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公司規定和勞動法沖突怎麼辦

公司規定和勞動法沖突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1-01-01 17:10:27

① 公司規章制度與勞動法沖突怎麼辦

應以勞動法為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八十七條至第九十條的規定,法律的效力高於公司的規章制度。

第八十七條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第八十八條

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第八十九條

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 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第九十條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依法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適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定。 經濟特區法規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經濟特區適用經濟特區法規的規定。

(1)公司規定和勞動法沖突怎麼辦擴展閱讀:

下位法與上位法相抵觸的情形

針對同一事項或適用對象,不同位階的法規性文件都對其作出規定且是在下位法的規定與上位法的規定不一致時,才能適用上位法優於下位法的適用規則,否則這個規則不能予以適用。

什麼情況下下位法與上位法規定的「不一致」或「相抵觸」呢?

在《立法法》中,對相同位階(或者准相同位階)的法律規范,其使用的法律用語是『不一致』,對不同位階的法律規范之間,使用的是『相抵觸』。「不一致」與「相抵觸」是什麼關系?

「不一致」表示法律規范規定的區別,這種區別有兩種:一種是法律法規允許的區別,是法律規范合法性的判斷,例如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對法律、法規的變通規定這種變通規定就是法律法規允許的法律規范性文件,能夠被司法適用。

其依據《立法法》第81條的規定,「自治條例、單行條例依法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適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定。」

再如根據授權制定的經濟法規,也可以對上位法作出變通規定,並且這種變通規定能被司法機關優先適用,「經濟特區法規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經濟特區適用經濟特區法規的規定。」

可以看出,這種不一致是有國家授權法的許可,也只有在此前提下下位法才能優先適用。

另外一種「不一致」是指法律法規不允許的區別,這是法律規范不合法的判斷依據,是無效的,不能被司法機關適用。這種「不一致」也就是不同位階法律規范之間的「相抵觸」,這可以從《立法法》第7條、第63條、第64條、第78條、第88條、第90條、第91條規定中看出。

司法實踐中適用「上位法優於下位法」規則時,它所指的「不一致」強調的是「相抵觸」。《立法法》中的「下位法違反上位法規定的」指的就是「下位法與上位法相抵觸的情形」。

因此准確地講,適用於不同法律位階的規定不一致時,就是指不同法律位階法律規范的相抵觸、相沖突。

② 公司的勞動合同與勞動合同法有沖突怎麼辦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違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是無效的。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八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

(二)採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

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確認勞動合同部分無效的,如果不影響其餘部分的效力,其餘部分仍然有效。勞動合同的無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調解原則適用於仲裁和訴訟程序。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八條,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合法、公正、及時處理的原則,依法維護勞動爭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條,在用人單位內,可以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用人單位代表和工會代表組成。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代表擔任。勞動爭議經調解達成協議的,當事人應當履行。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一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同級工會代表、用人單位方面的代表組成。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擔任。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三條,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四條,因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當地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可以組織有關各方協調處理。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③ 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與新勞動法規定有沖突怎麼辦

1、有約束力。
2、約定與法定有沖突,以法定為准。但是《勞動合同法》也規定了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離開公司時的相關規定,脫密期、競業限制等。

④ 合同法或地方條例與勞動法有沖突時怎麼辦

勞動法是獨立的部門法,合同法屬於民法這個部門法。
勞動法和民法所調內整的為不同的法律容關系。
所以案例一錯誤。

案例二也錯誤。根據《勞動合同法》及其實施條例,用人單位主動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經雙方協商一致解除的,用人單位應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某省的規定,可能是指勞動者提出解除合同並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解除的情形。某省規定屬於地方性法規,如明顯與法律相違背,依據《立法法》,屬無效。

⑤ 我公司行政獎懲制度中,涉及到罰款項,是否和新勞動法有沖突在新勞動法的范疇內,如何合理設置公司獎懲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相關規定,只有行政執法機關才能對違法者采內取罰款容等強制措施。而勞動法上的用人單位不是行政執法機關,無權對職工的違法行為進行罰款。
公司的獎懲制度上,「懲」的制度可以通過績效考評來實現,可以以影響晉升,影響評優,影響加工資為懲罰形式,但不能以經濟處罰來實現。

⑥ 公司規章制度與勞動法有沖突的時候如何解決

如果你直接離職,拖欠的工資應當支付給你,雖然規章制度有規定,但該專規定是無效的,同時公屬司要引用規章制度的話,至少應當證明該制度內容合法,並進行了適當的公示,你知曉該制度的存在,並同意遵守等,否則公司不得直接引用制度規定。但同時你直接離職後公司不向你支付拖欠工資的可能性較大,你可能需要通過訴訟才能實現,但這樣的時間和精力成本較大,建議你再考慮一下 。

⑦ 新勞動法和企業制度處罰有沖突怎麼辦

以法為准。

⑧ 勞動法與地方性法規沖突怎麼解決

地方性法規規定的產假少於90天的與全國性法規相抵觸,屬於無效,應以全國性的法規為准。版地方性法權規規定的產假高於90天的(比如100天)與全國性法規不抵觸,以地方性法規為准。關鍵看地方性法規是否與全國性法規相抵觸。全國性法規明令禁止的,地方性法規不得規定,全國性法規沒有禁止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規定。

⑨ 員工手冊與勞動法沖突怎麼辦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只規定了寒暑假、事假、病假達到一定條件不能休年休假,產假內不在《容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的不能享受年休假之列,所以單位的《員工手冊》中關於缺勤超過15天不能享受年假的規定的違法的,排除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是無效的。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 20 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 1 年不滿 10 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 2 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 10 年不滿 20 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 3 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 20 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 4 個月以上的。

⑩ 合同法或地方條例與勞動法有沖突時怎麼辦

合同法與勞動法無關,合同法是經濟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是完全不同的兩部法律,內根本就是兩容個領域的。地方的一般叫勞動合同條例,地方規定必須基於勞動法和勞動合同的規定,如果與勞動法或者勞動合同相沖突,是無效的。不過,關於地方規定也必須經過地方人大或者人民政府批准,應該不純在與勞動法或者勞動合同法相沖突的情況。可能是你理解有誤。你可以補充說明你認為沖突的具體是什麼規定,再幫你分析一下。

熱點內容
拜城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08 21:18:18 瀏覽:784
法院改革司機 發布:2025-10-08 18:14:51 瀏覽:847
第二章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10-08 17:59:22 瀏覽:293
在職法律碩士加工資信箱 發布:2025-10-08 17:56:17 瀏覽:271
我國資源保護的單行法律法規有 發布:2025-10-08 17:37:38 瀏覽:784
上海司法腐敗 發布:2025-10-08 17:25:41 瀏覽:113
司法局部門 發布:2025-10-08 17:21:32 瀏覽:767
司法局法促科 發布:2025-10-08 16:50:30 瀏覽:892
不屬於行政法規名稱的是 發布:2025-10-08 16:09:19 瀏覽:65
刑事訴訟法關於偵查人員詢問部分 發布:2025-10-08 16:08:36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