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75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三條回 原告申請被告答依法履行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等給付義務的理由成立,被告依法負有給付義務而拒絕或者拖延履行義務且無正當理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判決被告在一定期限內履行相應的給付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五十七條人民法院對起訴行政機關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工傷、醫療社會保險金的案件,權利義務關系明確、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原告生活的,可以根據原告的申請,裁定先予執行。
當事人對先予執行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2. 《行政訴訟法》第70條74條75條規定是什麼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 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內部分撤銷,並可以容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一)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職權的;
(五)濫用職權的;
(六)明顯不當的。
第七十四條 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但不撤銷行政行為:
(一)行政行為依法應當撤銷,但撤銷會給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二)行政行為程序輕微違法,但對原告權利不產生實際影響的。
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不需要撤銷或者判決履行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
(一)行政行為違法,但不具有可撤銷內容的;
(二)被告改變原違法行政行為,原告仍要求確認原行政行為違法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判決履行沒有意義的。
第七十五條 行政行為有實施主體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或者沒有依據等重大且明顯違法情形,原告申請確認行政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無效。
3. 新的行政訴訟法里七十條撤銷判決和重新作出判決里的第五款「濫用職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70條,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行政訴訟,適用本法。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解釋:本條是對適用涉外行政訴訟的規定。本條對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在我國領域內進行行政訴訟作了明確規定,即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主權是一個國家的最高權力,審判權是國家主權的有機組成部分。人民法院對涉外行政案件,行使審判權,是根據主權獨立的原則,審理涉外案件的。依照本條規定,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認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關於原告的資格,管轄,審理程序等均適用本法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