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淵源

行政訴訟法淵源

發布時間: 2020-12-31 10:06:54

Ⅰ 教育領域行政訴訟的特點是什麼

教育領域的行政訴訟與其他領域的行政訴訟是一樣的,沒有特殊的規定,內無論是教師個人容還是學校法人,都與其他公民和法人一樣。

主要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最高法院解釋》),以及有權機關對涉及行政訴訟問題所作的其他解釋。這些正式有效的法律解釋同樣是廣義行政訴訟法的淵源。

(1)行政訴訟法淵源擴展閱讀:

行政訴訟有:

①越權訴訟。公民和社會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行為損害其權利和利益時,提起行政訴訟。行政法院有權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

②損害賠償訴訟,又稱完全管轄范圍內訴訟。行政法院有權判決行政機關對受到損害的公民和社會組織給予賠償。法國的行政法院在判決時所依據的主要是判例。仿效法國行政訴訟模式的國家還有德國、義大利、奧地利、比利時、西班牙、土耳其、希臘、埃及等。

Ⅱ 行政訴訟的淵源

從學理上說,行政訴訟法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狹義上的行政訴訟法也稱形式意義上的行政訴訟法,特指由國家立法機關依據立法程序所制定的具有專門、完整法律形式的行政訴訟法典,通常被稱為「民告官」。廣義的行政訴訟法也稱實質意義的行政訴訟法,是指凡是在內容上屬於規定行政訴訟問題的法律規范,無論其形式如何均屬於行政訴訟法的范圍。
中國廣義上的行政訴訟法的淵源主要有以下幾種:
(1)憲法中有關行政訴訟的規定
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是進行行政訴訟立法和司法時起指導作用的法律規范。憲法的規定尤其是關於公民基本權利和自由、關於人民法院審判制度及訴訟活動原則的規定等都對行政訴訟法具有指導和規范意義。是廣義行政訴訟法的重要淵源。
(2)行政訴訟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比較完整、集中地對行政訴訟的各項具體制度作了規定,是廣義行政訴訟法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淵源。
(3)《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中的有關規定
《人民法院組織法》中關於審判組織,審判程序的規定;《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中關於審判監督的有關規定都是廣義行政訴訟法的淵源。
(4)單行法律、法規
有些單行的法律、法規也規定了某一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具有可訴性及有關起訴期限等問題,這些規定也是廣義行政訴訟法的淵源。
(5)正式有效的法律解釋
主要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最高法院解釋》),以及有權機關對涉及行政訴訟問題所作的其他解釋。這些正式有效的法律解釋同樣是廣義行政訴訟法的淵源。
(6)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
《最高法院解釋》第97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 訴訟法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但是,適用民事訴訟法律規范只有在《行政訴訟法》和《最高法院解釋》對某一問題未作規定,而民事訴訟法律規范又不與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沖突時,民事訴訟法律規范才能作為廣義行政訴訟法的淵源。
(7)國際條約
中國法院在審理涉外行政訴訟案件時,還要適用一些中國締結參加或認可的涉及行政訴訟問題的國際條約。《行政訴訟法》第7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同本法有不同規定的,適用該國際條約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國際條約也是廣義行政訴訟法的淵源。

Ⅲ 簡述我國國家賠償法的淵源

(一)憲法

憲法是規定國家制度的根本大法,也是國家賠償法的主要淵源。我國早在1954年憲法就明確了國家賠償責任,根據第97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任何違法失職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有向各級國家機關提出書面控告或者口頭控告的權利。

由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1982年憲法第四十一條第三款規定,「由於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定取得賠償的權利」。1982年憲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成為我國隨後制定《國家賠償法》的重要依據。

(二)國家賠償法典

我國《國家賠償法》是我國國家賠償法的主要淵源,對我國國家賠償制度作出了系統而完整的規定。1995年施行,2010年修訂。



(三)其他法律、法規、規章

這里所說的其他法律主要是指《民法通則》和《行政訴訟法》。我國《國家賠償法》實施前,《民法通則》一直是調整國家賠償活動的主要法律規范,其中第121條規定:「國家機關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國家賠償法》實施以後,民法依然是國家賠償法的重要淵源,但在司法實踐中有遭冷凍之嫌。我國《行政訴訟法》第九章明確規定了國家對具體行政行為造成損害的賠償責任,同時規定了賠償程序。

我國很多法規、規章作出了有關國家賠償的規定,這些法規成為國家賠償法的淵源之一。比如說國務院制定的《國家賠償費用管理辦法》、公安部制定的《關於公安機關貫徹實施國家賠償法有關問題的通知》、司法部制定的《司法行政機關行政賠償、刑事賠償辦法》等。

(四)法律解釋、批復等規范性文件

法律解釋是指有權機關就法律規范在具體適用過程中,為進一步明確界限,以及如何具體運用所作的解釋,包括立法解釋、司法解釋、行政解釋和司法解釋。這里的批復主要是指司法機關就具體案件問題所作的批復。

Ⅳ 行政訴訟法的淵源主要有哪幾種

我國廣義即實質意義的行政訴訟法的淵源主要有:
1.憲法中有關行政訴訟的專法律規范屬。
2.行政訴訟法典。
3.《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4.民事訴訟法典。
5.單行法律、法規
6.國際條約。
7.法律解釋。

Ⅳ 仲裁和民事訴訟的區別

仲裁和訴訟的本質來目的自是相同的,都是解決當事人糾紛的方式,但是卻有著諸多區別,主要的區別有以下:1、仲裁與訴訟的本質不同。訴訟是國家司法權的體現,法庭居中審判,帶有強制色彩,而仲裁則是私權利處分的體現;2、案件受理范圍不同。仲裁僅受理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范圍要比訴訟范圍狹窄;3、審級不同。仲裁是一裁終局,而訴訟是兩審制終審,還可以申請再審;4、公開程度不同。

熱點內容
廣東計生條例修改 發布:2025-10-09 22:15:24 瀏覽:685
法人簽名的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09 22:05:33 瀏覽:559
開門立法為民 發布:2025-10-09 22:05:27 瀏覽:329
法院判不 發布:2025-10-09 22:04:39 瀏覽:842
經濟法出納收據遺失 發布:2025-10-09 22:03:05 瀏覽:425
南京市城市綠化條例 發布:2025-10-09 22:02:23 瀏覽:691
經濟法基礎難度加大 發布:2025-10-09 21:43:01 瀏覽:536
勞動法中關於高溫 發布:2025-10-09 21:43:00 瀏覽:142
法院職責作用 發布:2025-10-09 21:31:06 瀏覽:431
社會責任法律法規程序 發布:2025-10-09 21:20:18 瀏覽: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