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訴前保全的解除
A. 法院解除保全的法律規定
1、《民事訴訟法95條》明確規定,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
2、《民事訴訟法96條》規定: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如果滿意請採納。
3、《民事訴訟法101條》規定: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4、《民事訴訟法104條》規定:財產糾紛案件,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解除保全。
5、《民事訴訟法108條》規定: 人民法院裁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後,除作出保全裁定的人民法院自行解除和其上級人民法院決定解除外,在財產保全期限內,任何單位都不得解除保全措施。
6、《民事訴訟法109條》規定 :訴訟中的財產保全裁定的效力一般應維持到生效的法律文書執行時止。在訴訟過程中,需要解除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應及時作出裁定,解除保全措施。
(1)民事訴訟法訴前保全的解除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五條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第一百零六條人民法院對下列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的;
(二)追索勞動報酬的;
(三)因情況緊急需要先予執行的。
第一百零七條人民法院裁定先予執行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或者生產經營的;
(二)被申請人有履行能力。
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申請人敗訴的,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先予執行遭受的財產損失。
B. 民事訴訟法是怎樣規定的法院裁定撤訴重新起訴還能用以前的保全嗎
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生效以後當事人又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民訴法》條文: 第一百二十四條 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C. 在民事案件中,當事人申請解除保全,法院予以准許,依據的是哪條法律法規
如果是申請人申請解除,那麼基於法理原理就可以得出該結論。因為有申請權,內那麼必然會賦予相容應的解除權,申請人意思自治。
如果是被申請人申請解除,則有三點:
①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裁定準許訴前財產保全後,申請人不在法定期限30日內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
②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裁定準許財產保全後,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
③司法實踐中,如果人民法院裁定訴前保全後,基於申請人和被申請人的和解,申請人可以申請撤銷保全,或申請保全的原因已不存在,人民法院均可解除
D. 關於民事訴訟法中,訴前保全和訴訟保全的執行,是由法院的哪個部門或者哪些人承辦的需要詳細的法規說明.
1、訴前保全是由立案庭辦理。
2、訴訟保全是由案件的承辦人來辦理。
3、執行都是由法院執行庭本執行案件的承辦人(執行員)來辦理。
訴前的財產保全、證據保全由立案庭處理,立案後的財產保全、證據保全、取證及評估、鑒定等由相關的其它審判業務庭處理。
民訴法:
第九十二條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案件,可以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作出財產保全的裁定;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第九十三條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十五日內不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
第九十四條財產保全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
財產保全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
人民法院凍結財產後,應當立即通知被凍結財產的人。
財產已被查封、凍結的,不得重復查封、凍結。
第九十五條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
第九十六條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第二百二十三條財產被查封、扣押後,執行員應當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間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規定交有關單位拍賣或者變賣被查封、扣押的財產。國家禁止自由買賣的物品,交有關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的價格收購。
E. 民事訴訟法是怎樣規定的法院裁定撤訴重新起訴還能用以前的保全嗎
隨著你的撤訴,那麼以前的裁定進行保全也失效了,只能重新申請財產保全。
F. 財產保全解除的法律規定
1、《民事訴訟法95條》明確規定,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
2、《民事訴訟法96條》規定: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如果滿意請採納。
3、《民事訴訟法101條》規定: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4、《民事訴訟法104條》規定:財產糾紛案件,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解除保全。
5、《民事訴訟法108條》規定: 人民法院裁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後,除作出保全裁定的人民法院自行解除和其上級人民法院決定解除外,在財產保全期限內,任何單位都不得解除保全措施。
6、《民事訴訟法109條》規定 :訴訟中的財產保全裁定的效力一般應維持到生效的法律文書執行時止。在訴訟過程中,需要解除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應及時作出裁定,解除保全措施。
(6)民事訴訟法訴前保全的解除擴展閱讀
財產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關系人起訴前或者當事人起訴後,為保障將來的生效判決能夠得到執行或者避免財產遭受損失,對當事人的財產或者爭議的標的物,採取限制當事人處分的強制措施。
根據實際保全的財產數額按照下列標准交納:財產數額不超過1000元或者不涉及財產數額的,每件交納30元;超過1000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但是,當事人申請保全措施交納的費用最多不超過5000元。
參考資料
網路-財產保全
G. 原告訴訟撤訴,財產保全自動解除嗎
撤訴後,財產保全是否應該解除,先後有兩個法律規定予以明確。沒有自動解除這一說,原告申請解除或者被告申請解除。
第一個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法釋〔2015〕5號,沒有規定撤訴要解除保全。2015年2月4日施行。
第二個是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財產保全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撤訴的解除保全。2016年12月1日施行。同時規定以此規定為准。
所以目前的司法實踐應該是撤訴要解除保全的。
附相關規定內容: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法釋〔2015〕5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已於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1月30日
第一百六十六條 裁定採取保全措施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解除保全裁定: (一)保全錯誤的; (二)申請人撤回保全申請的; (三)申請人的起訴或者訴訟請求被生效裁判駁回的; (四)人民法院認為應當解除保全的其他情形。 解除以登記方式實施的保全措施的,應當向登記機關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財產保全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請保全人應當及時申請解除保全:
(一)採取訴前財產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
(二)仲裁機構不予受理仲裁申請、准許撤回仲裁申請或者按撤回仲裁申請處理的;
(三)仲裁申請或者請求被仲裁裁決駁回的;
(四)其他人民法院對起訴不予受理、准許撤訴或者按撤訴處理的;
(五)起訴或者訴訟請求被其他人民法院生效裁判駁回的;
(六)申請保全人應當申請解除保全的其他情形。
人民法院收到解除保全申請後,應當在五日內裁定解除保全;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裁定解除保全。
申請保全人未及時申請人民法院解除保全,應當賠償被保全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被保全人申請解除保全,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當在本條第二款規定的期間內裁定解除保全。
第二十九條本規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
本規定施行前公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H. 法院什麼情況下解除財產保全
法院解除財產保全的情況有:
1、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容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2、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解除保全;
3、被申請人已主動將申請人請求的標的物提交人民法院保管;
4、人民法院裁定採取保全措施後,被申請人自行履行了義務;
5、申請人向人民法院聲明放棄請求權。
相關法律規定:
1、《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規定,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2、《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四條規定:財產糾紛案件,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解除保全。
I. 最新的民事訴訟法中對訴前行為保全是怎麼規定的
《民抄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襲: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第一百零一條: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知識產權方面的訴前行為保全適用第一百零一條,你要達到禁令效果需要向人民法院申請。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J. 訴前財產保全的起訴期限內不能起訴怎麼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條第3款規定,「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十五日內不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一條 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10)民事訴訟法訴前保全的解除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條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