為辯護律師不宜或者不能向證人或者其他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並確有必要的,應當同意。人民法院根據辯護律師的申請收集、調取證據時,申請人可以在場。人民法院根據辯護律師的申請收集、調取的證據,應當及時復制移送申請人。

第四十六條辯護律師根據本解釋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提出的申請,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並說明申請的理由,列出需要調查問題的提綱。

第四十七條當事人委託訴訟代理人應當參照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和本解釋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八條訴訟代理人的責任是根據事實和法律,維護被害人、自訴人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四十九條律師擔任訴訟代理人,可以查閱、摘抄、復制與本案有關的材料,了解案情。其他訴訟代理人經人民法院准許,也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有關材料,了解案情。需要收集、調取與本案有關的材料的,可以參照本解釋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執行。

第五十條訴訟代理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由被代理人簽名或者蓋章的委託書;如果被代理人是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的,訴訟代理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由被代理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

第五十一條人民法院對律師、其他辯護人和訴訟代理人查閱、摘抄、復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實的材料,只收取復制材料所必需的工本費用。

四、證據

第五十二條需要運用證據證明的案件事實包括:
(一)被告人的身份;
(二)被指控的犯罪行為是否存在;
(三)被指控的行為是否為被告人所實施;
(四)被告人有無罪過,行為的動機、目的;
(五)實施行為的時間、地點、手段、後果以及其他情節;
(六)被告人的責任以及與其他同案人的關系;
(七)被告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有無法定或者酌定從重、從輕、減輕處罰以及免除處罰的情節;
(八)其他與定罪量刑有關的事實。

第五十三條收集、調取的書證應當是原件。只有在取得原件確有困難時,才可以是副本或者復製件。
收集、調取的物證應當是原物。只有在原物不便搬運、不易保存或者依法應當返還被害人時,才可以拍攝足以反映原物外形或者內容的照片、錄像。
書證的副本、復製件,物證的照片、錄像,只有經與原件、原物核實無誤或者經鑒定證明真實的,才具有與原件、原物同等的證明力。
製作書證的副本、復製件,拍攝物證的照片、錄像以及對有關證據錄音時,製作人不得少於二人。提供證據的副本、復製件及照片、音像製品應當附有關於製作過程的文字說明及原件、原物存放何處的說明,並由製作人簽名或者蓋章。

第五十四條人民法院依法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調查、核實證據,認為必要時,可以通知檢察人員、辯護人到場。人民法院向有關單位收集、調取的書面證據材料,必須由提供人署名,並加蓋單位印章;人民法院向個人收集、調取的書面證據材料,必須由本人確認無誤後簽名或者蓋章。

第五十五條人民法院對公訴案件依法調查、核實證據時,發現對認定案件事實有重要作用的新的證據材料,應當告知檢察人員和辯護人。必要時,也可以直接提取,復制後移送檢察人員和辯護人。

第五十六條人民法院對有關單位和個人提供的證據,應當出具收據,註明證據的名稱、收到的時間、件數、頁數以及是否原件等,由書記員或者審判員簽名。

第五十七條對於證人能否辨別是非,能否正確表達,必要時可以進行審查或者鑒定。

第五十八條證據必須經過當庭出示、辨認、質證等法庭調查程序查證屬實,否則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對於出庭作證的證人,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等雙方詢問、質證,其證言經過審查確實的,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未出庭證人的證言宣讀後經當庭查證屬實的,可以作為定案的根據。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時,應當依法處理。

第五十九條對鑒定結論有疑問的,人民法院可以指派或者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或者鑒定機構,對案件中的某些專門性問題進行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第六十條人民法院在開庭審理時,對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作出的鑒定結論,經質證後,認為有疑問,不能作為定案根據的,可以另行聘請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其他醫院進行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第六十一條嚴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凡經查證確實屬於採用刑訊逼供或者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六十二條在公開審理案件時,對於公訴人、訴訟參與人提出涉及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證據時,審判長應當制止。如確與本案有關的,應當決定案件轉為不公開審理。

五、強制措施

第六十三條人民法院在審判過程中,根據案件情況,可以對被告人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決定逮捕。合議庭或者獨任審判員認為應當對被告人撤銷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報請院長批准。

第六十四條對經過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根據案件情況有必要拘傳的被告人,可以拘傳。拘傳由司法警察執行,執行人員不得少於二人。拘傳被告人時,應當出示拘傳票。對抗拒拘傳的,可以使用戒具。

第六十五條審判人員對被拘傳的人,應當在拘傳後的十二小時以內訊問完畢,不得以連續拘傳的形式變相關押被拘傳人。

第六十六條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不致發生社會危險的;
(三)應當逮捕但患有嚴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第六十七條人民法院對被告人決定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向其本人宣布,並由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決定書或者監視居住決定書上簽名。

第六十八條被羈押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和律師有權申請取保候審。申請取保候審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接到書面申請後七日內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復。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並且提出了保證人或者能夠交納保證金的,人民法院應當同意,並依法辦理取保候審手續;對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不同意取保候審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並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第六十九條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人民法院決定取保候審時,可以責令其提供一至二名保證人:
(一)無力交納保證金的;
(二)未成年人或者具有其他不宜收取保證金情形的。

第七十條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嚴格審查保證人是否符合法定條件。符合保證人條件的,應當告知他必須履行的義務,並由他出具保證書。

第七十一條人民法院決定對被告人取保候審,根據案件情況,可以責令其交納保證金。保證金僅限於現金。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起訴指控犯罪的性質、情節、被告人的經濟狀況等因素,決定應當收取的保證金數額。保證金應當依照有關規定交由公安機關收取和保管。

第七十二條對同一被告人決定取保候審的,不能同時使用保證人保證與保證金保證。

第七十三條根據案件事實,認為已經構成犯罪的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逃匿的,如果保證人與該被告人串通,協助其逃匿以及明知藏匿地點而拒絕向司法機關提供的,對保證人應當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具有前款規定情形的,如果取保候審的被告人同時也是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保證人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應當以其保證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起的訴訟請求數額為限。

第七十四條被取保候審人違反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規定,被依法沒收保證金後,人民法院仍決定對其取保候審的,取保候審的期限應當連續計算。

第七十五條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已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案件起訴到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對於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應當依法對被告人重新辦理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手續。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期限重新計算。人民法院不得對同一被告人重復採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措施。

第七十六條人民法院決定對被告人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在宣布後立即將取保候審決定書、取保候審執行通知書或者監視居住決定書、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送達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

第七十七條人民法院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存在,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被告人,認為採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措施,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而有逮捕必要的,應即決定依法逮捕。

第七十八條人民法院作出逮捕決定後,應當將逮捕決定書送交公安機關執行。將被告人逮捕後,人民法院應當將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二十四小時內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或者其所在單位;確實無法通知的,應當將原因記錄在卷。

第七十九條對人民法院決定逮捕的被告人,審判人員必須在逮捕後的二十四小時內進行訊問。如果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應當報經院長批准後,變更強制措施或者立即釋放。立即釋放的,應當發給釋放證明。

第八十條對已經逮捕的被告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變更強制措施:
(一)患有嚴重疾病的;
(二)案件不能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審結的;
(三)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第八十一條對已經逮捕的被告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釋放:
(一)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管制或者宣告緩刑以及單獨適用附加刑,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
(二)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期間,被告人被羈押的時間已到第一審人民法院對其判處的刑期期限的;
(三)因進行司法鑒定而尚未審結的案件,法律規定的期限屆滿的。

第八十二條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決定逮捕:
(一)已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被告人,違反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五十七條的規定,不逮捕可能發生社會危險的;
(二)具有本解釋第六十六條第(三)項規定的情形而未予逮捕的被告人,疾病痊癒或者哺乳期已滿的。
決定變更強制措施,予以逮捕的,應當通知負責執行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公安機關。

第八十三條對被羈押的被告人需要變更強制措施或者釋放的,應當將變更強制措施決定書或者釋放通知書送交公安機關執行。

熱點內容
以行政法規分為 發布:2025-10-10 23:03:03 瀏覽:499
唐帥律師 發布:2025-10-10 22:54:18 瀏覽:82
2018輕二經濟法誰 發布:2025-10-10 22:50:38 瀏覽:571
勞動法周末休息 發布:2025-10-10 22:10:51 瀏覽:245
沂南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10 22:10:42 瀏覽:380
名詞解釋管理道德 發布:2025-10-10 22:08:32 瀏覽:95
如何理解民事訴訟法第24條 發布:2025-10-10 22:01:28 瀏覽:172
行政法司考題2016 發布:2025-10-10 21:38:56 瀏覽:739
勞動法讀書筆記800 發布:2025-10-10 21:28:12 瀏覽:903
司法鑒定專家 發布:2025-10-10 21:03:23 瀏覽: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