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法中視為撤訴
『壹』 行訴法中的缺席審判:原告撤訴而法院卻不準許,經兩次傳喚···
1、原告欲撤訴的理由可以有很多。如你所說的情況,如被告在訴訟過程中改變具體行政行為,如原告發現繼續下去,裁判會對自己更不利等等。
2、法院不準撤訴的理由也可以有很多。如非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等等(參見所列最高院規定)
3、傳喚原告、被告都是2次。(參見所列《行政訴訟法》48條)
4、刑事訴訟法中,沒有缺席審判。刑訴是對被告人是否定罪量刑的程序。對被告人的人身自由甚至生命具有重大影響。非被告人到庭,不能審判。
參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撤訴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條被告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原告申請撤訴,符合下列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準許:
(一)申請撤訴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
(二)被告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不違反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不超越或者放棄職權,不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三)被告已經改變或者決定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並書面告知人民法院;
(四)第三人無異議。
第七條申請撤訴不符合法定條件,或者被告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後當事人不撤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作出裁判。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八條經人民法院兩次合法傳喚,原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視為申請撤訴;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貳』 民事訴訟中哪些情形法院可以按撤訴處理
按撤訴處理,就是指當事人雖然沒有提出撤訴申請,但其在訴訟中的一定行為已經表明其不願意繼續進行民事訴訟,因而法院決定注銷案件不予審理的行為。申請撤訴是指申請人在法院立案受理後宣告判決前,以書面或口頭形式向法院提出撤回其訴訟請求,包括申請撤回起訴、上訴的撤回和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撤回自己的訴訟請求。
申請撤訴的條件是:
申請人必須是原告。上訴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經過特別授權的訴訟代理人;
申請撤訴必須是申請人自願。任何人不得強迫當事人申請撤訴,審判人員也不能以任何理由動員當事人撤訴;
撤訴必須合法。在時間上,應在受理案件後宣告判決前。申請撤訴不得有規避法律的行為,不得違反法律,不得有損於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利益;
撤訴必須由法院作出裁定。申請撤訴是當事人的權利,但是否准許,由法院審查後以裁定的形式告知當事人。
在民事訴訟中還有按撤訴處理的情況。所謂按撤訴處理,就是指當事人雖然沒有提出撤訴申請,但其在訴訟中的一定行為已經表明其不願意繼續進行民事訴訟,因而法院決定注銷案件不予審理的行為。按照我國法律規定。
按撤訴處理的情形是:
原告或上訴人未按期交納訴訟費用:
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
原告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
原告應預交而未預交案件受理費。人民法院通知其預交,通知後仍未交納,或申請緩、減、免未獲人民法院批准仍不交納訴訟費用的;
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原告的法定代理人,經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按撤訴處理;
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經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按撤訴處理。無獨立請求的第三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不影響案件的審理。依法可以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果當事人有違法行為需要依法處理的,法院可以不按撤訴處理。
法院准許原告撤訴或針對原告按撤訴處理的,原告可以申請法院退給一半的預交訴訟費,訴訟時效重新計算。原告在訴訟時效內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法院准許上訴人撤回上訴或針對上訴人按撤回上訴處理的,上訴人可以申請法院退回一半上訴費,一審裁判發生法律效力。法院准許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撤訴或針對其按撤訴處理的,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可以申請法院退回自己所交的一半訴訟費,但不影響原告與被告之間的本訴的進行。
『叄』 2014年刑事訴訟法中對檢查院撤訴是怎麼規定
1、 什麼是刑事撤訴?
在人民法院宣告判決前,人民檢察院發現不存在犯罪事實、犯罪事實並非被告人所為或者不應當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可以要求撤回起訴。第三百四十九條法庭宣布延期審理後,人民檢察院應當在補充偵查的期限內提請人民法院恢復法庭審理或者撤回起訴。依據上述規定,檢察院的撤訴實際上包括兩種情形:(1)法庭審判過程中,判決宣告前,檢察院發現不存在犯罪事實、犯罪事實並非被告人所為或者不應當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可以要求撤回起訴;(2)第二種就是補充偵查後,到了法庭的期限內依然達不到讓法庭恢復審理的條件,這時檢察院可以撤回起訴。
2、撤訴的程序
依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三百五十三條的規定,撤回起訴應當報經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決定,並以書面方式在人民法院宣告判決前向人民法院提出。
在法庭審理過程中,公訴人認為需要變更、追加或者撤回起訴的,應當要求休庭,並記明筆錄。
對於檢察院提出撤訴的,應由法院審核是否准許撤訴。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七十七條規定:「在宣告判決前,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的,人民法院就當審查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的理由,並作出是否准許的裁定。」
依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三百五十三條規定,撤回起訴後,沒有新的事實或者新的證據不得再行起訴。
3、檢察院撤訴是否意味著立即解除強制措施?
依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如果檢察院撤訴就意味著存在以下三種情形:不存在犯罪事實或犯罪事實並非被告人所為或不應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因此如果是因上述情況存在的撤訴,就應該解除強制措施,立即無罪釋放。
另一種情況是補充偵查後,尚無法恢復審理,檢察院因事實、證據情況發生變化為由申請撤訴。對於這樣的撤訴,具體操作中,一般不會立即解除強制措施,而是變更,如將原來逮捕羈押變更為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然後不了了之。也有的甚至以補充偵查為名,繼續拘押,將案件退回公安機關,調查被告人的其他犯罪事實。
4、撤訴後是否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
依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撤訴後沒有新的事實和證據,不得再行起訴。實踐中,許多檢察院以事實、證據發生變化為由向法院申請撤訴,要求補充偵查。而補充偵查的實際上卻是被告人新的與本案無關的犯罪事實,以此作為撤訴後仍然不予釋放被告人的借口。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是違背法理的。撤訴後發現被告人有新的犯罪事實、那也是重新偵查而非補充偵查,因而應重新立案。即使要查,也應該先把人放了,下一步該怎麼查怎麼查,而不是混沌不清,肆意剝奪被告人的權利。
『肆』 民事訴訟法撤訴規定的原因是什麼
《民事訴訟法》第131條第1款規定,宣判前,起訴,應當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原告申請撤回起訴,必須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向受訴人民法院提出內容明確的申請。申請撤訴是當事人行使處分權對自己的訴訟權利加以處分的具體體現,故需有內容明確的意思表示,才有可能產生相應的法律效果。
2、原告申請撤回起訴的目的必須正當、合法。依照處分原則的要求,當事人的處分行為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實施方為有效。因此,原告申請撤回起訴亦須以正當、合法為前提。也因如此,原告撤回起訴的申請並不會當然地產生撤訴的效果,而需由受訴人民法院進行審查,並在此基礎上裁定是否准許原告撤回起訴。
3、原告申請撤回起訴,必須基於自己真實的意思表示。所謂基於自己真實的意思表示,是指申請撤回起訴必須是原告主動、自願所為,而不能是被動、違心所致。因此,任何人(包括審判人員)既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原告撤回起訴,也不得說服、動員原告撤回起訴。
4、原告撤回起訴的申請最遲應在受訴人民法院宣告判決前提出。不論是當庭宣判,還是定期宣判,均應如此。這樣既可使原告有較為充分的斟酌時間,慎重地適時實施撤訴行為,同時又可避免因原告於宣判後再提出撤訴申請而損及受訴人民法院所作判決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因為判決一經宣告,即便尚未發生法律效力,非經法定程序,亦不得隨意撤銷。
『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幾條規定了關於申請撤回起訴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幾條規定了關於申請撤回起訴的內容
一、《民事訴訟法》
(1)第一百二十四條 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2)、第一百四十三條 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3)、第一百四十五條 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4)第一百五十四條 裁定適用於下列范圍:(五)准許或者不準許撤訴;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1)、66、在訴訟中,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權提出上訴。但該第三人在一審中無權對案件的管轄權提出異議,無權放棄、變更訴訟請求或者申請撤訴。
(2)、143、原告應當預交而未預交案件受理費,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預交,通知後仍不預交或者申請減、緩、免未獲人民法院批准而仍不預交的,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
(3)、144、當事人撤訴或人民法院按撤訴處理後,當事人以同一訴訟請求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4)158、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如屬原告方,可以比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九條的規定,按撤訴處理;如屬被告方,可以比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缺席判決。
(5)159、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經人民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對該第三人比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九條的規定,按撤訴處理。
(6)160、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後,原告申請撤訴,人民法院在准許原告撤訴後,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作為另案原告,原案原告、被告作為另案被告,訴訟另行進行。
(7)161、當事人申請撤訴或者依法可以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果當事人有違反法律的行為需要依法處理的,人民法院可以不準撤訴或者不按撤訴處理。
(8)191、當事人在二審中達成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對雙方達成的和解協議進行審查並製作調解書送達當事人;因和解而申請撤訴,經審查符合撤訴條件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陸』 民訴法中撤訴裁定書是否送達被告,在法條的第幾條
你好,
目前復為止我國的民制事訴訟法中還沒有此條明確規定,撤訴的裁定必須送達被告,只能用我國法律原則來進行解釋。法律規則不能窮盡時,應當用原則來解釋。
根據法律規定,撤訴裁定可以通過口頭以及書面兩種方式進行。根據法理原則而言,撤訴的裁定應當送達被告方,但是往往在法院實際審理過程當中,大多都是口頭形式撤訴,很多的時候也不會通知被告方和第三方。
這個其實是中國司法實踐中的弊端,應當予以修正,也希望能夠有明確的成文法對此進行規定。
有問題可以繼續聯系我。
『柒』 民事訴訟法 撤訴
首先對於法律這一塊的知識 你要看當中正要的文字 第一百二十九條最後一句是可版以按 也就是說可以撤權訴,如果不撤訴就參照撤訴處理。
第二條 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你著重看這句話 也就是說你可以選擇到場或者不到,但是最後的結果還是法院裁定的。並不是說你缺席就了事了。
在法律上來講 可以 是個雙面的東西。並不是說百分百,可以就是說 你可能申請成功也可能申請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