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對違規職工的處理

勞動法對違規職工的處理

發布時間: 2020-12-30 10:09:38

『壹』 關於新勞動法對企業員工崗位違規處罰規定

法律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工資,造成經濟損失的除外,即使造成經濟損失,扣款也不超過月工資的20%,1200罰款600已經超過這個額度了,是違法行為,具體如下: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1)勞動法對違規職工的處理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違規扣除工資是可以依法要求補償的,具體如下: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八條 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貳』 新勞動法實施後,企業處理違規違紀職工的一般程序是什麼

最主要復的是企業要制把規章制度完善好,越詳細越好啊,因為國家的這個法律相對來說,對勞動者更有利,國家為了照顧用人單位,故基本會採納企業自已制定,不違反法律的廠規廠紀的.比如約定三天不上班,視作自動勞動合同,這個在以前是不行的,現在勞動局也可以接受了,所以員工違紀,主要是看企業是如何規定的,但是不能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比如扣款不能超過工資的20%,同時要做法自已的功夫,比如勞動合同簽定,工資支付是否符合規定,是不是有給員工參加保險等.

『叄』 勞動法有規定不能罰員工的款么

1、勞動法有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克服勞動者工資的。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3、《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

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

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3)勞動法對違規職工的處理擴展閱讀:

勞動者權利

(1)平等就業的權利。

《勞動法》規定,凡具有勞動能力的公民,都有平等就業的權利,即勞動者擁有勞動就業權。

(2)選擇職業的權利。

《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有權根據自己的意願、自身的素質、能力、志趣和愛好,以及市場信息等選擇適合自己才能、愛好的職業,即勞動者擁有自由選擇職業的權利。

(3)取得勞動薪酬的權利。

《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有權依照勞動合同及國家有關法律取得勞動薪酬。

(4)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

《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有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

(5)享有休息的權利。

我國憲法規定,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

(6)享有社會保險的福利的權利。

(7)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8)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

《勞動法》規定,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時,勞動者享有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即勞動者享有依法向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仲裁委員會和法院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的權利。

(9)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包括:依法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肆』 勞動法對企業對員工的處罰有什麼規定

新勞動法怎樣規定對做錯事的員工罰款。〈勞動合同法〉對做錯事的員工,沒有明確約定處罰條款的,按現行的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對員工進行處罰的,沒有法律依據,不過如果員工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用人單位可以要求賠償的。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伍』 新勞動法對員工曠工怎麼處理

勞動法沒有規定曠工具體處理辦法,只是規定了「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專」的,用人單位可屬以解除勞動合同。曠工是驗證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達到一定天數(按司法實踐一般需要連續曠工3天以上,具體由所在單位依法制定規章制度明確),可以構成「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情形。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陸』 勞動法對員工違反公司規定,工資扣除怎麼規定

如果當時勞動合同有相應的規定那麼就按照合同來進行處罰,否則則根據平常的規章制度進行。

『柒』 勞動法對員工曠工有沒有處理的依據

1、勞動法對員工曠工是沒有處理依據的,如果因曠工造成了用人單位損失的,可以要求專賠償的。屬
2、《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熱點內容
工會立法宗旨 發布:2025-10-10 17:27:34 瀏覽:876
新民法典第五編 發布:2025-10-10 17:15:11 瀏覽:825
禁食野味法規 發布:2025-10-10 17:14:25 瀏覽:40
在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中開展社會 發布:2025-10-10 17:09:04 瀏覽:223
魔法學校三眼貓讀後感 發布:2025-10-10 17:08:59 瀏覽:366
開發區法律服務類型 發布:2025-10-10 17:04:36 瀏覽:232
設立公司監事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10-10 16:59:33 瀏覽:4
大型司法局 發布:2025-10-10 16:58:05 瀏覽:842
2035年成為法治國家 發布:2025-10-10 16:57:12 瀏覽:212
黨紀處分條例實施細則 發布:2025-10-10 16:35:54 瀏覽: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