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天氣惡劣
㈠ 異常惡劣氣候條件的損失由誰承擔
這是自然災害導致的損失,這是沒有人負責的,肯定是自己承擔。如果確實很嚴重,可能會有臨時救助,但這不是賠償,是救助。
㈡ 勞動法中對於雨雪天氣從事的工作是否有相關規定
對於雨雪天氣沒有特殊規定。
㈢ 勞動法規定多少度可以不上班的
您好,復勞動法沒有法律制明確規定 但是現下已經有重慶、長沙、南京等城市氣溫達到40℃時不上班,39℃時上半天班。
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㈣ 勞動法中有對工作溫度的規定嗎
有對高溫環境下工作的規定。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安監總安健[2012]89號
第八條 在高溫天氣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採取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輪換作業、適當增加高溫工作環境下勞動者的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室外作業等措施:
(一)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當日發布的預報氣溫,調整作業時間,但因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需要緊急處理的除外:
1.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2.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
3.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並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二)在高溫天氣來臨之前,用人單位應當對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者,應當調整作業崗位。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三)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期間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
(四)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第十七條 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高溫津貼標准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2017年全國各地高溫補貼標准發放標准
山東
山東發放時間:6月、7月、8月、9月;
發放標准: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80元。
浙江
浙江高溫作業人員160元/月;非高溫作業工人130元/月;一般工作人員110元/月。發放時間為6月-9月共4個月;
江西
江西發放時間:6月、7月、8月、9月;
發放標准:從事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的勞動者,每人每月高溫津貼由原來的120元調整到240元;室內非高溫作業的勞動者,每人每月高溫津貼由原來的80元調整到160元。
天津
天津發放時間:每年6月到9月;
發放標准:職工上年日平均工資的12%確定,實行動態調整。
廣東
廣東發放時間:6月至10月期間。發放標准:每人每月150元;如果按照規定需按天數折算高溫津貼的,按每人每天6.9元計算。
陝西
陝西每天10元。
北京
北京每年6-8月,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於12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於90元。
海南
海南發放時間:4月1日到10月31日期間;
發放標准:每人每天10元的標准發放高溫津貼。
河南
河南勞動者在日最高氣溫達35℃以上的天氣下露天工作,可享受企業發放的每人每工作日10元的高溫津貼。
湖北
湖北發放時間:6、7、8、9月;
發放標准:用人單位對在崗職工發放高溫津貼的標准由原來的每人每天8元,調整為每人每天12元。
福建
福建發放時間:5-9月;
發放標准:每人每天按8—10元標准發放。
青島
青島從事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80元。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4個月計發,列入企業成本費用。
四川
四川發放時間:未設定;
發放標准:每人每天6元至10元調整為每人每天8元至12元。
重慶
重慶發放時間:每年5-9月份;
發放標准:一般高溫天氣,按每人每天不低於5元標准發放;中度高溫天氣,按每人每天不低於10元標准發放;強度高溫天氣,按每人每天不低於15元標准發放。
上海
上海發放時間:每年6月至9月;
發放標准:標准為每月200元。
江蘇
江蘇如果企業安排職工在6月、7月、8月、9月這四個月安排職工在33度以上高溫天氣(環境)工作的,要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具體的標准按照江蘇省的規定,是每人每月200元。
新疆
新疆發放時間:6-8月;
發放標准:每人每天按10至20元標准發放。
貴州
貴州發放時間:6-9月;
發放標准:每人8元/天或168元/月標准發放。
寧夏
寧夏發放時間:每年6月、7月、8月、9月;
發放標准:高溫、露天作業人員每人每天12元,其他作業人員每人每天8元。
安徽
安徽發放時間:每年的6月至8月;
發放標准:每人每工作日不低於10元。
吉林
吉林發放標准:每人每日10元以上。
雲南
雲南發放時間:6月至9月;
發放標准:每人每月不低於60元,室內工作場所溫度無法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於45元的標准發放。
甘肅
甘肅發放時間:7-9月;
發放標准:每人每月45元。
湖南
湖南發放標准:每人每月最低150元;
發放時間:從7月1日起到9月30日止。
河北
河北發放時間:6月-9月份;
發放標准:有三檔(200元/月;160元/月;130元/月)。
廣西
廣西發放時間:每年6月至10月;
發放標准:高溫津貼標准可在每人每月100元-200元之間。
內蒙古
內蒙古發放時間:未設定;
發放標准:高溫崗位津貼為180元/月;高寒崗位津貼為230元/月。
遼寧
遼寧發放時間:6月份至9月份;
發放標准:每天分別為6元、8元、10元、12元,最高每月372元。
山西
山西發放時間:6月份至8月份;
發放標准:每人每月發放高溫津貼240元。
㈤ 遇上惡劣天氣怎麼上班
第一、看天氣對交通的影響程度。如果確定是天氣惡劣對交通造成較大影響,致使員內工在外滯留容,未能及時回公司報道,按《勞動法》相關規定,屬不可抗力,非個人原因,公司無權作出如你所述的處罰。
第二、看公司相關章程。一般來說,員工在外地確實無法及時回公司報道,須向行政或人事部門提交延假申請,通常可以得到最長三天的延假,回到公司後再補辦請假單,扣除延假期工資。
㈥ 員工在節假日外出後因天氣惡劣導致無法回到公司報道的情況如何處理也就是有幾天沒上班的時間咋算
第一、看天氣對交通的影響程度。如果確定是天氣惡劣對交通造成較大影響,致使員專工在外滯留,未能及屬時回公司報道,按《勞動法》相關規定,屬不可抗力,非個人原因,公司無權作出如你所述的處罰。
第二、看公司相關章程。一般來說,員工在外地確實無法及時回公司報道,須向行政或人事部門提交延假申請,通常可以得到最長三天的延假,回到公司後再補辦請假單,扣除延假期工資。
㈦ 勞動法天氣超40℃
天氣達到40°C,用人單位不得安排勞動者從事露天作業。
根據國家安監總局、衛生部、人社部、中華全國總工會《關於印發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的通知》(安監總安健〔2012〕89號(規定,天氣達到40°C時:
1、用人單位不得安排勞動者露天作業;
2、用人單位不得延長工作時間;
3、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
4、用人單位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5、用人單位應當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葯品;
6、用人單位應當按當地勞動部門的規定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
7、用人單位應當在高溫工作環境設立休息場所。休息場所應當設有座椅,保持通風良好或者配有空調等防暑降溫設施;
8、勞動者應當服從用人單位合理調整高溫天氣作息時間或者對有關工作地點、工作崗位的調整安排。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衛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
《關於印發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的通知》
安監總安健〔2012〕89號
第八條 在高溫天氣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採取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輪換作業、適當增加高溫工作環境下勞動者的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室外作業等措施:
(一)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當日發布的預報氣溫,調整作業時間,但因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需要緊急處理的除外:
1.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2.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
3.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並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二)在高溫天氣來臨之前,用人單位應當對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者,應當調整作業崗位。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三)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期間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
(四)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第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高溫防護、中暑急救等職業衛生知識。
第十一條 用人單位應當為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葯品。
不得以發放錢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溫飲料。防暑降溫飲料不得充抵高溫津貼。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高溫工作環境設立休息場所。休息場所應當設有座椅,保持通風良好或者配有空調等防暑降溫設施。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應當制定高溫中暑應急預案,定期進行應急救援的演習,並根據從事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數量及作業條件等情況,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足量的急救葯品。
第十四條 勞動者出現中暑症狀時,用人單位應當立即採取救助措施,使其迅速脫離高溫環境,到通風陰涼處休息,供給防暑降溫飲料,並採取必要的對症處理措施;病情嚴重者,用人單位應當及時送醫療衛生機構治療。
第十五條 勞動者應當服從用人單位合理調整高溫天氣作息時間或者對有關工作地點、工作崗位的調整安排。
第十七條 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高溫津貼標准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㈧ 勞動法哪條規定天氣原因不用補班
台風。地震,火燒爆發,這些工廠如果要求上班可以告狗日的垃圾黑廠
㈨ 勞動法惡劣境條例
勞動法規定,在高溫,燥音大的環境,公司必須提供勞動防護產品,高溫需有專高溫補助。
1、高溫補貼各省屬都有相應的規定的。
2、法律規定參考:人社廳、省衛計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發布夏季高溫津貼試行標準的通告》《通告》強調,用工場所在行政區域內的用人單位須從2015年開始向勞動者發放夏季高溫津貼。根據實際情況,夏季高溫津貼實行差別時長。夏季高溫津貼標准以作業環境為依據,並以實際出勤作業時間確定。從事室外露天作業的勞動者每人每小時1.5元;沒有防暑降溫設備或有防暑降溫設備但達不到降低工作場所溫度效果的室內勞動者,每人每小時1元。工作性質在室外與室內來迴流動交替或主要作業時間在室外者,視同室外作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勞動者每天工作時間按8小時計算。
㈩ 勞動法中惡劣環境怎樣界定
①室內裝修污染以及潛在的危險!
②應該提供勞動保護而沒有採取相關措施、也沒有發放勞動防護用品的!
③炎熱酷暑時節未採取措施避暑、或為採取措施防暑降溫的!
④勞動法和安全生產法規定的其他情形!如女工衛生室和哺乳室的設置!
辦公室裝修造成身體不適怎麼辦?
那是否可以求助於裝修相關標准呢?我國環保總局對於室內環境有一系列的標准,如室內空氣質量標准、居室空氣中甲醛的衛生標准。如果可以證明單位內的環境不符合這些標準的,員工有權認為辦公室是屬於危害身體健康的勞動條件,依法可以批評、檢舉、控告。
值得提醒是的,《勞動合同法》第八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四)勞動條件惡劣、環境污染嚴重,給勞動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所以,在證明裝修與身體不適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的前提下,你們還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反映,取得他們的支持。
勞動保護是指國家為了保護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保護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在改善勞動條件、消除事故隱患、預防事故和職業危害、實現勞逸結合和女職工保護等方面,在法律、組織、制度、技術、設備、教育上所採取的一系列的綜合措施。勞動保護在我國也稱為勞動安全衛生。
由於夏季高溫天氣導致從事戶外作業的勞動者中暑甚至死亡的事件時有發生,為了加強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工作,維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國家相關部門對《防暑降溫措施暫行辦法》(〈60〉衛防錢字第207號)進行了修訂,制定了《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共25條,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合理布局生產現場,改進生產工藝和操作流程,採用良好的隔熱、通風、降溫措施,保證工作場所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要求。
隨著社會的進步,員工對於工作環境的關注,早已超過了以往立法者的理解。1994年頒布的《勞動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回顧當時的時代特點,那時國家所關注的,是單位里的安全設施和衛生設施是否能夠達到國家標准,比如多少女職工應當設立一個女工衛生室、哺乳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