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對2月份工資
⑴ 2月份工資怎麼計算
每個月的工資不是按三十天算的,而是以21.75天來計算的。所以二月份的工資也是按21.75天進行折算的。
根據《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1)勞動法對2月份工資擴展閱讀
年平均工資為:每月工資總額相加(不包括福利和獎罰工資)再除以年平均人數。
年平均人數為:按月相加人數除以12。
職工年平均工資=報告期實際支付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報告期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例如:單位甲2017年工資總額為5000萬,年平均人數為800人。所以甲單位2017年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5000/800=6.25萬。
2015年5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調查數據,全部調查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9969元。其中,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平均工資最高,是全部就業人員平均水平的2.20倍。
⑵ 公司扣除我們1月份工資讓我們全額交2月份保險和三月份保險這算違規勞動法嗎
依據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支付工資在正常工作期間不得低於最低工版資標准,用人單位無正當理權由扣除工資肯定不合法。關於勞動者社會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一部分,個人繳納一部分,且主要由用人單位負擔大部分,用人單位讓個人負擔,推卸自己依法應承擔的責任不合法。
⑶ 2月份-5月份的工資沒有發放,勞動法該怎麼處理
找當地的勞動監察大隊申訴,要求解決。
按照《勞動法》規定,工資按月發放專。當屬月可以發放上月的工資,但跨月違法;如果公司拖欠工資,勞動者可以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由勞動監察大隊責令用人單位限期發放工資,逾期不支付的,還要加付賠償金。
《勞動法》第五十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規定: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⑷ 二月份二十八天勞動法如何規定工資演算法,二月份我就干二十五天,行該
按照工作計算 員工依辦理離職交接手續用單位必須具解除勞合同證明(即離職證明)同勞者工資、押金經濟補償必須結清用單位隨意扣減或者拖欠事辦理離職手續要求結清否則事勞局申訴或者舉報用單位違違規行 雙依解除或終止勞合同用單位應解除或終止勞合同付清勞者工資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九條 勞關系雙依解除或終止勞合同用單位應解除或終止勞合同付清勞者工資 根據《華民共勞合同》規定 第五十條用單位應解除或者終止勞合同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合同證明並十五內勞者辦理檔案社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者應按照雙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單位依照本關規定應向勞者支付經濟補償辦結工作交接支付 用單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勞合同文本至少保存二備查 第八十五條用單位列情形由勞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報酬低於低工資標准應支付其差額部;逾期支付責令用單位按應付金額百五十百百標准向勞者加付賠償金: ()未按照勞合同約定或者家規定及足額支付勞者勞報酬; (二)低於低工資標准支付勞者工資; (三)安排加班支付加班費;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合同未依照本規定向勞者支付經濟
⑸ 按照勞動法,今年二月份工資怎麼算,我只上了6天班
根據原勞來動部發布的《源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精神,月工資=月工資收入÷月基薪天數,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顯然,我們的應出勤天數其實就應該是上面所說的「月計薪天數」,但已經剔除了法定節假日,這是不妥的;而且實際出勤天數也應該加上法定節假日的天數,這樣才符合通知精神。必須明確的是,標准工資是在員工滿勤的情況下才能全額享受。滿勤包括應該出勤的天數(剔除節假日、公休日)和有資格享受的節假日天數。這里有個小的細節,如果員工是節後首次上班的,顯然不享受節假日工資。
⑹ 勞動法關於發工資的規定,我單位是每月10日發上個月的工資,也就是我一月的工資在2月什麼發,2月有春節假
勞動者一月份的工資應當在2月10號之前發放,如果遇到節假日,應當提前回發放。
《答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第八條 對完成一次性臨時勞動或某項具體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按有關協議或合同規定在其完成勞動任務後即支付工資。
第九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⑺ 2月份有28天,公休四天,日工資怎麼算'
1、標准計算: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21.75天)
2、按以上問題,粗演算法:日工資版=權月工資收入÷24天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8)3號第二條規定:「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7)勞動法對2月份工資擴展閱讀:
日工資和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2000年3月17日勞動保障部發布的《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0]8號)同時廢止。
參考資料:
網路-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⑻ 請問關於勞動法對2個月內解僱員工的賠償問題
沒有訂立勞動合同並且試用期是3個月首先就違反了《勞動法》
第二章 勞動合同的訂立
第七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條 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至於賠償的問題你往下看看: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八十三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標准,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勞動法》適用於企業和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也就是說不一定是簽了勞動合同的員工,同樣適用於像您這種情況的。在這里我只是找了幾個最重點的法律條款給您提供出來,更具體的建議您參見一下2008年1月1日新版的《勞動法》,您單位肯定是違反法律規定了,如果解僱您應提前1個月以書面形式通知您,具體的賠償還要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而定。
答案補充
請您仔細閱讀一下我回答的最後一段
⑼ 我2月28日提出離職,3月10日提前走按照勞動法是不是要扣2月份以及3月份10天的工資。
辭職其實是有訣竅的,你提出辭職,一定要在月初提,不要在月尾提。內
因為企業扣辭職容的錢,是算提出辭職的月份的。
你2月28號提,必然會影響你2月份的工資。企業有的是有滿勤獎什麼的,你提出辭職,搞不好就沒有了。
你3月1號提,工資就按天算了,不會算你獎金的。
按照你的提出辭職的日期,企業一般會這么扣。
2月獎金扣一點,3月份直接沒有獎金。3月10號走的話,只拿9天的工資,也就是你的基本工資÷31×上班天數。
如果3月份工資沒有,你可以找企業的,畢竟你還上了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