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公司收工服押金
❶ 新勞動法規定了工作服要收取押金嗎而且離職時(未滿一年)不能退全部嗎
沒有這樣的規定。新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不得收取勞動者任何形式的押金。
❷ 勞動法服裝押金
你可以去試下,工服押金很多公司都是有的,也就是說默認允許
但不能以你沒工作夠多長時間而扣掉你的押金,押金都是要返回給員工的(在員工離職的時候)
你可以拿著押金條去勞動部門仲裁
❸ 勞動法關於服裝押金的收取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因此,收服裝押金是違反勞動合同法的。
❹ 如何規避勞動合同法對收取工作服押金的法律規定
您好,現在企業由於用工形式的變化,增加了員工的流動性,有時可能發生今天公司剛發給新入公司員工的工具、工作服,第二天此員工就辭職走了,使企業非常被動,建議從以下幾點來規避此類問題:第一、公司要制定有效的規章制度,根據國家有關《勞動合同規定》,制定企業錄用、調配業務基準,對新入公司員工規范管理,這里包括:試用期的規定、未辦理(或待辦理)人事關系的規定、擔保人制度規定等等。從制度上規范公司的管理。第二、為了徹底解決用工問題,可與勞務派遣公司取得聯系,與派遣公司簽訂派遣協議對用工形式進行徹底規范,使派遣公司成為新員工的擔保人。出現問題就可對派遣公司進行追訴。如果是公司急需的專業人才,可直接辦理調入手續來減少企業的風險。第三、實行擔保人制度,如是公司內部熟人介紹,他即可成為此人的保證人。也可新入公司員工自己找擔保人為其進行擔保,並簽訂擔保協議。第四、對於公司而言,人力資源部可將此類問題下放到車間來管理,在車間建立一整套借用物品的規定。來規避公司不能收取押金的規定。
關於簽訂勞動合同不得收取抵押金的問題,勞動部1995年印發的《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勞部發[1995]309號)文件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勞動者收取定金、保證金(物)或抵押金」。對違反以上規定的,應按照勞動部、公安部、全國總工會《關於加強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勞動管理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通知》(勞部發[1994]118號)和勞動部辦公廳《對「關於國有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能否參照勞部發[1994]118號文件中的有關規定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4]256號)的規定,由公安部門和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立即退還給勞動者本人。
因此,用人單位在錄用職工和訂立勞動合同時必須守法。勞動部及地方政府一再強調在訂立勞動合同時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押金等,企業一定要看懂文件的內容,要從企業內部規章制度上多下功夫來解決此類問題。還有企業自定的職工投資入股不屬於抵押金範圍。希望對您有幫助。
❺ 勞動法服裝押金問題
第八十四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回,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答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具體方法2樓同學說了。
❻ 收服裝押金違反勞動法嗎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因此,收服裝押金是違反勞動合同法的。
❼ 用人單位收取工服押金是否合理
不但不合理,還是不合法的,如果你不打算幹了,可以去勞動局投訴他們公司,如果打算幹下去,就忍了。
❽ 新勞動法關於押金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已經明方規定了不能以任何名義收取費用的.
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❾ 公司收押金說是工作服押金合法嗎
公司收取工作服押金不合法。
根據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向勞動者收取任何押金或者保證金。
❿ 公司收取員工的工服押金算違法嗎
1、公司收取員工的工服押金算違法的行為的,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
2、《內勞動合同法》第容八十四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