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勞務派遣員工開除
A. 勞務派遣員工被用人單位解僱,需要誰賠償派遣員工急
一、勞務派遣中,用工單位可以將被派遣勞動者退回勞務派遣單位.沒有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
二、勞務派遣中,用工單位違反法律規定,解除被派遣勞動者勞動合同的.由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共同承擔連帶責任.
引用法律規定;
《勞務派遣暫行規定》
第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工單位可以將被派遣勞動者退回勞務派遣單位:
(一)用工單位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項、第四十一條規定情形的;
(二)用工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決定提前解散或者經營期限屆滿不再繼續經營的;
(三)勞務派遣協議期滿終止的。
被派遣勞動者退回後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不低於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第二十四條用工單位違反本規定退回被派遣勞動者的,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執行。
《勞動合同法》
第九十二條,二款;
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對勞務派遣單位,吊銷其勞務派遣業務經營許可證。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1)勞動法勞務派遣員工開除擴展閱讀:
新勞動法辭退員工補償規定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用人單位按照上述第36條、第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就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B. 用人單位無任何理由把勞務派遣員工辭退怎麼賠償
《勞務派遣暫行規定》
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工單位可以將被派遣勞動者退回勞務派遣單位:
(一)用工單位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項、第四十一條規定情形的;
(二)用工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決定提前解散或者經營期限屆滿不再繼續經營的;
(三)勞務派遣協議期滿終止的。
被派遣勞動者退回後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不低於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第十三條 被派遣勞動者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情形的,在派遣期限屆滿前,用工單位不得依據本規定第十二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將被派遣勞動者退回勞務派遣單位;派遣期限屆滿的,應當延續至相應情形消失時方可退回。
第二十四條 用工單位違反本規定退回被派遣勞動者的,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執行。
====
《勞動合同法》
第九十二條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擅自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對勞務派遣單位,吊銷其勞務派遣業務經營許可證。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
A:現實中被勞務派遣的勞動者在沒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情形的情況下,如果被用工單位叫回勞務派遣公司,一般都是吃低保等新工作崗位的,要不可能被坑到被開除而沒有一分錢。
B:你說的用人單位是誰?《勞動合同法》58、59條有明確規定:勞務派遣公司是法律說的用人單位,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勞務派遣公司無理由辭退勞動者按照《勞動合同法》第87條處理:
第五十八條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第五十九條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
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
我的回答僅供參考,詳細指導請找:勞動法咨詢師韓飛(<專業仲裁員>);
C. 勞務公司的派遣工被隨意開除,《勞動法》有什麼規定
相關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二條規定:
勞務派遣內單位違法容解除或者終止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的,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執行。
附:《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第八十七條規定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D. 勞務派遣工被辭退如何賠償
勞務派遣員工與一般勞動者一樣,如果勞動者沒有過錯被用人單位辭退,都是需回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答或賠償金的。
用人單位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或者說辭退、開除)分以下三種情況,可以對照下屬於哪種情況,應該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而沒有支付給的,可以在1年內申請勞動仲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沒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沒有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9條規定的情形,可以認定該用人單位行為屬於《勞動合同法》87條規定的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情形,應該支付賠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個月的本人工資,俗稱2N;
2、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9條規定情形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其中符合《勞動合同法》46條規定的,應該支付你經濟補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個月本人工資,N;符合《勞動合同法》第40條,並且沒有提前1個月通知勞動者的還應多支付1個月工資作為代通知金,俗稱N+1;
3、如果勞動者存在《勞動合同法》39條的規定的情況,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但是,這需要用人單位舉證並且書面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
E. 勞務派遣員工被辭退用人單位會賠錢嗎
勞務派遣員工與一般勞動者一樣,如果勞動者沒有過錯被用人單位辭內退,都是需要支付經濟補償容金或賠償金的。
用人單位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或者說辭退、開除)分以下三種情況,可以對照下屬於哪種情況,應該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而沒有支付給的,可以在1年內申請勞動仲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沒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沒有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9條規定的情形,可以認定該用人單位行為屬於《勞動合同法》87條規定的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情形,應該支付賠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個月的本人工資,俗稱2N;
2、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9條規定情形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其中符合《勞動合同法》46條規定的,應該支付你經濟補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個月本人工資,N;符合《勞動合同法》第40條,並且沒有提前1個月通知勞動者的還應多支付1個月工資作為代通知金,俗稱N+1;
3、如果勞動者存在《勞動合同法》39條的規定的情況,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但是,這需要用人單位舉證並且書面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
F. 勞務派遣公司簡述新勞動法辭退員工有何規定如何賠償
辭退原因不同,享有的待遇不同。
一、勞動者有法定過錯,用人單位按《勞動合內同法》第三十九容條規定解除合同,沒有補償。造成用人單位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主張賠償部分損失。
二、勞動者沒有法定過錯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勞動者沒有法定過錯,用人單位可以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和第四十二條規定解除合同,但應當按勞動者本單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經濟補償金,滿半年不滿一年的按一年支付,不滿半年的按半年支付。
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按勞動者解除合同前12個月平均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各種補貼和津貼、加班工資、獎金和特殊情形下支付的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倍的按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倍計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
三、違法解除合同,應當支付賠償金
用人單位解除合同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經濟補償金的二倍支付賠償金。
G. 勞動法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未到被單位口頭開除有經濟補償金嗎
用人單位解除與你的勞動關系(或者說辭退、開除你)分以下三種情況,你自己對照下屬回於哪種情況,應該支答付經濟補償或賠償而沒有支付給你的,可以在1年內申請勞動仲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用人單位與你解除勞動關系,沒有任何理由,也沒有支付任何經濟補償的,你沒有過錯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9條規定的情形,可以認定該用人單位行為屬於《勞動合同法》87條規定的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情形,應該支付你賠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2個月的本人工資,2N;
2、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9條規定情形與你解除勞動關系的,其中符合《勞動合同法》46條規定的,應該支付你經濟補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一個月本人工資,N;符合《勞動合同法》第40條,並且沒有提前1個月通知你的還應多支付1個月工資作為代通知金,N+1;
3、你存在《勞動合同法》39條的規定的情況,用人單位與你解除勞動關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你;但是,這需要用人單位舉證並且書面通知你解除勞動關系。
相關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39、40、46、47、87條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9條
H. 公司開除勞務派遣工人是否要賠償
要,被開除有被開除的原因,只要達到條件就可以開除了,不必支付賠償金的。 程序是在開除以前十五天內廠里口頭或者書面通知勞動者被辭退(也可以說是開除),到期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關系中止。這就是程序。 當然打工仔是沒有條件和老闆談條件的,盡量做好自己的工作,潔身自好一點,沒有哪個老闆不喜歡的。 以下是單位合法解除勞動關系的情形,你對比一下就知道了,不是法定的不能夠解除,當然可以要求單位補償。 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幾種情形: 1. 不得解除: 勞動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1) 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2) 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3) 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4)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2. 可以解除: 員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發生,公司可解除勞動合同: 1) 在試用期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 嚴重違反紀律或公司規章制度的; 3) 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公司造成重大損害的; 4) 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3. 通知解除: 員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可以提前30天書面通知,解除勞動合同: 1) 員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 員工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3) 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合同達成協議的。 4. 經濟性裁員 經濟性裁員條件: 確需裁減人員; 第二、提前30天向工會/員工說明情況,聽取意見。 第三、向勞動行政部分報告。 目前,北京勞動部門尚沒有批准一家公司進行經濟性裁員。現在公司裁員,通常是用與員工協商方式進行的。 特別提醒 1) 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通知,從2001年10月1日起,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將免徵個人所得稅。 2) 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有關規定,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3) 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徵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