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吉林省新勞動法

吉林省新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1-01-01 03:32:20

① 長春市勞動法內男士陪產假有幾天

目前吉林省新的《吉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還沒有出台,根據其專他省份調整情況進屬行推算,陪產假可能增加到15天。目前按照現有規定執行,對晚婚、晚育者給與男方七天陪產假。


原《吉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對晚婚、晚育者給與男性7天的陪產假。

第四十八條 實行晚婚晚育的職工,按照下列規定給予獎勵或者福利待遇:

(一)晚婚的職工,憑《結婚證》增加婚假十二天;

(二)晚育的女職工,憑一胎生育情況證明增加產假三十天,同時給予男方護理假七天;

(三)農村村民憑《結婚證》或者一胎生育情況證明,享受當地鄉(鎮)人民政府規定的優惠待遇;

(四)本條前三項以外的人員,憑《結婚證》或者一胎生育情況證明,享受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優惠待遇。

晚婚晚育的職工,在享受婚假、產假、護理假期間,按其正常工作對待,工資、獎金照發,其他福利待遇不變。


資料:

② 年吉林省病假工資怎麼算,吉林省勞動法關於病假的規定

《2016年吉林省勞動保險條例:病假工資標准規定》
1、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2、除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勞動者在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應自動延續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期滿為止。
3、請長病假的職工在醫療期滿後,能從事原工作的,可以繼續履行勞動合同;醫療期滿後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辦理因病或非因工負傷退休退職手續,享受相應的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和醫療補助費。
4、勞動法第四十八條中的「最低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履行了正常勞動義務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單位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最低工資不包括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單位支付的伙食補貼,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和勞動條件下的津貼,國家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社會保險福利。
5、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症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

③ 吉林省勞動法規定男職工的陪產假是多少天

產假: ⑴女員工:來正源常生育,產假90天,其中產前15天,產後75天。 ⑵難產者:增加產假15天。 ⑶一次多胎:每多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⑷晚育者:年滿23周歲第一次生育者,增加產假60天。 流產假: ⑴懷孕不滿4個月流產 15天 ⑵懷孕滿4個月以上流產 42天男士各公司不同規定!

④ 吉林市關於勞動法的咨詢。

《吉林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規定》已經2003年11月3日省政府十屆八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省長 洪虎
二○○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第一條 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根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以下稱《條例》)和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關聯法規:

第二條 本省境內的各類企業、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條例》的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僱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擁有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參加工傷保險的具體步驟和實施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第三條 工傷保險基金在設區的市實行全市統籌。具備條件的市州應實行市州統籌,暫不具備條件的,也可以實行縣(市)統籌,具體統籌層次由市州人民政府確定。

第四條 工傷保險基金當年結余部分作為儲備金存入工傷保險基金財政專戶,單獨列賬管理,用於統籌地區重大事故的工傷保險待遇支付;儲備金不足支付的,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墊付。
使用儲備金應由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報當地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備案。

第五條 工傷保險基金實行縣級統籌的,市州可以從所轄統籌地區工傷保險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費用作為調劑金,用於統籌地區工傷保險基金發生支付困難時的調劑。調劑金占統籌地區工傷保險基金的比例不超過5%,具體比例和使用辦法,由市州人民政府確定,並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市州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等應加強對工傷保險調劑金的管理,做到專款專用,不準截留和挪用。

第六條 以市州為單位建立調劑金的,統籌地區重大事故的工傷保險待遇支付,先使用統籌地區儲備金;儲備金不足支付的,由市州調劑金進行調劑支付;調劑金仍不足支付的,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墊付。

第七條 縣級以上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設立的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負責承辦本行政區域內工傷保險事務。

第八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還應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繼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九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同時終止工傷保險關系。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

第十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同時終止工傷保險關系。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4個月的本人工資。

第十一條 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和生活護理費支付標准,由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根據本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每3年調整一次,具體調整方案經當地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並報上一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備案。

第十二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十級傷殘,在1996年9月30日前發生工傷,已按月領取傷殘補助金的,本規定實施後,繼續由原渠道按月支付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55元,二級傷殘為50元,三級傷殘為45元,四級傷殘為40元,五級傷殘為35元,六級傷殘為30元,七級傷殘為25元,八級傷殘為20元,九級傷殘為15元,十級傷殘為10元。
由用人單位按月支付傷殘補助金的,《條例》和本規定實施後,用人單位因關閉、破產、撤銷等情況不能按月支付傷殘補助金,應當一次性支付;用人單位雖能按月支付傷殘補助金.但願意一次性支付的,可以一次性支付,其標准為:1996年該統籌地區職工月平均工資乘以《條例》規定的不同傷殘等級人員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月數,減去已領取的傷殘補助金總額。

第十三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十級傷殘,在1996年10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間發生工傷,已按規定領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不再重新計發。未按規定領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由用人單位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有困難的,用人單位應在2005年12月31日前分期完成支付。標准為: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乘以《條例》規定的不同傷殘等級人員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月數。

第十四條 本規定實施前,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已參加省級養老保險社會統籌,並按照養老保險辦法享受傷殘津貼的人員,其傷殘津貼的標准不變,繼續從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補足。上述人員中享受生活護理費的,按照《條例》和本規定的標准,仍由養老保險基金支付。
屬於本條第一款規定,但已由統籌地區原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的,本規定實施後至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前,繼續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按照《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十五條 本規定實施前職工因工緻殘,在本規定實施後被鑒定為或者經復查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在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前,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按照《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 本規定實施前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由養老保險基金支付相關待遇的人員,在本規定實施後死亡的,其直系親屬按照《條例》規定的標准應享受的喪葬補助金,由養老保險基金按照原標准支付,差額部分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補足。供養親屬撫恤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

第十七條 用人單位依照本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未參加工傷保險期間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條例》和本規定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准支付費用。

第十八條 用人單位中斷繳納工傷保險費1個月以上,又重新繳費的,須將中斷繳費期間欠繳的工傷保險費及滯納金補齊,其工傷人員從重新繳費的次月起開始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中斷繳費期間工傷人員的工傷保險待遇,由用人單位支付。

第十九條 對違反規定截留或挪用工傷保險調劑金的,由有關部門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 本規定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自己首先得有個基本的了解,不要光吧希望寄託在律師身上啊 自己了解點 不吃虧

⑤ 吉林省民辦院校違反勞動法如何投訴

如有吉林省民辦學院違反勞動法的相關證據,可以到勞動仲裁委提起仲裁。但必須提交相關的違反《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證據才能夠有效仲裁。供參考。

⑥ 吉林省勞動法規定男職工的陪產假是多少天

產假: ⑴女員工:正常生育,產假90天,其中產前15天,產後75天。 ⑵難產者:增加產內假15天。 ⑶一次多胎:每多容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⑷晚育者:年滿23周歲第一次生育者,增加產假60天。 流產假: ⑴懷孕不滿4個月流產 15天 ⑵懷孕滿4個月以上流產 42天男士各公司不同規定!

熱點內容
拜城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08 21:18:18 瀏覽:784
法院改革司機 發布:2025-10-08 18:14:51 瀏覽:847
第二章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10-08 17:59:22 瀏覽:293
在職法律碩士加工資信箱 發布:2025-10-08 17:56:17 瀏覽:271
我國資源保護的單行法律法規有 發布:2025-10-08 17:37:38 瀏覽:784
上海司法腐敗 發布:2025-10-08 17:25:41 瀏覽:113
司法局部門 發布:2025-10-08 17:21:32 瀏覽:767
司法局法促科 發布:2025-10-08 16:50:30 瀏覽:892
不屬於行政法規名稱的是 發布:2025-10-08 16:09:19 瀏覽:65
刑事訴訟法關於偵查人員詢問部分 發布:2025-10-08 16:08:36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