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行政法規屬於什麼范疇
❶ 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禁止的不得經營;這是什麼經營范圍啊
你好,按照現行法來律,行政法規以源及國務院的規定,不得經營以及要求獲得許可經營的范圍可以分為下面幾種:
1、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禁止的,不得經營-----即禁止經營的,如販賣毒品等違法行為。
2、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應經許可的,經審批機關批准並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後方可經營----即許可主義,如煙草專賣,販鹽等需要經批准才能經營的行業。
3、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未規定許可的,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准則主義,指設立企業不需要報有關主管機關批准,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成立條件,即可直接向登記主管機關申請登記,經登記機關審查合格後授予合法主體的資格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如有問題,歡迎繼續追問。
❷ 關於國務院頒布的條例是否屬於法律
國務院頒布的條例自屬於行政法規。
根據《立法法》的規定,
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第六十五條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❸ 國務院令 類似的法律叫部門規章還是什麼
以國務院令德形式發布的法律性文件一般有兩類:國務院自行制訂的行政法規;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制訂的受權立法。
❹ 國務院批准部門發布是行政法規嗎
不是。來
部門的規則制定和源頒布的規范性文件部門、委員會、審計辦公室和國務院其他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國務院的決定在各自的權力范圍內調整行政關系范圍內各自部門不得違反憲法,法律、行政法規。主要形式有命令、指示、規章等。如國家科委制定的《科技保密條例》、勞動部頒布的《技工學校招生條例》等,都是部門規章。
(4)國務院行政法規屬於什麼范疇擴展閱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九十一條規定: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等,除為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益而作出的特別規定外,溯及既往。兩個法律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適用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❺ 國務院頒布的條例是什麼性質
法規性文件,距特殊的法定效力僅僅次於法律,是國家權力機關專和黨政機關依照法律運屬用法律的規范形式,將國家的方針、政策依法予以肯定,具有法律條文和黨政機關公文雙重屬性,即有法律的指導作用,又有嚴格的法律約束力
物權法他是上位法,它是大法,拆遷條例它是下位法,它應該服從於上位法。
❻ 請問法律專業人士:國務院發布的條例和各部委發布的規定之間是什麼關系
屬於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九十一條規定: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6)國務院行政法規屬於什麼范疇擴展閱讀:
立法的相關要求規定:
1、行政法規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國務院法制機構具體負責起草,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草案由國務院法制機構組織起草。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社會公眾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2、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根據國家總體工作部署擬訂國務院年度立法計劃,報國務院審批。國務院年度立法計劃中的法律項目應當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相銜接。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及時跟蹤了解國務院各部門落實立法計劃的情況,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
❼ 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發文「關於什麼什麼的決定」各是什麼級別,行政法規還是規范性文件
要看文件的屬性,既可以是規范性文件、也有可以政策性規定、還可以是行政決定和行政指性方針,還有可能是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從文件層級上看是中央、國家級文件。
《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第八條規定:
公文種類主要有:
(一)決議。適用於會議討論通過的重大決策事項。
(二)決定。適用於對重要事項作出決策和部署、獎懲有關單位和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
(三)命令(令)。適用於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晉升銜級、嘉獎有關單位和人員。
(四)公報。適用於公布重要決定或者重大事項。
(五)公告。適用於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者法定事項。
(六)通告。適用於在一定范圍內公布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
(七)意見。適用於對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
(八)通知。適用於發布、傳達要求下級機關執行和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批轉、轉發公文。
(九)通報。適用於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況。
(十)報告。適用於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回復上級機關的詢問。
(十一)請示。適用於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准。
(十二)批復。適用於答復下級機關請示事項。
(十三)議案。適用於各級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事項。
(十四)函。適用於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准和答復審批事項
(十五)紀要。適用於記載會議主要情況和議定事項。
(7)國務院行政法規屬於什麼范疇擴展閱讀:
這些公文的格式:
公文一般由份號、密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發文機關標志、發文字型大小、簽發人、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說明、發文機關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註、附件、抄送機關、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頁碼等組成。
(一)份號。公文印製份數的順序號。涉密公文應當標注份號。
(二)密級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級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應當根據涉密程度分別標注「絕密」「機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三)緊急程度。公文送達和辦理的時限要求。根據緊急程度,緊急公文應當分別標注「特急」「加急」,電報應當分別標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四)發文機關標志。由發文機關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加「文件」二字組成,也可以使用發文機關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聯合行文時,發文機關標志可以並用聯合發文機關名稱,也可以單獨用主辦機關名稱。
(五)發文字型大小。由發文機關代字、年份、發文順序號組成。聯合行文時,使用主辦機關的發文字型大小。
(六)簽發人。上行文應當標注簽發人姓名。
(七)標題。由發文機關名稱、事由和文種組成。
(八)主送機關。公文的主要受理機關,應當使用機關全稱、規范化簡稱或者同類型機關統稱。
(九)正文。公文的主體,用來表述公文的內容。
(十)附件說明。公文附件的順序號和名稱。
(十一)發文機關署名。署發文機關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
(十二)成文日期。署會議通過或者發文機關負責人簽發的日期。聯合行文時,署最後簽發機關負責人簽發的日期。
(十三)印章。公文中有發文機關署名的,應當加蓋發文機關印章,並與署名機關相符。有特定發文機關標志的普發性公文和電報可以不加蓋印章。
(十四)附註。公文印發傳達范圍等需要說明的事項。
(十五)附件。公文正文的說明、補充或者參考資料。
(十六)抄送機關。除主送機關外需要執行或者知曉公文內容的其他機關,應當使用機關全稱、規范化簡稱或者同類型機關統稱。
(十七)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公文的送印機關和送印日期。
從憲法的角度來看,杜州的國務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具有相同的憲法地位,不存內在從屬關系。容國務院行使行政權,最高人民法院行使司法權,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與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釋存在三種有效關系:
1、行政法規是在立法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授權國務院制定的。此時,行政法規與法律具有同等效力,司法解釋不得與之相沖突;
2、行政法規屬於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有關行政職權的規定,不屬於司法解釋;
3、為實施法律而制定的行政法規,除法律明確規定由國務院負責解釋外,與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具有同等效力。兩者發生沖突時,應報主管機關處理。
(8)國務院行政法規屬於什麼范疇擴展閱讀:
行政法規主要是政府職能部門發布,司法解釋主要有高院發布。行政法規如果是中央職能部門發布,其位階與司法解釋相比是一個等級。
司法解釋相當於最高法院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及規范性文件在司法實務領域中具體含義的闡述和下級法院在對法律理解性問題及具體操作中請示的批復,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普遍適用性,各級法院必須執行。
❾ 投資有限公司申請登記的經營范圍中屬於法律、行政法規或國務院決定規定在登記前須經批準的項目有哪些
涉及衛生、環保、消防、海關、進出口權、煙酒經營等多個行業.
1.、金融保險業(包括當典)、郵電業;
2、鐵路、航空(不含包機)遠洋運輸業;
3、軍工業及其產品和軍警執法機關的制服、標志;
4、電力生產及供應業;
5、電影攝制及廣播電視業;
6、金銀銷售;
7、劇毒化學危險品;
8、民用爆炸物品(不含煙花爆竹零售);
9、汽槍、獵槍、模擬手槍或電擊器;
10、國家明文規定的淘汰產品;
11、汽車、報廢汽車;
12、農葯、化肥;
13、鰻苗;
14、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15、麻醉葯品、精神葯品、放射性葯品和醫療用毒性葯品;
16、國家明文禁止的行業和商品;
行業政策性控制由當地實際情況決定。
另外:
1、申請從事飲食業、食品加工和銷售業的,須經縣(市)以上食品衛生監督機關審查同意,並取得《衛生許可證》和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合格證;
2、申請從事機動車船客貨運輸的,須經縣(市)以上交通運輸、航政管理部門檢驗合格,辦理報戶(過戶)等手續,取得運輸許可和營業等證明,經公安機關辦理車船牌照、駕駛執照,從事機運的還要向保險機關辦理責任保險;
3、申請從事采礦業的,須經縣(市)以上礦產管理部門審查同意,並取得《個體采礦許可證》;
4、申請從事工程設計的須經省城建主管部門審查同意;
5、申請從事建築和混凝土預製件製造業的,須經縣(市)以上城建部門審查同意;
6、申請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的,須經縣(市)以上科委審查同意;
7、申請從事製造、修理計量器具業的,須經縣(市)以上標准計量管理部門審查同意;
8、申請從事葯品銷售業的,須經縣(市)以上醫葯管理部門審查同意;
9、申請從事書刊、報紙出售或出租,電影放映、電子游戲、撞球、溜冰場及其他們家允許的文化娛樂的,須經縣(市)文化主管部門審查同意;涉及治安管理規定的,還須取得縣(市)以上公安機關核發的《公共場所治安許可證》。
10、申請從事旅店、刻字、典當、信託寄賣和營業性的印刷行業(包括印刷廠、打字、曬圖、謄印店、鑄字以及專業製版廠、裝訂廠等)的,須經縣(市)以上公安機關審查同意,並取得特種行業許可證;
11、申請從事涉及「三廢」和噪音嚴重的行業,須經縣(市)以上環保部門審查同意;
12、申請從事技術性較強的服務性行業,如家用電器維修,機動車輛修理等,須經培訓考核,取得有關部門技術考核的合格證書;
13、申請從事其他特種行業或規定持有生產許可證的行業,按有關規定辦理。
還有一些,具體可以到當地工商部門查詢.
❿ 法律法規、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區別是
1、范圍不同
法律抄法規、行政法規和襲部門規章這三個的范圍不一樣,法律法規范圍最大,包含了行政法規以及部門規章,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是單獨的。
2、制定人不同
法律法規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行政法規則是國務院制定,而部門規章是適用於國務院各部門、各委員會、審計署等這些部門自己發布的。
3、適用對象不同
法律法規適用於所有人,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普通民眾;行政法規是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制定的,不適用普通民眾;部門規章同樣不適用普通民眾,是國務院各部門、各委員會、審計署自己調整內部范圍內的行政管理關系的。
(10)國務院行政法規屬於什麼范疇擴展閱讀
我國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立法通過後,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行政法規一般以條例、辦法、實施細則、規定等形式作成。發布行政法規需要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它的效力次於法律、高於部門規章和地方法規。
部門規章是國務院所屬的各部、委員會,主要形式是命令、指示、規定等,也是經濟法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