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法學家

刑事訴訟法法學家

發布時間: 2020-12-30 20:10:15

法學主要學什麼課程

主要課程

法理學、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制史、邏輯學、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版法總權論、民法分論、商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刑法總論、刑法分論、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法律英語、公文寫作與處理。

實踐課程

法律咨詢、社會調查、專題辯論、模擬審判、疑案辯論。

(1)刑事訴訟法法學家擴展閱讀

相近專業——法律史

法律史專業,屬於法學二級學科,也屬於法學領域內的一個重要學科。該學科已經經歷了近50年曲折艱辛的發展歷程。1948年,著名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出任中原大學首任校長,這是學校歷史上「法」與「史」相關聯的最早例證。1955年,法律史教學群體正式形成,該學科的學術發展史翻開第一頁。

主要課程

法學理論、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含:勞動法學、社會保障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含: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軍事法學。

㈡ 法學和政法學有什麼不同

一、對學生的培養目標不一樣:法學主要培養學生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掌握法學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術,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政法學專門培養從事專政工作的國家幹部,主要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放在首位,注重培養學生的法學思維方式和法律事務處理能力。

二、學生學習內容和需要掌握的知識不完全一樣:法學學習課程有法理學、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制史、邏輯學、憲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法律英語、公文寫作與處理等;政法學學習課程有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刑法學、中國法制史、公司法、金融法學、財稅法學、證據科學、法律文書、論辯技巧、律師公證與實務等。

三、就業方向不一樣:法學學生主要就業方向是公檢法單位人員、律師、法律顧問、證券業從業人員、司法鑒定從業人員等;政法學學生主要就業方向是檢察機關、審判機關、黨政機關、公安機關、司法行政部門、行政管理、新聞媒體、文化宣傳、出版發行和教育科研等部門,或從事法制新聞、宣傳和管理等工作等。

四、院校數量差距較大:截止到2014年,中國共擁有8所政法類院校,這些政法院校的國家司法考試通過率均在排在全國前列;開設法學的院校就多的多了,比如僅上海就有華東政法大學、上海政法學院、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14所院校。

(2)刑事訴訟法法學家擴展閱讀

一、法學專業,曾一度被人們公認為是捧著「鐵飯碗」的好專業,但是隨著公檢法單位人員的飽和、法學畢業生人數暴增等,法學就業的寒冰期已到來。法學,真的就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專業好就業難的專業嗎?我國正處於由行政體制社會向市場經濟社會的轉型時期,法學專業正經歷著陣痛與新生,法學還是有那麼一系列的就業熱門方向,正在升溫回暖。

二、「五院四系」,是新中國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學的法學院(原法律系)的簡稱,中國高等法學教育界曾有這一種說法:只有從「五院四系」走出來的人,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法律科班生。這9所高校的法律科學在中國法學教育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今中國司法機關80%的骨幹人員均有五院四系的培養背景。

㈢ 陳衛東的個人作品

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專著《自訴案件審判程序》《司法文書寫作教程》《中國刑事訴訟法》《檢察監督職能論》《刑事普通程序》《刑事特別程序的實踐與探討》《刑事二審程序論》《審判監督程序論》等8部,主編、參編各類教材、著作《刑事訴訟法學》《中國律師學》《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民事、行政、刑事訴訟》《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調研報告》《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對策研究》等50餘部。
1.《刑事訴訟法學》(2003年全國司法考試指定教材),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美國刑事法院訴訟程序》(譯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3.《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調研報告》,中國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4.《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5.《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調研報告》,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6.《審判監督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中國律師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8.《腐敗控制論》,中國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9.《刑事訴訟法學》(全國律考統編教材),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0.《刑事訴訟法及配套規定》,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11.《中國律師制度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2.《中國刑事訴訟法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13.《中國刑事訴訟法學》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7年版
14.《刑事二審程序論》,中國方正出版社1997年版
15.《司法文書寫作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16.《新刑事訴訟法通論》,法律出版社1996年4月版 1、《論刑事強制措施的立法完善》,《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
2、《論立案管轄的立法完善》,《政法論壇》1996年第2期
3、《論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作用》,《法學家》1996年第5期
4、《論不起訴制度》,《中國法學》1997年第1期
5、《論涉台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
6、《我國刑事訴訟中法官司法調查權的變化》,《法學評論》1998年第2期;
7、《正當程序的簡易化與簡易程序的正當化》,載於《法學研究》1998年第2期
8、《關於死刑復核程序的現狀及存廢的思考》,《中國法學》1998年第5期
9、《偵檢一體化模式研究》,載於《法學研究》1999年第1期
10、《實然與應然——偵檢權是否屬於司法權的思考》,載於《法學》1999年第6期
11、《被告人訴訟權利與程序救濟論綱》,載於《中外法學》1999年第第3期
12、《刑事申訴制度改革研究》,載於《法學家》1999年第4期
13、《中國刑事審判制度的發展與完善》,《中國律師》2000年第2期
14、《21世紀中國刑事訴訟法學前瞻》,載於《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15、《刑事訴訟中的司法資源配置》,載於《中國法學》2000年第1期
16、《刑事再審一審終審制之改造》,《法學家》2000年第4期
17、《我國公訴方式的結構性缺陷及其矯正》,《法學研究》2000年第4期
18、《誰有權力逮捕你》(上、下),《中國律師》2000年第9、10期
19、《論偵查權的司法控制》,載於《政法論壇》2000年第6期
20、《法院主動提起審判監督程序之研究》,《中國刑事法雜志》2001年第5期
21、《刑事二審全面審查原則質疑》,載於《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
22、《關於完善我國刑事證明標准體系的若干思考》,《法律科學》2001年3期
23、《控辯式庭審方式的制度保障》,《刑事法判解》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2月
24、《中國共產黨與新中國刑事司法制度的創立、發展及其完善》,《法學家》2001年第3期
25、《公訴的價值沖突與衡平論略》,《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26、《論檢偵一體化改革與刑事審前程序之重構》,《刑事法評論》第8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
27、《司法公正根植於法官的職業道德》,《南通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28.《公正與效率——刑事審判的兩個目標》,《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5期
29.《司法公正與律師辯護》,《檢察日報》2001年12月21日
30.《如何保障法官的真正獨立》,《訴訟法學研究》2001年12月
31.《刑事庭審查程序改革研究》,《訴訟法學研究》2002年2月
32.《以法官獨立為核心推動我國法官制度的現代化》,《人民司法》2002年2期
33.《司法改革十年檢討》,《人民檢察》2002年3期
34.《聯合國准則與警察保障人權》,《山東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2期
35.《我國檢察權的反思與重構》,《法學研究》2002年2期
36.《司法官遴選制度探微》,《法學論壇》2002年3期
37.《論遏制刑訊逼供的程序保障(一)》,《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3期
38.《從建立有罪答辯制度到引入辯訴交易——論美國辯訴交易制度對我國的借鑒意義》,《政治與法律》2002年第6期
39.《集中審理原則與合議庭功能的強化》,《中國法學》2003年第1期
40.《英國保釋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借鑒意義》,《人民檢察》2003年第3期

㈣ 王新清的主要學術成就

(1)《論對法庭秩序的刑法保護》,《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
(2)《論港澳特別行政區與內地刑事管轄權的沖突與協調》,《法學家》2000年第6期。
(3)《特別行政區刑事管轄權論略》,《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4)《刑事訴訟中的合意問題——以公訴案件為視角》,《法學家》2003年第3期。
(5)《進步中的缺陷——新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辯護制度評析》,載《湘江法律評論》第二卷(1998年5月)。
(6)《對妨害民事訴訟行為刑事制裁之探討》,載《刑事法專論》(1998年1月)。
(7)《香港、澳門與內地的刑事司法協助》,載《刑事訴訟法新解》〉(2000年11月)。
(8)《特別行政區刑事管轄權及其與內地刑事管轄權的沖突與協調》,載《區際刑事司法協助研究》,何超明、趙秉志主編,澳門特別行政區檢察院、澳門檢察律政學會2002年9月出版。
(9)《證明責任與舉證責任辨析》,《證據學論壇》第6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年5月版(與顧紅華合著)。
(10)《刑事管轄權的國際轉移》,載《現代刑事法治問題探索》,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1)教育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刑事訴訟法》(為第一作者、統稿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版。
(2)高等學校法學教材《律師學》,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版。
(3)高等學校文科教材《證據學》,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4)教育部「九、五」重點教材《中國刑事訴訟法教程》,參編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5)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刑事訴訟法》,參編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6)《以案說法—刑事訴訟法篇》,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7)《刑事訴訟法》(遠程教育教材),編著(第一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9月版。
(8)《中國律師制度原理》,參加撰寫11萬4千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5月版。(9)《海峽兩岸交往中的訴訟法律與實務》,參加撰寫2萬6千字。中國工人出版社1997年6月版。
(10)《現代中國法入門》(朝文出版),參加撰寫7萬字,韓國 傅英社1995年9月出版。
(11)《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發展報告》,參編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4月版。
(12)《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發展報告》,參編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版。
(13)《香港法律制度》,參編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7年1月版。
(14)《司法制度》,載《中國的政治》(日文版)曾憲義、小口彥太主編,早稻田大學出版部2002年6月出版。3萬字。(15)《中國刑事訴訟法的理論與實踐》(日文版),日本東京成文堂2003年6月印刷發行,本人是第二作者。 (1)參加程榮斌教授主持的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海峽兩岸交往中的訴訟法律與實務」的研究,是該項目的重要的研究人員。
(2)參加程榮斌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律師制度」的研究,是該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 1995年被寶鋼集團授予「寶鋼教育獎」;
1997年被評為中國人民大學優秀教師,
1997年獲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獎,並榮獲北京市教育工會1996-1997年師德標兵稱號。
1998年被授予北京市「愛國立功標兵」榮譽稱號;
在2000年中國人民大學「十大教學標兵」評比中,他榮獲第一名;
2001年被中共北京市委授予「優秀黨務工作者」光榮稱號。
王新清同志擔任新華社法律顧問等多個社會職務。

熱點內容
陳明泉州法院 發布:2025-10-10 10:43:19 瀏覽:584
公司開會規章制度範本 發布:2025-10-10 10:43:16 瀏覽:368
勞動法2017員工福利 發布:2025-10-10 10:33:24 瀏覽:894
豐縣著名律師 發布:2025-10-10 10:20:54 瀏覽:753
經濟法主體東奧 發布:2025-10-10 10:15:10 瀏覽:89
公益訴訟制度與經濟法 發布:2025-10-10 10:10:03 瀏覽:646
從事行政法研究 發布:2025-10-10 10:08:04 瀏覽:995
法院離岸挺 發布:2025-10-10 10:03:40 瀏覽:48
人制走向法治 發布:2025-10-10 09:57:44 瀏覽:249
金融法律知識試題 發布:2025-10-10 09:48:32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