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訴訟參與人

民事訴訟法訴訟參與人

發布時間: 2021-01-01 01:09:58

1. 民事訴訟中的訴訟參加人和訴訟參與人有什麼區別

訴訟參加人 既包抄括當事人,還包括訴訟代理人。 訴訟參與人 既包括訴訟參加人,還包括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和翻譯人員。 區別: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和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翻譯人員在訴訟中的作用各不相同。 當事人的訴訟行為對於訴訟程序的發生、發展或者消滅具有很大影響,與訴訟結果有利害關系。訴訟代理人的代理行為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訴訟進程,但是委託代理人對於涉及當事人實體權利的訴訟行為,沒有當事人特別授權不能進行,而且同訴訟結果沒有利害關系。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翻譯人員參與訴訟只是協助人民法院和當事人查明案件事實或者進行訴訟,雖然為履行參與訴訟的職責也享有某些訴訟權利,承擔某些訴訟義務,但是他們的訴訟行為,對於訴訟的發生、發展或者消滅不產生任何影響。

2. 民事訴訟的訴訟參與人的概念以及訴訟參加人的概念

訴訟參加人包括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
訴訟參與人一是指人民法院意外所有參加的人,包括訴訟參加人,又包括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員,和翻譯人員:二是僅指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員和翻譯人員。

3. 民事訴訟當事人與訴訟參加人,訴訟參與人有什麼不同

民事訴訟當事人是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及第三人等。
訴訟參加人是訴訟當版事人及相關的權訴訟代表人。
民訴訴訟參與人包括訴訟參加人[當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第三人)和訴訟代表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員和翻譯人員)。

4. 怎樣區分民事訴訟中的人員分別屬於哪一類訴訟參與人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 規定「訴訟參與人」是指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
「訴訟代理人」是指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託代為參加訴訟的人和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託代為參加訴訟的人;

5. 民事訴訟參與人包括

民訴訴訟參與人包括:訴訟參加人,包括當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第三人)和訴訟代理人(法定代理人、委託代理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員和翻譯人員)。

訴訟參與人中的主要訴訟主體與非主要訴訟主體:

根據不同的訴訟參與人在訴訟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權利、義務和同案件事實有無利害關系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對訴訟參與人可以作進一步的劃分。當事人屬於主要訴訟主體,而證人、鑒定人等則屬於非主要訴訟主體。

訴訟參與人共有的訴訟權利和義務:

有權對偵查人員、檢察人員和審判人員侵犯公民合法的訴訟權利和有人身侮辱的行為提出控告;有權向司法工作人員了解同必須由自己承擔的訴訟義務有關的某些情況。

有權使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翻譯人員除外);有義務遵守各項法律的規定,服從偵查人員、審判人員指揮等。

(5)民事訴訟法訴訟參與人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

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

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

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的共同訴訟,可以由當事人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

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在起訴時人數尚未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發出公告,說明案件情況和訴訟請求,通知權利人在一定期間向人民法院登記。

向人民法院登記的權利人可以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推選不出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與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商定代表人。

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對參加登記的全體權利人發生效力。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在訴訟時效期間提起訴訟的,適用該判決、裁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

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

在沒有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或者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規定的機關或者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

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

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人民法院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

前兩款規定的第三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但有證據證明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部分或者全部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的。

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作出該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法院經審理,訴訟請求成立的,應當改變或者撤銷原判決、裁定、調解書;訴訟請求不成立的,駁回訴訟請求。

6. 民訴必須到庭的當事人有哪些和訴訟參與人有哪些

不到庭案子沒法審全部必須到庭的
贍養,撫育,扶養義務的被告必須到庭
損害國回家集體利益的未成年的法答定代理人必須到庭
離婚的當事人原則上要到庭 不到庭可以提交書面意見
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原則上要到庭 不到庭法院查清事實可以直接判

7. 民事訴訟參加人與訴訟參與人分別包括哪些

你好。訴訟當事人指原告人、被告人。訴訟參加人既包括當事人,還包括訴訟代理人。
訴訟參與人既包括訴訟參加人,還包括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和翻譯人員。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8. 民事訴訟當事人與訴訟參加人、訴訟參與人有什麼不同

民事訴訟當事人是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及第三人等。
訴訟版參加人是訴訟權當事人及相關的訴訟代表人。
民訴訴訟參與人包括訴訟參加人[當事人(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第三人)和訴訟代表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員和翻譯人員)。

9. 民事訴訟參加人有哪些

當事來人
訴訟代理人
民事訴源訟法有規定
第四十八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
第五十七條 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

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10. 民事訴訟中第三人必須參加訴訟嗎

民事訴訟第三人是否必須參加訴訟是要看原告是否已經向法院提出申訴。

根據《中國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章第一節第五十六條中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

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人民法院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

前兩款規定的第三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但有證據證明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部分或者全部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作出該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經審理,訴訟請求成立的,應當改變或者撤銷原判決、裁定、調解書;訴訟請求不成立的,駁回訴訟請求。

(10)民事訴訟法訴訟參與人擴展閱讀

無獨立申請權第三人參加訴訟需滿足的條件:

(1)原告已經起訴到法院,且案件已經由法院受理;

(2)由訴訟當事人提出申請追加第三人參加訴訟;民事訴訟法中對由那一方當事人追加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並無明文規定,我認為追加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可分如下情況:

A、原告申請追加第三人;

B、被告申請追加第三人;

C、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對於上訴三種情況,原告、被告、第三人申請後,法院應作初步的審查,如果法院認為案件的處理結果與第三人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則同意其申請,否則法院可決定不予追加,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當事人濫用該權利,拖延訴訟;或

(3)法院依職權追加第三人。法院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如發現案件的處理結果與案外人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可依職權追加第三人參加訴訟。

熱點內容
拜城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08 21:18:18 瀏覽:784
法院改革司機 發布:2025-10-08 18:14:51 瀏覽:847
第二章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10-08 17:59:22 瀏覽:293
在職法律碩士加工資信箱 發布:2025-10-08 17:56:17 瀏覽:271
我國資源保護的單行法律法規有 發布:2025-10-08 17:37:38 瀏覽:784
上海司法腐敗 發布:2025-10-08 17:25:41 瀏覽:113
司法局部門 發布:2025-10-08 17:21:32 瀏覽:767
司法局法促科 發布:2025-10-08 16:50:30 瀏覽:892
不屬於行政法規名稱的是 發布:2025-10-08 16:09:19 瀏覽:65
刑事訴訟法關於偵查人員詢問部分 發布:2025-10-08 16:08:36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