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復議參照行政訴訟法

行政復議參照行政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0-12-31 23:35:46

A. 行政復議法的內容是否適用行政訴訟法的規定

你好朋友,行政復議法的內容是適用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的新聞,可以幫到您

B. 行政訴訟法中行政復議是否是行政訴訟的必經程序

不是必經程序。但其他法律規定復議前置的除外: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四條第一款〈七〉項「法律、法規規定行政復議為提起訴訟必經程序而未申請復議的」不得直接行政訴訟。
2、「最高人民法院法釋[2003]5號《關於適用<行政復議法>第三十條第一款有關問題的批復》也規定:「根據《行政復議法》第三十條第一款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草原、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已經取得的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經行政復議後,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對涉及自然資源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措施等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的,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三十條第一款的規定。」
3、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2004年1月1日施行)第五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其直系親屬、該職工所在單位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有關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
4、《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二條、《商標法實施細則》第四十條、四十四條、《廣告管理條例》第十九條等,都明確規定了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享有復議前置管轄權。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5、治安管理法
希望對你有幫助。

C. 行政訴訟法與民事訴訟法的關系是什麼

1、民事訴訟法與行政訴訟法起訴和審理期限不同

《民法通則》規定 ;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 」特殊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或二十年。《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九條規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 , 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 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

2、民事訴訟法與行政訴訟法中訴訟權利不同

在民事訴訟中由於主體的可變動性雙方當事人都有起訴、反訴和撤訴的權利,在處分權上,民事訴訟的主體享有很強的自由性, 這體現在起訴的不同階段當事人都可以按照自由意願變更或者調解自己的訴訟請求,這在民事訴訟法中的可調解也可體現。

在行政訴訟中由於主體的確定性,即只能是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主體因此起訴、撤訴的權利只存在與原告,同樣被告也無反訴權。在處分方面被告也無權任意變更其之前所作的行政行為,同樣,行政訴訟中不允許調解也是訴訟權利不同的體現。

3、民事訴訟法與行政訴訟法舉證責任不同

在民事訴訟法中舉證責任歸屬於提出主張的當事人,即誰主張誰舉證。而行政訴訟法中規定被告應付證明責任。

4、民事訴訟法與行政訴訟法的性質與任務不同

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 , 審理和解決民事案件、經濟糾紛案件等的活動 , 以及在這些活動中產生的訴訟關系。民事訴訟是解決平等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主要解決的是私權利之間的糾紛。

行政訴訟則是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當事人的基本權益,依照訴訟法規定,向法院提起訴訟。行政訴訟法的任務也不是單純解決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糾紛,同時,通過行政相對人的行政訴訟也可以起到監督與完善行政立法與執法的後果。

(3)行政復議參照行政訴訟法擴展閱讀:

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的區別:

1、二者受理的機關不同。行政訴訟由法院受理;行政復議由行政機關受理。一般由原行政機關的上級機關受理,特殊情況下,由本級行政機關受理。

2、二者解決爭議的性質不同。人民法院處理行政訴訟案件屬於司法行為,適用行政訴訟法;行政機關處理行政爭議屬於行政行為的范圍,應當適用行政復議法。

3、二者適用的程序不同。行政復議適用行政復議程序,而行政訴訟適用行政訴訟程序。行政復議程序簡便、迅速、廉價,但公正性有限;行政訴訟程序復雜且需要更多的成本,但公正的可靠性大。行政復議實行一裁終局制度;而行政訴訟實行二審終審制度等。

4、二者的審查強度不同。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原則上法院只能對行政主體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而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行政復議機關可以對行政主體行為的合法性和適當性進行審查。

5、二者的受理和審查范圍不同。《行政訴訟法》和《行政復議法》對於受理范圍均做了比較詳細的規定。從列舉事項來看,《行政復議法》的受案范圍要廣於《行政訴訟法》。

此外,《行政復議法》還規定對國務院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的規定、鄉鎮人民政府的規定等規范性文件可以一並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審查申請。

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監督,且各有所長,不能互相取代。因此,現代國家一般都同時創設這兩種制度。在具體的制度設計上,或將行政復議作為行政訴訟的前置階段;或由當事人選擇救濟途徑,或在當事人選擇復議救濟途徑之後,仍允許其提起行政訴訟。

D. 行政復議法和行政訴訟法的區別復制的話就不用了。能舉例說明一下。好急呀。謝謝大家幫忙哦!!!

簡單講是兩種不同的法律救濟方式,復議是行政方式,不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向上一級容行政機關或縣級人民政府申請重新確認的處理程序,行政訴訟法,規定的是司法機關(法院)處理不服行政機關決定,或者認為行政機關侵害合法權益的訴訟的處理程序。

E. 下列在行政復議中可以作為法律依據,在行政訴訟中卻只能參照使用的規范性法律文件是_____

C規章

行政復議條例規定,復議機關審理復議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版為依據。民族權自治地方的復議案件,並以該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依據。

根據《行政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依據。地方性法規適用於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審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並以該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依據。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參照國務院部、委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制定、發布的規章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制定、發布的規章。所謂「參照」,是指法院需對規章進行審查,當規章符合法律法規時,則適用規章,使其成為定案依據,反之,則不適用。

F. 行政訴訟法關於行政復議應該怎麼處理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專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屬法院管轄
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限內未作出復議決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起訴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起訴復議機關不作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對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復議機關與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為共同被告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對復議決定和原行政行為一並作出裁判

G. 行政訴訟法和行政復議發都是實體發

行政訴訟法和行政復議法分別是進行行政訴訟和申請行政復議的程序法,程序法不是實體法。實體法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廣告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等。

H. 行政復議法是根據行政訴訟法而制定的

根據憲法
行政復議法
第一條為了防止和糾正違法的或者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I. 行政訴訟法中的行政復議是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行政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作出行政復議決定。

熱點內容
萬州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10-09 18:20:50 瀏覽:609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宋光明 發布:2025-10-09 18:19:08 瀏覽:647
不阻止自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9 17:57:17 瀏覽:874
經濟法的定義是什麼 發布:2025-10-09 17:55:37 瀏覽:772
行政訴訟法及實物 發布:2025-10-09 17:46:18 瀏覽:921
行政法日期問題 發布:2025-10-09 17:36:32 瀏覽:981
司法部發檢 發布:2025-10-09 17:33:35 瀏覽:456
經濟法題目擬寫合同 發布:2025-10-09 17:29:19 瀏覽:154
小學生道德講堂體會 發布:2025-10-09 17:18:49 瀏覽:75
新編經濟法教程2019年 發布:2025-10-09 17:09:13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