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中的家庭暴力
1. 因家暴問題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證據只有派出所的調解書。法院沒有判離,判決生效日期是2014年11月
新理由,沒有新情況;
再等六個月讓後再次起訴。
依據這一規定: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後的離婚案件,除非有新理由,如果原告在六個月後再次要求離婚、遺棄家庭成員的、新情況,法院不予受理,法院一般會以夫妻雙方感情確以破例為由判決雙方離婚、判決不予離婚或調解和好之後又出現了新的情況,必須在六個月以後才可以再起訴。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的,對於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這里的新情況是在原告撤訴,那法院判決離婚的可能性就非常的大,因為根據審判實踐《民事訴訟法》124條第二款第7項規定,這些情況足以認定夫妻之間的感情徹底破例且且無和好的可能;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
回復:
雙方未緩合(比如你搬出分居),六個月後立即再次起訴,需要具體幫助,建議帶材料找律師具體溝通分析,通常應該判決離婚了如果第一次判決不離後。咨詢完畢請及時採納結束咨詢。
上述分析供參考
回復: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俗話說沒有離不掉的魂。根據上述規定...
回復:
過半年,繼續起訴離婚。法院離婚案一般都是先要調解一次的,調解不成,再判決離婚。
回復:
如果是訴訟離婚,一方可以單方面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或者在被告非戶口所在地但常居住超過一年以上的所在地法院起訴,。若無大的爭議,則適用簡易程序,一般在3個月左右審完,若案件較復雜,則轉為普通程序,則是6個月左右審完。 《婚姻法》第3...
回復:
可以半年後再向法院訴訟離婚
回復:
按法律規定,判決不準離婚的判決書生效六個月後,當事人可以再次起訴離婚。另外,《婚姻法》規定,雙方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法院調解無效後應判決准予離婚。
回復:
如果第一次判決不離後,雙方未緩合(比如你搬出分居),六個月後立即再次起訴,通常應該判決離婚了。 上述分析供參考,需要具體幫助,建議帶材料找律師具體溝通分析。咨詢完畢請及時採納結束咨詢。
回復:
《民事訴訟法》124條第二款第7項規定: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後的離婚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法院不予受理。 依據這一規定,必須在六個月以後才可以再起訴,除非有新理由、新情況。這里的新情況是在原告撤訴、判決...
回復:
單純以感情不和提出離婚,人民法院基本不會在第一次起訴的時候就判決 准許雙方離婚 因為古語有雲「寧拆10座廟 不破一門婚」。法律的淵源來源於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社會道德 所以 面對離婚訴訟 盡量調解是司法原則 法律會給與以感情不和為由提出離婚的...
回復:
你們分居多久了?是否有孩子了?
回復:
所謂的六個月的期限是對第一次被判決不準離婚的案件,原告方再次起訴的時間上的限制,是第一次判決以後,6個月內原告不能再次提起離婚訴訟 至於你提到的6個月不知道是什麼期限,如果你說的是你第二次又提出了訴訟請求以後又經過了6個月?法律規...
2. 如果家暴沒證據,沒驗傷證明,沒報警,可以起訴家暴嗎
如果當事人想採取訴訟的方式解決家庭暴力問題,那麼就必須為自己的主張內提供相關證據,否則容法院無法受理。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同時,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另外,根據《婚姻法》第四十三條規定,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3. 老公失蹤,該如何起訴離婚
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起訴離婚的法院管轄問題 。根據《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另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起訴後,仍找不到另一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公告送達起訴書。對方不應訴,法院據此可以缺席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另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夫妻雙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被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2007年修正):第84條「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第130條「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二、關於一方下落不明滿兩年,另一方是否可以直接起訴離婚問題 :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一般公民夫婦間一方沒有音訊另一方申請離婚的處理問題的批復》規定:「從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與家庭斷絕通訊關系已滿兩年的,經人民法院查證屬實,可判決離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認定夫妻之間感情確已破裂的若干具體意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准予離婚:、一方下落不明滿二年,對方起訴離婚,經公告查找確無下落的。」
4. 家暴起訴離婚多少時間開庭
法院受理原告起訴後抄會在7天內決定是否立案繳費,並按法律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將起訴狀副本送達給對方,開庭之前法院會下達傳票,通知雙方開庭時間和地點。雖然法律對起訴離婚到開庭要多久沒有具體規定,但法律對審理期限是有明確的規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49條的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另外,如果案情簡單,《民事訴訟法》第161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簡易程序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5. 民事訴訟法中的家庭暴力的訴訟時效怎麼算
在舉證期限屆滿後進行舉證的《證據規定》第三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但對於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屆滿後的開庭審理中增加、變更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是否一律不予審理卻未作規定。對此,筆者認為,不能作「一刀切」的不予審理,而應分別情況予以處理:1、一方當事人增加或者變更訴訟請求,對方當事人同意繼續審理或者合並審理的,人民法院可以繼續審理或者合並審理。涉及對方當事人須提供新的證據的,可以由雙方當事人協商舉證期限並經人民法院認可或者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2、一方當事人減少原有的訴訟請求而未損害另一方當事人民事權利的,人民法院可以繼續審理。3、一方當事人對於給付違約金、賠償金、利息等提供了新的計算依據,從而使訴訟請求增加的,應認為此類的訴訟請求依附於原有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可以繼續審理。4、對於一方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以外的新的獨立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不予審理,同時可以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對於被告在舉證期限後提出的反訴請求,人民法院不予審理,同時可以告知當事人另行處理。舉證時限與證據失權《證據規定》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和第三十四條對舉證時限作了相關規定。對普通程序不少於三十日的舉證時限。由於受傳統訴訟觀念的影響,在《證據規定》開始實施時可能會出現較多的逾期舉證現象,為此法院應加強庭前證據交換工作,確定證據交換之日為舉證時限屆滿,如一方當事人對對方提供的證據有異議,要求提供新證據,應在交換之時由審判人員確定合理的舉證期限。當事人對舉證時限有一定程度的處分權。在當事人同意放棄或縮短舉證時限的情況下,合議庭(或獨任審判員)可對案件提前審理。在審判實踐中,既要強調原告在法定期限內的舉證責任,也要重視被告在法定期間內的答辯義務,杜絕被告搞證據突襲,否則應允許原告依法對其所提供的證據採取補證措施,以防止裁判的明顯不公正。但是在民事訴訟中,由於未實行強制答辯制度,對被告在答辯期內未答辯並未規定相應的法律後果。當事人不答辯,庭前不能固定爭議焦點,原告只能單方面地憑自己對案件本身及運用法律的理解進行舉證,難免有舉證不夠全面的地方。在出現新的爭議焦點情況下,原告向法庭申請另行補充相應證據,法官應當指定原告在休庭後若干天完成舉證。由於被告的答辯可以在庭前隨時提出甚至在開庭時才答辯,為了平衡雙方的訴訟權利,應當允許原告在被告答辯後針對新爭議焦點有補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