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一般包括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一般包括

發布時間: 2021-01-01 08:26:03

『壹』 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些

法律關系客體是指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法律依據】《版民法總則》第一條,為權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貳』 行政訴訟法常識:什麼是行政法律關系客體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規范調控的因行政活動(權利活動內和非權利活動)而形成或產容生(引發)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指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指行政法律關系中當事人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這種關系既應包括在行政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也應包括因行政活動產生或引發的救濟或監督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范圍十分廣泛,概括來講可以分成這三種:物、智力成果、行為。物可以是指一定的物質財富,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智力成果可以是指一定形式的智力成果,如著作、專利、發明等。行為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為一定目的的有意識的活動,可以是納稅、征地、交通肇事、打架斗毆等。但是注意一點,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即納稅、不納稅等)

『叄』 法律關系客體包括:

法律關系客體包括:A、物

法律關系主要客體主要包括:

  1. 物。物是存在於人體之外,能夠為人力所支配並且能滿足人類某種需要,具有稀缺性的物質對象。

2. 行為。作為民事法律關系客體的行為是專指為滿足他人利益而進行的活動,主要是提供勞務、提供服務一類行為(如運送貨物、完成工作等)。保管、運輸、加工承攬、演出等合同關系的客體是行為。

3. 智力成果。智力成果是腦力勞動創造的精神財富,如發明創造、文學作品等。智力成果是一種無形財產,是知識產權法律關系的客體。

4. 人身利益。人身利益包括生命健康、姓名、名譽、榮譽等等。人身利益是人身權法律關系的客體。

拓展資料:

法律關系的客體,又稱權利客體,是指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指向的對象。在現實生活中,由於人們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是多方的,因而法律關系的客體也是多種多樣的。

但一般來說,法律律關系的客體包括物、非物質財富種行為結果三類。

其中物是指物質財富,包括自然物,如森林河流,也包括人造物,如房屋、汽車; 非物質財富是指腦力勞動的知識性成果以及其他也與人身相聯系的非財產性財富,如文藝作品、離標,公民的肖像、名譽行為結果,即行為的結果,或者說是行為所造就的狀態,如各種服務。

『肆』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指的是什麼有哪幾類舉出具體的行政法律關系並說明它們各自的客體是什麼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行政法權利義務的對象.大體而言分為物,行為和精神財富三種.

『伍』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指的是什麼有哪幾類舉出具體的行政法律關系並說明它們各自的客體是什麼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行政法權利義務的對象。大體而言分為物,行為和精神財富三種。

『陸』 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內容是什麼,取例子說明

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是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客體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內容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享有的權利和所承擔的義務。

『柒』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三個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行政法律關系參加者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專范圍十分廣泛,概括來講可以屬分成這三種:物、智力成果、行為。
物可以是指一定的物質財富,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
智力成果可以是指一定形式的智力成果,如著作、專利、發明等。
行為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為一定目的的有意識的活動,可以是納稅、征地、交通肇事、打架斗毆等。但是注意一點,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即納稅、不納稅等)

『捌』 什麼是行政法律關系客體

行政法律關系客體是行政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之一,指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回容即權利和義務所答指向的目標,包括人身、行為和財物。人身是指人的身體和人的身份。國家行政管理包括對人的身體的作用和對人的身份的控制,兩者都可以成為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行為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作為或不作為。作為行政法律關系客體的行為,既包括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也包括相對人的行為;既包括組織的行為,也包括個人的行為。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不能僅限於人的行為,因為政府的行為和企業的行為同樣受行政法的調整。從行為的方式上看,其客體既包括作為的行為,也包括不作為的行為。從行為的主體上看,國家行政機關、其他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組織、公民、駐華的外國組織和在華的外國人的行為都可以成為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但從內容和范圍上看,並非上述主體的一切行為都由行政法調整。上述主體的行為要構成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必須具備兩個條件:(1)必須是法律行為而不是事實行為。(2)該行為必須與國家行政管理有關。 財物是指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物質資料。它可以是貨幣形式,也可以是物質形式;可以是生產資料,也可以是消費資料。

『玖』 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的客體是什麼

答: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主體之間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的客體主要分為兩種情況:
1、人民法院同訴訟當事人之間訴訟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是查明案件事實真相和解決當事人之間的行政實體和程序法律關系爭議。
查明行政案件的事實真相,是人民法院同訴訟當事人之間訴訟權利和
義務所指向的對象之一,訴訟主體進行訴訟活動、行使或履行其訴訟權利義務首先就要查明案件事實。
解決當事人之間的行政實體和程序法律關系爭議,是人民法院同訴訟當事人之間訴訟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又一個對象。行政訴訟當事人之間的行政實體和程序法律關系的爭議集中表現為對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的爭議,因為行政訴訟當事人,即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實體和程序法律關系爭議,通常是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所引起的,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導致行政實體和程序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由此引起行政相對人不服並形成爭議。行政訴訟的結果若維持、確認了具體行政行為,則確認、肯定了原行政法律關系;行政訴訟的結果若變更或撤銷了具體行政行為,則會變更或消滅原行政法律關系。在這個意義上,實踐中人們也直接將行政訴訟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簡單地表達為就是具體行政行為,即行政案件雙方當事人所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就是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的客體。當然,如果作更嚴謹的表述,應當說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的客體是當事人之間所爭議的、因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而導致的行政實體和程序法律關系。
2、人民法院同證人、鑒定人員、翻譯人員等其他訴訟參與人之間訴訟權利義務指向的對象,則僅只是案件的事實真相。因為證人、鑒定人員、翻譯人員等與訴訟當事人之間並無行政實體和程序法律關系的爭議,他們參與訴訟,行使或履行其訴訟權利和義務,只是協助人民法院查明案件的事實。因此,人民法院同其他訴訟參與人構成的訴訟法律關系,其客體只是行政案件的事實真相。

『拾』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概括來講可以分成這三種:物、智力成果、行為。
行政法律關系版的客體是指行政權法律關系參加者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范圍十分廣泛。物可以是指一定的物質財富,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智力成果可以是指一定形式的智力成果,如著作、專利、發明等。行為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為一定目的的有意識的活動,可以是納稅、征地、交通肇事、打架斗毆等。但是注意一點,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即納稅、不納稅等)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經過行政法規范所調整,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政關系。

熱點內容
拜城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08 21:18:18 瀏覽:784
法院改革司機 發布:2025-10-08 18:14:51 瀏覽:847
第二章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10-08 17:59:22 瀏覽:293
在職法律碩士加工資信箱 發布:2025-10-08 17:56:17 瀏覽:271
我國資源保護的單行法律法規有 發布:2025-10-08 17:37:38 瀏覽:784
上海司法腐敗 發布:2025-10-08 17:25:41 瀏覽:113
司法局部門 發布:2025-10-08 17:21:32 瀏覽:767
司法局法促科 發布:2025-10-08 16:50:30 瀏覽:892
不屬於行政法規名稱的是 發布:2025-10-08 16:09:19 瀏覽:65
刑事訴訟法關於偵查人員詢問部分 發布:2025-10-08 16:08:36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