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四
①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自什麼時候起施行
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規定的施行日期:
第一百零三條 本法自1990年10月版1日起施行。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誕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於1989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由此誕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並該法在最後一條規定: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②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一條第四項
人民法院受案范圍針對的是具體行政行為。抽象行政行為,行政機關的居間行為(也內就是裁決行為)和內容部行為(公務員內部處分)不受理。法院管轄一般就是行政機關做出行政行為所在地法院管轄。涉及到行政復議的還得分情況。樓下幫我補充。
③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是由何種機關頒布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6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989年4月4日通過,現予公布,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楊尚昆
④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第一項是什麼
第七十條第一項:主要證據不足的;
《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回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答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一)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職權的;
(五)濫用職權的;
(六)明顯不當的。
⑤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九條,第七十條第(一)項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989年4月4日七屆人大二次會議內通過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人大常委員會容第十一次會議修訂 同日公布 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第六十九條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請被告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給付義務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第七十條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一)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職權的;
(五)濫用職權的;
(六)明顯不當的。
⑥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第(一),(二)項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第(一),(二)項為:
1、主要證據不足的;
2、適用法內律、法規錯容誤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而制定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由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989年4月4日通過,自1990年10月1日實施。現行版本為2017年6月27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6)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詳細內容為: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1、主要證據不足的;
2、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職權的;
5、濫用職權的;
6、明顯不當的。
⑦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11項和第十四條之規定,是什麼內容和定義。
新修改的《行政訴訟法》直接涉及行政合同(行政協議)的條款有:第12條11項「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第60條1款「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但是,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和第78條「被告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本法第十二條第一款第十一項規定的協議的,人民法院判決被告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責任。被告變更、解除本法第十二條第一款第十一項規定的協議合法,但未依法給予補償的,人民法院判決給予補償。」
這三條規定結束了以往立法上有無「行政合同」的爭論,但卻為今後行政合同制度的設計和發展埋下了更多的爭議伏筆。例如,新《行政訴訟法》第12條11項的規定,明確了相對人可以依據行政合同提起行政訴訟,那麼行政機關對相對人不履行行政合同應當如何救濟?行政合同是否僅限於第12條11項規定的「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徵收補償類」行政合同?如果還有,那麼依據什麼標准判定行政合同的范圍?以往司法實踐中按民事合同審理的案件,今後有無按行政合同審理的可能和必要?(例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關於「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的規定)。可以說,新《行政訴訟法》出台,並未終止有關行政合同的爭議,相反相關爭議更趨具體化、白熱化。
⑧ 中華人民共和國 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如何理解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這就是第五十四條第三項的內容。意思是行政機關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人民法院應判決要求它們在一定的期限內必須履行。
⑨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什麼時間頒布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於1989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專過。
根據2014年11月屬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修正。
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9)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四擴展閱讀: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⑩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第一項是什麼
《中抄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襲第七十條第一項規定,主要證據不足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具體情況,請當事人自行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核實確定。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七十條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一)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職權的;
(五)濫用職權的;
(六)明顯不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