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關於出國勞務
Ⅰ 我想問一下出國務工有關法律,勞動法,對務工人員是否有保護作用。
勞動者受到全來世界法源律的保護,在哪兒勞動或者勞動合同歸屬哪兒管理,就受哪兒的勞動法律保護,最差也受到原屬國的保護,即:如果你是中國人,出國務工,如果當地勞動法保護不到你,你也受到中國勞動法的保護,因為你是中國公民;各國的統治者知道,勞動者是社會財富的唯一驅動因素;
區別在於,有的發展中國家對僱主的利益保護大於勞動者,因為要鼓勵創業,解決就業問題,必須先有老闆,然後才有雇員,保護雇員的利益大於僱主的話,這個社會缺乏創業動力,那就業就是個問題。
有的發達國家對勞動者的利益保護大於僱主,在雇員與僱主的糾紛中,傾向要僱主讓利給雇員,不過,也有實際操作中的具體區別,不能一概而論。
總之,勞動者的基本權益,在世界各國都有明文的法律保護。
Ⅱ 如果出國務工,合同是一年半,如果合同期限未滿,提前回國,是按合同還是按勞動法
您好,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執行
Ⅲ 出國勞務合同受中國勞動法保護嗎
勞務合同是不抄受勞動合同法襲保護的。
《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
一、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二、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Ⅳ 勞動法海外務工人員薪酬標准
1,勞動法來僅適用於中源國大陸企業以及在大陸注冊經營的企業,同時勞動法也沒有規定薪酬標准。
2,海外的話是按該國家平均工資計算,每個國家都不一樣的。
3,現在在海外做對外漢語教師是份不錯的工作,收入也是很樂觀的。
Ⅳ 出國務工簽擔保合同符合勞動法嗎
出國勞務人員不要與不法中介或個人簽訂合同。合同是出國勞務人員與外派勞務公司、與僱主之間構成民事法律關系的重要依據,出國勞務人員要妥善保管好合同文本。一旦發生糾紛,它將是出國勞務人員維護合法權益的重要法律依據。
市商務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市民出國務工時,要分別與對外勞務合作企業和外方僱主簽訂合同。與對外勞務合作企業簽訂的合同叫做《服務合同》,與外方僱主簽訂的合同叫做《僱傭合同》。另外,《僱傭合同》的內容要和對外勞務合作企業與外方僱主簽訂的《勞務合作合同》的內容基本一致。
《勞務合作合同》應當包括以下事項:
1.勞務人員的工作內容、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2.合同期限。
3.勞務人員的勞動報酬及其支付方式。
4.勞務人員社會保險費的繳納。
5.勞務人員的勞動條件、勞動保護、職業培訓和職業危害防護。
6.勞務人員的福利待遇和生活條件。
7.勞務人員在國外居留、工作許可等手續的辦理。
8.勞務人員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購買。
9.因國外僱主原因解除與勞務人員的合同對勞務人員的經濟補償。
10.發生突發事件對勞務人員的協助、救助。
11.違約責任。
Ⅵ 中國關於出國勞務派遣的勞動法
《中華人民共和來國勞動合同法》
自第五十八條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