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及公安審理刑事案件

刑事訴訟法及公安審理刑事案件

發布時間: 2021-01-02 13:31:14

❶ 根據刑事訴訟法,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的條件有哪些

【我要糾錯】
在刑事訴訟活動中,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和人民法院代表國家負有追究犯罪,保護國家利益,保護公民合法權利的職責。為了確保刑法的正確實施,懲治犯罪和提高刑事訴訟的效率以及保證辦案的質量,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了各個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活動中的職責分工,要求公、檢、法機關分工負責,並加強互相監督和互相制約。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安機關主要負責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和預審的工作。其中「偵查」是指公安機關對刑事案件行使的偵查權,包括訊問犯罪嫌疑人;詢問證人;對犯罪有關的場所、物品、人身、屍體進行勘驗和檢查;對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隱藏罪犯證據的人的身體、物品、住處和其他有關的地方進行搜查;對在勘驗、搜查中發現的可以用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各種物品和文件,進行扣押;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決案件中某些專門性問題的時候,可以請有專門知識的人進行鑒定;對在逃的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可以發布通緝令,將其追捕歸案等。「拘留」是指對現行犯或者重大犯罪嫌疑分子所採取的一種強制性的措施。「執行逮捕」是指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並可能被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經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決定逮捕後,由公安機關將其正式逮捕。「預審」是指偵查機關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訊問,對所搜集、調取到的證據材料予以核實。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所有刑事案件的偵查工作都由公安機關負責。但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自訴案件,如需要被害人自己到法院去告狀才處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比如故意傷害案中沒有造成被害人殘疾的輕傷害案件;重婚案;不養老人和子女的遺棄案;私拆他人信件或者私藏、毀壞他人信件的妨害通信自由案件;無故到別人家中滋擾生事,使別人無法正常生活的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件;生產、出賣偽劣商品案件(不包括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案件);侵犯知識產權案件(不包括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案件)。另外刑法第四章規定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的犯罪和第五章規定的侵犯財產的犯罪,對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其他輕微刑事案件。由於這些案件的事實、證據都比較清楚,案情也比較簡單,不需要偵查機關再進行偵查,因此被害人可以直接告到人民法院。法律 教育 網
檢察機關主要是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的工作。為了有效地提高辦案質量和確保刑法的正確實施,對於公安機關需要執行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必須要由檢察機關進行檢察和批准。法律這樣規定,是為了加強司法機關之間的制約機制,也有利於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和有效地懲治犯罪。另外,檢察機關還有權對一部分刑事案件直接立案偵查和提起公訴。這些案件主要是:國家工作人員、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務實施的犯罪。主要有貪污賄賂犯罪,國家工作人員的演職犯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報復陷害、非法搜查的侵害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犯罪,此外,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還可以對個別不屬於檢察機關直接立案偵查管轄范圍內的重大案件,也可以立案偵查,但在程序上有嚴格限制。即對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檢察機關在公安機關移送的刑事案件和檢察機關自己直接受理的案件材料進行審查後,認為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可以代表國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人民法院主要負責案件的審判工作。人民法院對檢察機關提起的公訴案件以及公民根據法律規定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案件,依照法律的規定進行審理和作出判決。
人民法院除了審判由檢察機關代表國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的案件以外,根據法律規定,人民法院還應當受理一些公民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刑事訴訟的案件,即稱之為自訴案件。

❷ 在辦理刑事案件中,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三者的關系。

在辦理刑事案件中,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三者的關系屬於系統性的關系,專公安機關負責對刑事案屬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人民檢察院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人民法院負責審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條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2)刑事訴訟法及公安審理刑事案件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對於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

第七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❸ 刑事訴訟法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的區別

《刑事訴訟法》由全國人大制訂、修正,是一部法律,規定的是公安機關回、檢察院、答法院辦理刑事案件應該履行的職責及遵守的程序;《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由公安部制訂,是部門規章,規定的是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應該遵守的程序。

❹ 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的條件有哪些

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基本職權,是依照法律對刑事案件立案、偵查、預審;決定、執行強制內措施;對依容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不予立案,已經追究的撤銷案件;對偵查終結應當起訴的案件,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對不夠刑事處罰的犯罪嫌疑人需要行政處理的,依法予以處理或者移送有關部門;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餘刑期在三個月以下的,代為執行刑罰;執行拘役、剝奪政治權利、驅逐出境。

❺ 一般刑事案件公安審理要多長時間

一般刑事案件公安辦理要兩個月時間。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❻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什麼在審判刑事案件的過程中

刑事訴訟法中,延期審理的情形有以下幾種: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 在法版庭審判過權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二)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三)由於申請迴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❼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和《刑事訴訟法》有什麼區別

你好復,刑事訴訟法是對整制個刑事案件在訴訟過程中的操作流程及方式作出的規定,公檢法部門都應遵守,是法律。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是公安部制定的單獨對公安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時應當遵守的規定。兩者的制定主體是不一樣的,一個是全國人大,一個是公安部。適用范圍也不一樣。

❽ 刑事訴訟法117條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195條,對於傳喚延長至24小時的一個需要辦案部

有明確規定。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七條 對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對在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訊問筆錄中註明。
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採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傳喚、拘傳犯罪嫌疑人,應當保證犯罪嫌疑人的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百九十五條 傳喚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採取拘留、逮捕措施的,經辦案部門負責人批准,傳喚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不得以連續傳喚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傳喚期限屆滿,未作出採取其他強制措施決定的,應當立即結束傳喚。

❾ 新刑事訴訟法實施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有哪些具體變化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

在第二編第二章第七節後增加一節,作為第八節:
「第一百四十八條 公安機關在立案後,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案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可以採取技術偵查措施。

「人民檢察院在立案後,對於重大的貪污、賄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職權實施的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可以採取技術偵查措施,按照規定交有關機關執行。

「追捕被通緝或者批准、決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經過批准,可以採取追捕所必需的技術偵查措施。

「第一百四十九條 批准決定應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確定採取技術偵查措施的種類和適用對象。批准決定自簽發之日起三個月以內有效。對於不需要繼續採取技術偵查措施的,應當及時解除;對於復雜、疑難案件,期限屆滿仍有必要繼續採取技術偵查措施的,經過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長,每次不得超過三個月。

「第一百五十條 採取技術偵查措施,必須嚴格按照批準的措施種類、適用對象和期限執行。

「偵查人員對採取技術偵查措施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應當保密;對採取技術偵查措施獲取的與案件無關的材料,必須及時銷毀。

「採取技術偵查措施獲取的材料,只能用於對犯罪的偵查、起訴和審判,不得用於其他用途。

「公安機關依法採取技術偵查措施,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並對有關情況予以保密。

「第一百五十一條 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時候,經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可以由有關人員隱匿其身份實施偵查。但是,不得誘使他人犯罪,不得採用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發生重大人身危險的方法。

「對涉及給付毒品等違禁品或者財物的犯罪活動,公安機關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實施控制下交付。

「第一百五十二條 依照本節規定採取偵查措施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訴訟中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如果使用該證據可能危及有關人員的人身安全,或者可能產生其他嚴重後果的,應當採取不暴露有關人員身份、技術方法等保護措施,必要的時候,可以由審判人員在庭外對證據進行核實。」

❿ 刑事訴訟法中的職能管轄是指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對刑事案件的審理許可權

對,就是這樣。不過刑事訴訟法更多的只是規定法院的管轄范圍,公安和檢察院的一般和法院的管轄一致。

熱點內容
拜城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08 21:18:18 瀏覽:784
法院改革司機 發布:2025-10-08 18:14:51 瀏覽:847
第二章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10-08 17:59:22 瀏覽:293
在職法律碩士加工資信箱 發布:2025-10-08 17:56:17 瀏覽:271
我國資源保護的單行法律法規有 發布:2025-10-08 17:37:38 瀏覽:784
上海司法腐敗 發布:2025-10-08 17:25:41 瀏覽:113
司法局部門 發布:2025-10-08 17:21:32 瀏覽:767
司法局法促科 發布:2025-10-08 16:50:30 瀏覽:892
不屬於行政法規名稱的是 發布:2025-10-08 16:09:19 瀏覽:65
刑事訴訟法關於偵查人員詢問部分 發布:2025-10-08 16:08:36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