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試用期規定的賠償

勞動法試用期規定的賠償

發布時間: 2020-12-30 12:25:59

勞動法 試用期間工傷怎麼賠償

按流程先申請工傷認定,賠償金額只有等鑒定等級後才能最終確定。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因此,盡管職工試用期未滿,但職工與該廠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勞動關系便已確立。因此,職工在試用期內所享有的權利義務與試用期滿後享有的權利義務是一致的。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第三十一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作出認定為工傷的決定後發生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期間不停止支付工傷職工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

第三十二條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第三十四條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准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1)勞動法試用期規定的賠償擴展閱讀: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二十一條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第二十二條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

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

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勞動能力鑒定標准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

第二十三條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並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Ⅱ 勞動合同法關於試用期的規定

如果來簽訂三年以上固定自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2)勞動法試用期規定的賠償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

第十八條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

第二十條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Ⅲ 新勞動法關於試用期員工解除勞動合同需要進行賠償嗎

<勞動合同法>中規定
試用期間勞動者提前
解除勞動合同
必須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不需要對用人單位進行賠償,如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未提前3日通知)需對用人單位實際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
更多勞動法咨詢
請登陸(
http://bjfyw.c.lunqun.com
)

Ⅳ 勞動法,公司倒閉沒過試用期,有沒有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44條第4項規定,用人單位宣告破產的,勞動合同終止。
《勞動合同法回》第46條第6項規答定,依照本法第44條第4、5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從上2條可以看出,法律沒有規定「試用期的員工」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
那麼,公司就應該按照《勞動合同法》第47條規定的標准,向包括試用期員工在內的所有員工支付經濟補償。

Ⅳ 勞動法第83條規定試用期約定違法的賠償金是整月工資還是試用期與轉正後工資的差額

如有違規是按轉工資標准支付。
詳細解讀: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與勞動者所約定的試用期如果還沒有實際履行,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予以改正,使之符合規定;如果無效的試用期已經實際履行,則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的月工資為標准,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賠償金與經濟補償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舉例,如法定試用期為三個月,違法約定了六個月的試用期。當這六個月試用期已經實際履行完畢,支付賠償金的期間就是從試用期的第四個月至第六個月的時間。
賠償金是承擔違約責任的一個重要方式,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約定,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給予一定數量貨幣進行賠償。給付賠償金的前提必須是一方違反合同約定,給另一方造成了實際損失。舉例說明:假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為三年,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但該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了一年的試用期,並約定試用期滿後的月工資為每個月3000元。在此情況下,用人單位約定的試用期是違法的,因為超過了六個月的法定上限,如果勞動者已經實際履行了十個月的試用期,則用人單位應當向該勞動者支付四個月工資的賠償金4×3000=12000元。即,已經實際履行的十個月(沒有履行的不計)減去法定最高六個月之差乘以該勞動者試用期滿後的月工資之積等於賠償金額。
特別說明:一、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的期間為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上述例子中,試用期的法定最高時限是六個月,如果勞動者實際只履行了五個月的試用期,沒有超過法定上限,則用人單位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但須改正違法行為,將試用期的約定限定在法定的最高時限內。二、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的期間不包括勞動者尚未履行的期間。上述例子中,違法約定的試用期為一年,實際履行十個月,還有兩個月未履行,用人單位就無須支付未履行的二個月試用期的賠償金。三、支付賠償金不能代替正常的勞動報酬。如果勞動者實際履行的試用期超過了法定最高時限,用人單位除了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外,還要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合同約定的試用期滿後的月工資。實際上等同於在勞動者已經實際履行的超過法定上限的期間內,用人單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

Ⅵ 新勞動法試用期的賠償

勞動法規定,不能在未取得員工同意的前提下,
擅自把員工派往遠離其生活基礎的版地方工作,

如員工沒有過權錯的情況下,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解除
勞動合同,你有在該公司工作的事實,如試用期滿,
還不與你簽定勞動合同(一般為固定期限合同)的話,
就視為與你簽定了無固定期限合同(可以理解為長期
有效的合同,一直到退休),所以不怕.

員工有過錯的情況下,公司想解聘員工,
要按照流程:
1要書面通知你進入解聘考核流程,簽字後生效,3個月考核期;
2要考核,一般都是你考核不合格,這由公司說了算,你沒辦法;
3要通知你參加換崗,如同意就要培訓,如不同意就讓你簽一個
自願解聘的文件,你就得不到任何賠償了,所以不要簽;
4如果公司解聘你的話,要賠償你工作年限每年1個月的工資,
你不滿1年,就得不到賠償,但是可以協商報銷部分費用.

工資待遇的問題,試用期期間的工資一般按臨時工對待,
一般為正式工資的80%左右,
臨時工的工資不得低於正式員工的最低工資,
而且不得低於全體員工的平均工資.
而且公司要而且必須要為你繳納這三個月的三金(公司繳納的部分).

Ⅶ 勞動法辭退賠償2020年試用期

試用期勞動法也沒有規定可以賠償。

Ⅷ 勞動法試用期規定

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勞動合同>3個月,無試用期。

1年>勞動合同>=3個月,試用期最多不得超過1個月;

3年>勞動合同>=1年,試用期最多不得超過2個月;

勞動合同>=3年,試用期最多不得超過6個月。

(8)勞動法試用期規定的賠償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條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一條在試用期中,除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在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說明理由。

熱點內容
工會立法宗旨 發布:2025-10-10 17:27:34 瀏覽:876
新民法典第五編 發布:2025-10-10 17:15:11 瀏覽:825
禁食野味法規 發布:2025-10-10 17:14:25 瀏覽:40
在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中開展社會 發布:2025-10-10 17:09:04 瀏覽:223
魔法學校三眼貓讀後感 發布:2025-10-10 17:08:59 瀏覽:366
開發區法律服務類型 發布:2025-10-10 17:04:36 瀏覽:232
設立公司監事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10-10 16:59:33 瀏覽:4
大型司法局 發布:2025-10-10 16:58:05 瀏覽:842
2035年成為法治國家 發布:2025-10-10 16:57:12 瀏覽:212
黨紀處分條例實施細則 發布:2025-10-10 16:35:54 瀏覽: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