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審前准備

民事訴訟法審前准備

發布時間: 2020-12-31 21:16:40

A. 審前准備程序的民事審前程序

民事審前程序是整個民事訴訟程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民事訴訟改革的重要內容,同樣是建設以庭審為中心的現代化民事訴訟程序結構的重要基礎。在我國較長的一段時間里,理論和實務界普遍存在著重實體輕程序的傾向,從而直接影響著民事審判的公正和效率。在新的司法理論的影響之下,世界各國日益重視對審前程序的改革和完善,兩大法系的民事訴訟活動從原來偏重開庭審理轉向審前准備與開庭審理並重,且日益相互借鑒、趨利避害,呈趨同的特徵。
民事審前程序,是原告的起訴被受理後,至正式開庭審理前,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和法院等訴訟主體按一定方式、程序實施的交換意見、收集整理證據、爭點整理准備活動和相互關系的總和。 1)審前程序是一個獨立於庭審的程序,與庭審分屬於不同的訴訟階段,有各自獨立的目標和任務,其功能也有差別;2)審前程序是兼有實體法和程序法意義的;3)主要的訴訟主體是訴訟的當事人。由當事人決定需要判斷的案件事實,由當事人收集,提出並與對方交換證據,以此形成對庭審有約束力的爭點,同時為法官斷案提供基礎。
審前程序的功能:1)有利於整理爭點,交換和固定證據;2)有利於雙方當事人在庭審前將糾紛解決;3)有利於訴訟效率的提高和訴訟公正的實現。
我國民訴審前程序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第一、在法定期間內送達訴訟文書。當事人通過人民法院交換起訴狀與答辯狀,有助於人民法院與當事人初步了解案件的大致情況,盡早明確爭議焦點,從而有針對性的做好庭審准備,以提高庭審效率。
第二、告知訴訟權利義務與合議庭組成人員。
第三、審核訴訟材料,調查收集必要證據。
第四、追加當事人。
第五、在舉證時限內提交證據材料。舉證時限制度的確立是為了促使當事人盡早提供證據,以提高訴訟效率。
第六、組織交換證據。通過證據交換,明確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和需要提交庭審的證據,使正式的開庭審理圍繞這些爭點,對交換過的證據進行質證和辯論。

B. 開庭審理前有哪些准備工作

開庭前,為了保證案件審理順利進行,當事人需要做好各項准備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工作:
(1)證據分析。當事人應圍繞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性進行分析,為庭審對證據發表意見做好准備。
(2)確認開庭時間、地點。人民法院在開庭3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告知當事人開庭的時間和地點。當事人收到開庭通知後應簽收送達回執,並妥善保管開庭通知,開庭通知是進入法庭參加庭審的憑證之一。
(3)出庭准備。開庭時,訴訟參加人應向法庭提供身份證明,授權委託書、出庭函等,書記員查明訴訟參加人是否到庭,並宣布法庭紀律。審判長核對訴訟參加人的身份、代理人的代理許可權等。
承辦案件的審判人員為保證審判的順利進行所做的一系列訴訟活動。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定》的規定和民事審判實踐,開庭審理前的准備丁作主要有以下內容:
(1)在法定期間內及時送達訴訟文書。
(2)成立審判組織並告知當事人訴訟權利。
(3)審核訴訟材料。
(4)調查收集必要的證據。
(5)其他准備。根據審判實踐,其他准備工作包括:
①追加當事人。
②決定訴訟的合並與分離。
③案情比較復雜、證據材料較多的案件,可以組織當事人交換證據。

C. 開庭前准備什麼

訴訟離婚分為三個階段:起訴、審理、判決。

一、訴訟離婚--起訴(原告)、應訴(被告)
離婚案件的起訴,是指婚姻關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與對方婚姻關系的請求。起訴一方當事人就是原告,被訴的一方當事人就是被告,訴訟開始後,當事人依法享有訴訟權利,承擔訴訟義務。
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民事案件的起訴必須符合四個條件。離婚案件也屬於民事案件,因此起訴也必須符合民事訴訟法的條件並具有自己的特色:
① 原告必須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個人;
② 有明確的被告;
③ 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④屬於受訴人民法院管轄。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離婚訴訟適用一般地域管轄。即要求離婚的一方,必須向被告戶籍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被告戶籍所在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則向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訴。
只有具備以上四個條件的離婚案件,人民法院才能受理。
離婚案件起訴時,起訴者應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和起訴狀副本。離婚起訴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 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工作單位及現住址;
② 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和理由;
③ 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址。
人民法院決定受理案件,訴訟離婚程序也隨即開始。
被告--應訴答辯:
人民法院會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二、訴訟離婚--審理
審理,是指人民法院接到起訴後,開始訴訟程序,到做出判決前所作的一切調查工作的總和。依照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審理分為審理前的准備、調解、開庭審理三個階段:
①審理前的准備。人民法院在收到離婚訴訟後,經審查,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立案,並在立案後的5日內將訴訟狀副本送達給被告,被告在收到訴訟狀副本的15日內應提出答辯狀;審判人員審閱訴訟材料,進行調查研究,收集證據;人民法院應當更換不符合起訴或應訴條件的當事人,通知符合條件的當事人參加訴訟;根據當事人訴訟請求依法進行訴訟保全或先行給付。
②調解。人民法院受理離婚案後,首先應對當事人進行調解,使當事人消除分歧,互相諒解,從而達成離婚或和好的協議。達成和好協議的,人民法院將協議記錄存卷,一般不發給調解書;達成離婚協議的,人民法院應製作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並加蓋人民法院印章。調解書具有與判決書同等的法律效力
③開庭審理。人民法院調解不成的,即進行開庭審理。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加人開庭日期。開庭審理前,由書記員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加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審判員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是否迴避;之後,開始法庭調查,詢問當事人和當事人陳述;告知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詢問證人,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詢問鑒定人,宣讀鑒定結論;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宣讀勘驗筆錄。爾後,開始法庭辯論,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雙方互相辯論。

三、判決
根據庭審情況,應當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後,即行宣判。人民法院宣判一律公開進行。當庭宣判的,應當十日內進行送達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即發判決書。

備註:1、離婚案件的一審程序結束。如果當事人對判決不服,可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進行二審訴訟程序。
2、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需在六個月內之後再次起訴。

D.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 在普通程序中,審理前的准備包括哪些內容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十二章\r\n第二節 審理前的准備\r\n 第一百一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r\n 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r\n 第一百一十四條 人民法院對決定受理的案件,應當在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中向當事人告知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或者口頭告知。\r\n 第一百一十五條 合議庭組成人員確定後,應當在三日內告知當事人。\r\n 第一百一十六條 審判人員必須認真審核訴訟材料,調查收集必要的證據。\r\n 第一百一十七條 人民法院派出人員進行調查時,應當向被調查人出示證件。\r\n 調查筆錄經被調查人校閱後,由被調查人、調查人簽名或者蓋章。\r\n 第一百一十八條 人民法院在必要時可以委託外地人民法院調查。\r\n 委託調查,必須提出明確的項目和要求。受委託人民法院可以主動補充調查。\r\n 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書後,應當在三十日內完成調查,因故不能完成的,應當在上述期限內函告委託人民法院。\r\n 第一百一十九條 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

E. 開庭前要准備什麼

開庭前要准備的內容如下:

1、在人民法院首次開庭前,被告以有書面仲裁協議為由對受理民事案件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進行審查。

經審查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駁回起訴:

(1)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已經確認仲裁協議有效的;

(2)當事人沒有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提出異議的;

(3)仲裁協議符合仲裁法第十六條規定且不具有仲裁法第十七條規定情形的。

2、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3、人民法院對決定受理的案件,應當在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中向當事人告知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或者口頭告知。

4.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5、合議庭組成人員確定後,應當在三日內告知當事人。

6、審判人員必須認真審核訴訟材料,調查收集必要的證據。

7、人民法院派出人員進行調查時,應當向被調查人出示證件。調查筆錄經被調查人校閱後,由被調查人、調查人簽名或者蓋章。

8、人民法院在必要時可以委託外地人民法院調查。委託調查,必須提出明確的項目和要求。受委託人民法院可以主動補充調查。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書後,應當在三十日內完成調查。因故不能完成的,應當在上述期限內函告委託人民法院。

9、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

10、人民法院對受理的案件,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1)當事人沒有爭議,符合督促程序規定條件的,可以轉入督促程序;

(2)開庭前可以調解的,採取調解方式及時解決糾紛;

(3)根據案件情況,確定適用簡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4)需要開庭審理的,通過要求當事人交換證據等方式,明確爭議焦點。

11、基於同一事實發生的糾紛,當事人分別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可以合並審理。原告在起訴狀中直接列寫第三人的,視為其申請人民法院追加該第三人參加訴訟。

是否通知第三人參加訴訟,由人民法院審查決定。當事人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管轄異議,又針對起訴狀的內容進行答辯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對管轄異議進行審查。

12、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就案件實體內容進行答辯、陳述或者反訴的,可以認定為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應訴答辯。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訴至人民法院,只要求離婚,不申請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蹤或者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對下落不明人公告送達訴訟文書。

13、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案件,裁判發生法律效力後,因新情況、新理由,一方當事人再行起訴要求增加或者減少費用的,人民法院應作為新案受理。

14、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受理後對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抗辯事由成立的,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四項規定,人民法院可以在答辯期屆滿後,通過組織證據交換、召集庭前會議等方式,作好審理前的准備。

15、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庭前會議可以包括下列內容:

(1)明確原告的訴訟請求和被告的答辯意見;

(2)審查處理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的申請和提出的反訴,以及第三人提出的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

(3)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決定調查收集證據,委託鑒定,要求當事人提供證據,進行勘驗,進行證據保全;

(4)組織交換證據;

(5)歸納爭議焦點;

(6)進行調解。

16、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答辯意見以及證據交換的情況,歸納爭議焦點,並就歸納的爭議焦點徵求當事人的意見。

17、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用傳票傳喚當事人。對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翻譯人員應當用通知書通知其到庭。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在外地的,應當留有必要的在途時間。

18、法庭審理應當圍繞當事人爭議的事實、證據和法律適用等焦點問題進行。

19、當事人在庭審中對其在審理前的准備階段認可的事實和證據提出不同意見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必要時,可以責令其提供相應證據。人民法院應當結合當事人的訴訟能力、證據和案件的具體情況進行審查。理由成立的,可以列入爭議焦點進行審理。

(5)民事訴訟法審前准備擴展閱讀:

開庭審理是合議庭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的階段。其方式主要是有公開審理和不公開審理。其中,公開審理是原則,不公開審理是例外或補充。

以民事訴訟為例: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20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由此可知,離婚案件一般也公開審理,但如果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其決定權在於人民法院。法律之所以規定「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是因為離婚案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審理中可能會涉及到個人隱私、感情上的一些

(5)民事訴訟法審前准備擴展閱讀:

網路—開庭

F. 民事訴訟中普通程序的審前准備

根據《民事訴訟法》復第十二章制
第二節 審理前的准備
第一百一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第一百一十四條 人民法院對決定受理的案件,應當在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中向當事人告知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或者口頭告知。
第一百一十五條 合議庭組成人員確定後,應當在三日內告知當事人。
第一百一十六條 審判人員必須認真審核訴訟材料,調查收集必要的證據。
第一百一十七條 人民法院派出人員進行調查時,應當向被調查人出示證件。
調查筆錄經被調查人校閱後,由被調查人、調查人簽名或者蓋章。
第一百一十八條 人民法院在必要時可以委託外地人民法院調查。
委託調查,必須提出明確的項目和要求。受委託人民法院可以主動補充調查。
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書後,應當在三十日內完成調查,因故不能完成的,應當在上述期限內函告委託人民法院。
第一百一十九條 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

G. 怎樣做好訴訟前的准備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編審判程序
第十二章第一審普通程序
第一節起訴和受理
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條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條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
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第一百二十二條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
除外。
第一百二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
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
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第一百二十四條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
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
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
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第二節審理前的准備
第一百二十五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
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
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
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第一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對決定受理的案件,應當在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中向當事人告知
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或者口頭告知。
第一百二十七條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
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
的,裁定駁回。
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
定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八條合議庭組成人員確定後,應當在三日內告知當事人。
第一百二十九條審判人員必須認真審核訴訟材料,調查收集必要的證據。
第一百三十條人民法院派出人員進行調查時,應當向被調查人出示證件。
調查筆錄經被調查人校閱後,由被調查人、調查人簽名或者蓋章。
第一百三十一條人民法院在必要時可以委託外地人民法院調查。
委託調查,必須提出明確的項目和要求。受委託人民法院可以主動補充調查。
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書後,應當在三十日內完成調查。因故不能完成的,應當在上述期限內函告
委託人民法院。
第一百三十二條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
第一百三十三條人民法院對受理的案件,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當事人沒有爭議,符合督促程序規定條件的,可以轉入督促程序;
(二)開庭前可以調解的,採取調解方式及時解決糾紛;
(三)根據案件情況,確定適用簡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四)需要開庭審理的,通過要求當事人交換證據等方式,明確爭議焦點。

熱點內容
不阻止自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9 17:57:17 瀏覽:874
經濟法的定義是什麼 發布:2025-10-09 17:55:37 瀏覽:772
行政訴訟法及實物 發布:2025-10-09 17:46:18 瀏覽:921
行政法日期問題 發布:2025-10-09 17:36:32 瀏覽:981
司法部發檢 發布:2025-10-09 17:33:35 瀏覽:456
經濟法題目擬寫合同 發布:2025-10-09 17:29:19 瀏覽:154
小學生道德講堂體會 發布:2025-10-09 17:18:49 瀏覽:75
新編經濟法教程2019年 發布:2025-10-09 17:09:13 瀏覽:768
園林公司法律分析 發布:2025-10-09 16:37:01 瀏覽:685
則依法治國 發布:2025-10-09 16:28:25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