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屬於行政法規的文種是

屬於行政法規的文種是

發布時間: 2021-01-03 15:43:05

A. 下列公文中,屬於規范性公文的有()A.規定 B.命令 C.條例 D.辦法

規范性公文即就是規范性文件。

規范性文件,是各級機關、團體、組織制發的各回類文件中最主要的一類答,因其內容具有約束和規范人們行為的性質,故名稱為規范性文件。目前我國法律法規對於規范性文件的涵義、制發主體、制發程序和許可權以及審查機制等,尚無全面、統一的規定。但部分地區探索實現了規范性文件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公布的「三統一」,初步實現了規范性文件的規范管理。例如,我國唐代封建法律就有律令格、式之分。現代則有憲法、法律、法令、條例、規章、命令等。與規范性文件相對應的是非規范性文件,它是指國家機關在其許可權范圍內發布的只對個別人或個別事有效而不包含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的文件。如判決書、任免令、逮捕證公證書、結婚證書等。非規范性文件是適用法律所產生的文件,不是法的淵源。

現代則有憲法、法律、法令、條例、規章、命令等。

因此BC兩個選項就是正確的。

B. 屬於法定行政公文文種的有哪些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最新版本有15種,分別是決議、決定、命令(令)、公報、公告、通告、意見、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復、議案、函、紀要,比2000年8月的版本多了決議和公報兩個文種。

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公認的有決議、決定、公報、公告、通告、意見、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復、議案、函、紀要十四個文種。

適用范圍:

(一)決議。適用於會議討論通過的重大決策事項。

(二)決定。適用於對重要事項作出決策和部署、獎懲有關單位和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

(三)命令(令)。適用於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晉升銜級、嘉獎有關單位和人員。

(四)公報。適用於公布重要決定或者重大事項。

(五)公告。適用於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者法定事項。

(六)通告。適用於在一定范圍內公布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

(七)意見。適用於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

(八)通知。適用於發布、傳達要求下級機關執行和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批轉、轉發公文。

(九)通報。適用於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況。

(十)報告。適用於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回復上級機關的詢問。

(十一)請示。適用於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准。

(十二)批復。適用於答復下級機關請示事項。

(十三)議案。適用於各級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事項。

(十四)函。適用於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准和答復審批事項。

(十五)紀要。適用於記載會議主要情況和議定事項。

(2)屬於行政法規的文種是擴展閱讀:

特點:

1、有法定作者制發。法定作者指依法成立並能以自己名義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社會組織及其領導人。

2、具有法定的權威性和現行效用。法定權威性是指公文在法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能夠對受文者的行為產生一定程度的強制性影響。 現行校用指公文在其內容所針對的現行公務活動中直接發揮實際效力具有依據和憑證功能。

3、公文具有規范的體式和特定的處理程序。公文的規范體式是指公文的文體和格式必須符合國家的統一規定。收文和發文均有一定的處理程序各環節皆有順序性和規范性不得自行其是。

C. 試比較「條例」,「規定」,「辦法」三個文種的異同

條例、規定、辦法的異同:
區別:(1)含義不同:條例是為調整國家生活某個方面的准則回而制定的、需要答長期實行的、較為原則和規范的立法性文件。規定(原則一些,要求照章執行)是對某項工作或活動的進行做出具體規范的文件。辦法(具體一些,可參照辦理)是對某項工作或活動的進行做出具體規范的文件。(2)許可權不同:條例和規定一般是在黨的機關中運用,而辦法一般是在企事業單位中運用。(3)適用范圍不同:條例適用於國家權力機關規定國家有關政策、法律制定並批准、頒發和實行。規定是對特定范圍內的工作和事務指定具有約束力的行為規范。辦法是對本單位的工作或活動的進行做出具體行為規范和要求。
聯系:條例、規定、辦法性質相同都是規范性和法規性文件。(如有參考價值請採納)

D. 條例是公文文種嗎

公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公文即公務文書包括1.法定文書 2.法規規章文書3.事物專文書
狹義的公文即法定文書,主屬要為新《條例》頒布的15種黨政公文
條例屬於廣義的公文即公務文書中的法規的常用文種
狹義的公務文書即法定文書通常直接表述為「公文」,我們一般說的「公文分類「指的是狹義上的分類,所以條例不屬於

E. 公文文種的使用。

《黨政機關抄公文處理工作條例》規定的黨政機關公文文種主要有15個,分別是:決議、決定、命令、公報、公告、通告、意見、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復、議案、函、紀要。

1、上行文是指公文向上級機關單位運行。行政公文的上行文有:議案、報告和請示,但有的下行文如通知、通報等也可以在一定情況下上行;

2、平行文,指平行機關或不相隸屬的機關之間的發文,如通知、函。

3、下行文,指上級機關對所屬下級機關的發文,如命令、指令、決定、決議、布告、公告、通告、通知、通報、批復等。

拓展資料:

選擇

正確選擇並在公文上標明文種,將會給公文的形成和辦理帶來便利,並有助於維護公文的嚴肅性和有效性。

我國行政系統通用公文文種體系中包括有:條例、規定、辦法、決定、命令、指示、批復、通知、通報、公告、通告、議案、請示、報告、調查報告、總結報告、函、會議紀要等,它們性質不同,各有特定的適用范圍。

選擇公文文種的依據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看作者與主要受文者間的工作關系;二是看作者的法定許可權;三是看行文目的、行文要求和表現公文主題的需要。

F. 公文的文種包括哪些

我國行政系統通用公文文種體系中包括有:條例、規定、辦法、決定、命令、指示、批復、通知、通報、公告、通告、議案、請示、報告、調查報告、總結報告、函、會議紀要等,它們性質不同,各有特定的適用范圍。

選擇公文文種的依據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看作者與主要受文者間的工作關系;二是看作者的法定許可權;三是看行文目的、行文要求和表現公文主題的需要。

(6)屬於行政法規的文種是擴展閱讀:

一、《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 》第八條公文種類主要有:

(一)決議。適用於會議討論通過的重大決策事項。

(二)決定。適用於對重要事項作出決策和部署、獎懲有關單位和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

(三)命令(令)。適用於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晉升銜級、嘉獎有關單位和人員。

(四)公報。適用於公布重要決定或者重大事項。

(五)公告。適用於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者法定事項。

(六)通告。適用於在一定范圍內公布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

(七)意見。適用於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

(八)通知。適用於發布、傳達要求下級機關執行和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批轉、轉發公文。

(九)通報。適用於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況。

(十)報告。適用於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回復上級機關的詢問。

(十一)請示。適用於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准。

(十二)批復。適用於答復下級機關請示事項。

(十三)議案。適用於各級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事項。

(十四)函。適用於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准和答復審批事項。

(十五)紀要。適用於記載會議主要情況和議定事項。

二、公文在語句組織中作者真實的意思表達不清楚,上氣不接下氣,前言不搭後語怎麼辦。主要從句子成分和語序安排上下功夫。

主謂搭配,定語與中心詞的搭配要合理,句子成分要完整,一句話不能出現兩個主語,語句要遵從語法和邏輯規則。這需要扎實的文字功底,也是大家實際工作中的困難。光講理論沒用,我給大家講四點體會:

1、當要表達的一組並列概念之間有輕重、主次之分,大小、高低之別時,應依次順排或倒排。如「國庫券」的面額分為1元、5元、10元、50元、100元和1000元六種。(由小到大)

2、當一組概念表現由若干連續的運作、行為構成的活動過程時,按時間發展順序排列。如該犯從北京市××監獄逃跑後,先後流竄到石家莊、鄭州、武漢、廣州等地繼續作案。

3、當一組概念表現一個認識過程時,一般按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次序排列。如「這是一份很好的材料,它能引人深思,促人覺醒,催人奮進」。

4、當一個語句反映因果關系時,按先因後果次序排列。如「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

G. 我國現行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文種有哪些何時公布的

行政機關公文的行文及行政機關公文的教學中,如何表述行政機關公文文種、類型及行文體式,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經常看到文秘雜志有關《批轉和轉發不是公文文種》等類似爭論不休的一些文章。如《秘書理論與實踐》中金常德《批轉和轉發不是公文文種》一文稱:「《秘書學原理及實務》一書,編者卻把批轉和轉發都視為獨立的公文文種,實為舛誤。」那麼,筆者要問:「批轉和轉發不是公文文種」又是什麼?反過來,「批轉和轉發」又是公文文種里的什麼?其實,這都是對行政機關公文文種及內容的表述不清造成的誤解。
其對行政機關公文文種及內容的表述不清的原因在哪裡?筆者認為,就是對行政機關公文文種的定義的理解不夠全面。縱觀13種行政機關公文文種的定義,都是從文種的性質及范圍來銓釋的。所謂「性質」,即表明了這個文種可用來做什麼的本質特徵。所謂「范圍」,表明了這個文種對上對下、對人對事的所屬性。從定義的內容來看,並不是把一個文種都只寫成一種公文體式。也就是說,公文文種定「種」,文種定義內容定「類」,也就是「種」與「類」之爭。
我們分別看看13個行政機關公文文種,每「種」公文按定義所述的內容的性質及范圍,可分別分為多少類?
(一)命令(令):適用於依照有關法律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嘉獎有關單位及人員。
根據「命令(令)」 定義的內容,可分為公布行政法規的命令、公布行政規章的命令、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的命令、有關單位的嘉獎令、有關人員的嘉獎令等5類,行文至少就應寫成5種公文體式。公布行政法規,由於行政法規包括:條例、規定、辦法、細則等文種,那麼,公布行政法規命令,也應包括公布條例、規定、辦法、細則等4種體式的命令來行文。可見,命令(令)可分為 9種公文體式來行文。
如1:公布行政法規的命令,如:國務院令第499號,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2005年5月11日國務院第89次常務會議通過 2005年5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35號,公布《國務院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定》;國務院令第384號,公布《海關關銜標志式樣和佩帶辦法》;國務院令第306號,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定,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國務院總理、國務院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以及縣以上各級地方人民政府才可以依據法律規定的許可權發布命令,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發布命令。
如2:公布行政規章命令。行政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委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為了管理國家行政事務所制定的法律規范性文件。行政規章除規定、辦法兼用作規章文種外,其他規章文種有章程、細則、制度、規則、規程、守則、准則等文種。那麼,公布行政規章的命令,也應包括公布規定、辦法、章程、細則、制度、規則、准則、通則等8個文種對命令體式來行文。如:2006年12月28日,鄭州市政府以第156號令公布的《鄭州市嵩山古建築群保護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21號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令(2005年第2號)公布的《港口工程竣工驗收辦法》;1990年8月24日國家技術監督局第7號令發布《全國專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章程》;2006年12月13日,鄭州市政府以第153號令公布的《鄭州市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管理條例實施細則》;1959年6月25日, 國務院發布《關於統一計量制度的命令》;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令(2005年第1號)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船舶船員適任考試發證規則》; 1992年3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95號公布《企業會計准則》;1992年11月16日國務院批准 1992年11月30日財政部令第5號公布《企業財務通則》。
如3: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的命令。如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行文的《國務院,中央軍委2005年冬季徵兵命令》。
如4:嘉獎令。有關單位的嘉獎令,如駐馬店市人民政府駐政〔2007〕13號《關於對平輿縣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的嘉獎令》、有關人員的嘉獎令,如2007-11-3 10《 國務院對勝利粉碎劫機事件的民航楊繼海機組的嘉獎令》。
(二)決定:適用於對重要事項或者重大行動做出安排,獎懲有關單位及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
根據「決定」定義的內容,可分為重要事項的決定、重大行動做出安排的決定、獎勵的決定、懲治的決定、變更下級機關的決定、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的決定等6類來行文。依次如:1995年12月28日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召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決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反腐敗斗爭近期抓好幾項工作的決定》、國發〔2008〕2號《國務院關於200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國發〔1996〕4號《國務院關於堅決打擊騙取出口退稅、嚴厲懲治金融和財稅領域違法亂紀行為的決定》、2006-1-19廣東省《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食品生產加工環節衛生監管機關變更的決定》、2007《廈門市人民政府關於廢止、宣布失效、修改部分市政府規章的決定》。
(三)公告:適用於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者法定事項。
根據"公告"定義的內容,可分為宣布重要事項的公告、宣布法定事項的公告2類行文。如:《旬陽縣人民政府機關搬遷公告》、07-10-26 19:23:09發布的《和靜縣第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結果公告》。
(四)通告:適用於公布社會各有關方面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
根據"通告"定義的內容,可分為公布社會各有關方面應當的遵守的事項的通告、公布社會各有關方面應當周知的事項的通告等2類行文。如:《××市人民政府關於堅持清理非法佔道經營的通告》、《廣州市公安局關於洛溪大橋交通管理規定的通告》。
(五)通知:適用於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
根據"通知"定義的內容,可分為批轉下級機關公文的通知、轉發上級機關公文的通知、轉發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的通知、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事項的通知、需要有關單位周知的事項通知、需要有關單位執行的事項通知、任職通知、免職通知等8類來行文。依次如:2005年《國務院批轉證監會關於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意見的通知》、廈經普辦〔2005〕4號,《關於轉發<關於公布實施福建省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簡易執法程序若干規定(試行)的通知>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工商局、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嚴厲打擊傳銷和變相傳銷等非法經營活動意見>的通知》、《民政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民政系統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的通知 》、《勞動人事部關於設立"勞動保護科學技術進步獎" 的通知》、浙政辦發〔2007〕38號,浙江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開展規章和行政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吉政干任〔2005〕72號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王剛任職的通知》、2007年4月28日臨澧縣臨人常發[2007] 05 號《關於鄭大知同志的免職通知》。有時許多人任免同時進行,行文時可為合為"任免通知",如人勞公字[2007]155號《關於翁笑冰等6名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
(六)通報:適用於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或者情況。
根據"通報"定義的內容,可分為表彰先進的通報、批評錯誤的通報、傳達重要精神的通報、傳達重要情況的通報等4類來行文。依次如:山西省水利廳晉水辦[2003]620號《關於表彰2003年度全省水利宣傳先進單位和政務信息先進單位的通報》、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省××市××縣擅自停課組織中小學生參加迎送活動的通報》、遼寧本溪市政府召開緊急會議《傳達雞西"9.30"特大事故通報》、中央五部委《經濟責任審計情況通報》。
(七)議案:適用於各級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事項。
根據"通報"定義的內容,可分為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提請審議事項的議案、向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事項的議案等2類來行文。如:武漢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關於提請審議《武漢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議案和建議工作條例(草案)》的議案、根據委員長會議的建議,即將進行的常委會會議將審議《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行使原由中國人民銀行行使的監督管理職權的議案》。
(八)報告:適用於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
根據"報告"定義的內容,可分為匯報工作的報告、反映情況的報告、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的報告等3種類型來行文。如: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災後住房重建工作意見的報告》、轉發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關於批准省人民政府《關於大力扶持山區文化建設抓緊改變山區群眾文化生活貧乏落後狀況議案的辦理情況報告》、××市人民政府答復××省人民政府《關於××河水質污染狀況的報告》。
(九)請示:適用於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准。
根據"請示"定義的內容,可分為請求指示的請示、請求批準的請示等2種類型來行文。如:深圳市委、市人民政府向廣東省人民政府《深圳市委、市人民政府關於清查處理深圳經濟特區范圍內私人建房情況的請示》、津市公安局向天津市政府《關於放寬出入境及在津落戶條件廣泛吸引國內外科技人才來我市工作的請示》。
(十)批復:適用於答復下級機關的請示事項。
根據"批復"定義的內容,可分為答復下級機關的請示事項的批復等1種類型來行文。。如:國務院《國務院關於寧波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十一)意見:適用於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
根據"意見"定義的內容,可分為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的意見、對重要問題提出處理辦法的意見等2種類型來行文。如:2008年《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進城務工農村勞動者向城鎮居民轉變的意見》、2007-3-5廣東省惠州市人民政府《惠州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廣東省森林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調解處理辦法的意見》。
(十二)函:適用於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准和答復審批事項。
根據"函"定義的內容,可分為商洽工作的函、詢問的函、答復問題的函、請求批準的函、答復審批事項的函等5種類型來行文。如:《陝西省政府關於報送清理公款購買商業保險工作函》、××市文化局×文函〔2003〕54號《關於詢問元宵節文化大集籌備情況的函》、《關於對市人大三屆三次會議第146號建議的答復函》、羅府函〔2007〕13號《關於請求批准成立羅定肉桂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辦公室的函》、蘇環函〔2008〕102號給銅山縣人民政府《關於暫緩銅山縣轄區內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的函》。
(十三)會議紀要:適用於記載、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
根據"會議紀要"定義的內容,可分為用於記載會議情況的會議紀要、用於傳達會議情況的會議紀要、用於議定事項會議紀要等3種類型來行文。如: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2007〕60號《市政府工作會議紀要》、《、××省計劃生育領導小組第×次全體成員會議紀要》、2006年1月1日至29日,重慶市政府《關於元旦、春節期間全市安全生產工作督查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
從上所述可以看出以下一些問題:
一、行政機關公文13個文種,含有55個以上類型的行文體式。其中,每個類可以成為一種公文體式。個別的類型,還可形成多種體式。
二、文種雖然是法定的「種」,其文種定義的內容包含著「類」,這些類往往被人們所忽視,也就是爭論不休的根本原因。對各類的表述,可以具體,可以抽象,也可簡捷。如:《國務院批轉證監會關於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意見的通知》是具體稱呼的表述,「批轉下級機關公文的通知」 是抽象的表述,「批轉通知」 是簡捷的表述。有時對簡捷的「批轉通知」可加一個「性」字,如「批轉性通知」,這是因為文種定義是按「性質」來銓釋的。這不同形式的表述是因使用的情況而定的,但「類」後應冠「文種」名稱。
三、文種各「類」是寫作的具體體式(格式)。各類具體體式含有「文種」的共性,也有著每「類」個性,在表述中不能籠統而言。如「批轉性通知」有「批示性」,寫作中含有批語,如「同意」、「原則同意」、「很好」、「很重要」等批示性語言,其它類型的通知不一定有這一特性。又如「轉發性通知」在執行過程中有著「不定性」。他得視行文者的要求和受文單位的實際情況而定,是「遵照執行」或「參照執行」,或受文單位沒有必要執行。而其它類型的通知不一定有這一特性。
對「類」的擬文,應是文秘人員及教授公文的教師把握的主體內容。因此,在熟之其「種」之後,更要熟知其「類」,包括這「類」的行文對象,所屬范圍,文體的特點,格式及每個環節應安排擬寫的內容等等。
四、行政機關公文的范圍要明確,它包括國家主席、國務院、省、市、縣、鎮、鄉等政府機關必須遵循其規范使用。但機關部門的專用文書不在此列。如公、檢、法,財稅等專用文書,那是機關部門專門的規定文書。也不包括企、事業單位使用的文書,企、事業單位是借用行政機關文書的某些文種行文和其它文書的文種來行文。也不包括中國共產黨機關文書的文種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機關文書的文種,那是因為他們的公文也有專門的規定。因此,行政機關公文中不能混用其它有關公文的文件及類型來擬文和舉例等。
五、行政機關公文是一種規范性強的公文,不能把某些公文與行政機關公文相同文種的事務文書等同於行政機關公文。如部門開會寫個通知、有事寫個報告、請示等等,又不按行政機關公文運轉,也不按行文規范各個環節的格式撰文,都應視為行政機關內的事務文書,不能表述為行政機關公文。

H. 條例、辦法規定黨政機關各有哪些公文文種

好像是十三種:通知,函,報告,請示,批復,意見,命令(令)、決定、公告、通告、通報、
議案、會議紀要。

I. 可以用來發布規章的文件有(). A.命令 B.決定 C.通知 D.通告 多選

選A和C。決定是作出安排,通告是周知的事項。這兩項不符。命令是常用的規章發布手段回,通知和公告差不多答,也是發布規章的手段。

在一定范圍內公布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時所使用的文種叫通告。通告的發布范圍比公告小,它所發布的有關事項只要求有關人員遵守、執行,對一定范圍內的公眾起著制約的作用。如《國務院關於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的通告》等。

(9)屬於行政法規的文種是擴展閱讀:

規章制度公示方法很多,根據實踐經驗,實踐中一般可採取如下公示方法:

1、公司網站公布:在公司網站或內部區域網發布進行公示。

2、電子郵件通知:向員工發送電子郵件,通知員工閱讀規章制度並回復確認。

3、公告欄張貼:在公司內部設置的公告欄、白板上張貼供員工閱讀。

4、員工手冊發放:將公司規章制度編印成冊,每個員工均發放一本。

5、規章制度培訓:公司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組織公司全體員工進行公司規章制度的培訓,集中學習。

6、規章制度考試:公司以規章制度內容作為考試大綱,挑選重要條款設計試題,組織員工進行開卷或閉卷考試,加深員工對公司規章制度的理解。

7、規章制度傳閱:如公司員工不多時,可將規章制度交由員工傳閱。

J. 屬於法定行政公文文種的有哪些

法定行政公文種類:
一、公告、通告與通知
公告是「適用於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法定事項」的行政公文。通告是「適用於公布社會有關方面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的行政公文。通知是「適用於批轉下級機關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的行政公文。公告,根據其作用可以劃分為重要事項公告、法定事項公告;通告,根據其作用可以劃分為制約性通告、知照性通告;通知,根據其作用可以劃分為發布性通知、轉發性通知、指示性通知、知照性通知和任免性通知。由此可見,公告、通告和知照性通知均具有「告知事項」的功能。
二、命令、決定與通報
命令是「適用於依照有關法律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嘉獎有關單位及人員」的行政公文。決定是「適用於對重要事項或者重大行動做出安排,獎懲有關單位及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的行政公文。通報是「適用於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或者情況」的行政公文。由此可見,命令中的嘉獎令、決定中的獎勵決定和通報中的表彰通報均具有「表彰先進」的功能。
三、命令與通知
命令是「適用於依照有關法律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嘉獎有關單位及人員」的行政公文。通知是「適用於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的行政公文。命令,根據其作用可以劃分為公布令、行政令、嘉獎令和任免令;通知,根據其作用可以劃分為發布性通知、轉發性通知、指示性通知、知照性通知和任免性通知。由此可見,命令和通知均具有「發布規章和人事任免」的功能。
四、決定、通知與意見
決定是「適用於對重要事項或者重大行動做出安排,獎懲有關單位和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的行政公文。通知是「適用於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的行政公文。意見是「適用於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的行政公文。決定,根據其作用可劃分為政策性決定、部署性決定、獎懲性決定和變更撤銷性決定;通知,根據其作用可劃分為發布性通知、轉發性通知、指示性通知、知照性通知和任免性通知;意見,根據其作用可劃分為下行的指導性意見、上行的建議性意見和平行的協商性意見。由此可見,決定、通知和指導性意見都屬下行文,均有「向下級布置工作」的功能。
五、函與意見
函是「適用於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准和答復審批事項」的行政公文。意見是「適用於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的行政公文。函,根據其作用可劃分為商洽函、詢問答復函和求批審批函;意見,根據其作用可劃分為下行的指導性意見、上行的建議性意見和平行的協商性意見。由此可見,商洽函和協商性意見大多屬於平行文,均有「向平級和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協商工作」的功能。
六、報告、請示與意見
報告是「適用於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的行政公文。請示是「適用於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准」的行政公文。意見是「適用於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的行政公文。報告,根據其內容性質可劃分為工作報告、情況報告、答復報告和報送報告;請示,根據其作用可劃分為請求批示性請示、請求批准性請示;意見,根據其作用可劃分為下行的指導性意見、上行的建議性意見和平行的協商性意見。由此可見,報告、請示和建議性意見都屬上行文,均具有「向上級反映工作」的功能。
七、函與請示
函是「適用於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准和答復審批事項」的行政公文。請示是「適用於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准」的行政公文。函,根據其作用可以劃分為商洽函、詢問答復函和求批審批函;請示,根據其作用可以劃分為請求批示性請示和請求批准性請示。由此可見,函和請示均具有「請求批准」的功能。
八、批復、復函、通知與報告
批復是「適用於答復下級機關的請示事項」的行政公文。函是「適用於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准和答復審批事項」的行政公文。函從行文往來上可劃分為發函和復函。通知是「適用於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的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的行政公文。報告是「適用於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答復上級機關的詢問」的行政公文。由此可見,批復、復函、通知和報告均具有「回復事項』的功能。

熱點內容
拜城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08 21:18:18 瀏覽:784
法院改革司機 發布:2025-10-08 18:14:51 瀏覽:847
第二章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10-08 17:59:22 瀏覽:293
在職法律碩士加工資信箱 發布:2025-10-08 17:56:17 瀏覽:271
我國資源保護的單行法律法規有 發布:2025-10-08 17:37:38 瀏覽:784
上海司法腐敗 發布:2025-10-08 17:25:41 瀏覽:113
司法局部門 發布:2025-10-08 17:21:32 瀏覽:767
司法局法促科 發布:2025-10-08 16:50:30 瀏覽:892
不屬於行政法規名稱的是 發布:2025-10-08 16:09:19 瀏覽:65
刑事訴訟法關於偵查人員詢問部分 發布:2025-10-08 16:08:36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