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國家公職人員勞動法

國家公職人員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1-01-04 05:32:22

『壹』 國家公職人員犯罪是否開除公職

公職人員主要包括國家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機關工勤人員、聘用人員、國有企業工作人員等,對於判處刑罰的,不同身份的公職人員以及不同的處罰種類都會導致不同的處理結果,有的必須開除公職,有的依然可以保留公職,下面將具體分析。

公職人員犯罪後,如果又被確定無罪或被免予追究刑事責任或被免予刑事處罰的,具體包括公安機關撤銷案件、檢察院決定不起訴、法院判處(改判)無罪或判處有罪但免予刑事處罰等幾種情形,均沒有要求「開除公職」的強制性規定。

如果違反相關黨政紀的規定,將按相應規定進行處分,是否開除公職需要所在單位根據所在單位內部掌握的處分尺度決定。

然而,對於被依法判處刑罰的,一般情況下都會被開除公職,但是也有例外。刑罰具體包括「罰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其中包括了判處緩刑和實體刑,需要明確的是被判處緩刑並不等於免予追究刑事責任和免予刑事處罰,一般非專業人士容易把三者搞混。判處緩刑和實體刑都屬於被判處了刑罰,一般具有相同的法律後果。

依法必須開除公職的:

1.行政機關、黨的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機關公務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

依據《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2007年6月1日施行)第十七條,以及中共中央紀委、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於黨的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機關公務員參照執行<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的通知》(中紀發〔2013〕4號)的規定:「行政機關公務員依法被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2.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

依據《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法發[2009]61號)第一百零七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工作人員是指人民法院行政編制內的人員。事業編制工作人員參照本條例執行。聘用人員不適用本條例。」根據本條規定,工勤人員應也不在規范之內。

該條例第十六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一律給予開除處分。

3.檢察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

根據2016年修訂的《檢察人員紀律處分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檢察人員是指檢察機關具有公務員身份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檢察官、檢察輔助人員和司法行政人員。」因此,不包括工勤人員。

該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因犯罪被判處刑罰的,應當給予開除處分。 因犯罪情節輕微,被人民檢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的,或者被人民法院免予刑事處罰的,給予降級、撤職或者開除處分。

4.企業中由行政機關任命的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

根據監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於企業中由行政機關任命的人員參照執行<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的通知》(監發〔2008〕3號)的規定,企業中由行政機關任命的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5.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

依據《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2007年6月1日施行)第五十四條的規定:「對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經批准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給予處分,參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辦理。因此,上述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應予開除處分。

6.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監察部《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2012年9月1日施行)第二十二條,以及人事部、監察部《關於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照執行<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的通知(自2007年6月1日執行)的規定:「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7.其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機關工勤人員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監察部《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第二十二條規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該條例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對機關工勤人員給予處分,參照本規定執行。機關工勤人員應該包括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黨的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機關等的工勤人員。

這里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包括被判處有期徒刑(既包括了被判處有期徒刑實體刑的,也包括被判處有期徒刑緩刑的)、無期徒刑和死刑的。

(1)國家公職人員勞動法擴展閱讀:

依法可不開除公職的

1.除上述人員以外的其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機關工勤人員被判處罰金、拘役、管制刑的

依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監察部《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第二十二條的規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以上處分。其中,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對機關工勤人員給予處分,參照本規定

據此規定,其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機關工勤人員被判處罰金、拘役、管制刑的,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以上處分,不必須開除公職。

2.除上述人員以外的其他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組織工作人員犯罪的

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組織工作人員與單位建立的是勞動合同關系,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調整,《勞動法》只規定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而不是必須解除勞動合同,因此,是否解除勞動合同(開除公職)由用人單位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根據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的規定:「3、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規定應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員;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組織的人員;其他通過勞動合同與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勞動法。」

3.除上述人員以外的其他國有企業員工及機關聘用人員犯罪的

員工與企業(用人單位)系勞動合同關系,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調整,《勞動法》只規定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而不是必須解除勞動合同。因此,是否解除勞動合同(開除公職)由用人單位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五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4.已退休的公職人員犯罪的

對於退休人員不存在開除公職或解除勞動合同,但是對退休待遇有影響。

根據《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檢察人員處分條例(試行)》等都有規定:對退休人員有違法違紀行為應當受到處分的,不再作出處分決定。但是,應當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以上處分的,相應降低或者取消其享受的待遇。

『貳』 勞動法對在職公職人員職體檢規定

勞動法沒有對在職人員體檢的規定。

『叄』 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加班有加班費嗎有什麼法律依據

1、事業單位編制人員,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應當給予相應的補休,所以事業單位編制人員節假日值班沒有加班費。

2、事業單位編制外人員,即與事業單位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勞動法》執行,法定節假日加班有三倍加班工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七十六條 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福利待遇。國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提高公務員的福利待遇。

公務員實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休假。公務員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應當給予相應的補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3)國家公職人員勞動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一條 用人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准,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

第六十二條 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三)支付加班費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加班,系指除法定或者國家規定的工作時間以外,正常工作日延長工作時間或者雙休日以及國家法定假期期間延長工作時間,稱為「加班」。

目前,我國除機關事業單位以外的企業單位,要求員工在正常休息時間加班的,應嚴格參照國家法律規定給予員工三倍或以上工資補償。我國機關事業單位在佔用職工法定假期或者雙休日正常上班的,應參照《公務員法》嚴格執行額外調休。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網路-加班費

『肆』 勞動法對在職公職人員職體檢規定

第六章勞動安全衛生
第五十二條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第五十三條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題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第五十四條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第五十五條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專門培訓並取得特種作業資格。
第五十六條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第五十七條國家建立傷亡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和處理制度。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和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對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傷亡事故和勞動者的職業病狀況,進行統計、報告和處理。

『伍』 公務員為什麼不適用《勞動法》

公務員應該遵守的是公務員法而不是勞動合同。

拓展資料:
公務員回,全稱為國答家公務員,是各國負責統籌管理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資源,維護國家法律規定貫徹執行的公職人員。在中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公務員職位按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國務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對於具職位特殊性,需單獨管理的,可增設其他職位類別。

『陸』 勞動法事業單位公職人員無罪釋放職務工資如何解決

這個事情人社局、紀委有相關規定的。

『柒』 勞動法為什麼只保公職人員不保勞動人民

勞動法本身就是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法律,這里的「勞動者」,是指在各類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中從業的職工,不包括公務員。公務員權利保障適用《公務員法》,不適用勞動法。

『捌』 勞動法是否適用於公務員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勞動法不適用於公務員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因為勞動法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回國境內答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才適用於勞動法。

公務員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是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促進公務員正確履職盡責,建設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根據憲法,制定的法律。

(8)國家公職人員勞動法擴展閱讀:

第一部勞動法

十九世紀以來,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勞動法在各國的法律體系中日益佔有重要的地位,並逐漸脫離民法而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1802年,英國議會通過了世界上第一部勞動法——《學徒健康與道德法》,禁止紡織廠使用9歲以下的學徒,並規定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12小時,同時禁止做夜班。

『玖』 在公職人員人事爭議仲裁過程中,適用勞動法帶來那些優點

公職人員人事爭議仲裁過程中適用勞動法帶來那些優點

『拾』 勞動法關於公職人員停職有哪些規定

公職人員即公務員或按公務員待遇處理的事業編人員,應適用《公務員法》或參照之,但不使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

熱點內容
司法局法促科 發布:2025-10-08 16:50:30 瀏覽:892
不屬於行政法規名稱的是 發布:2025-10-08 16:09:19 瀏覽:65
刑事訴訟法關於偵查人員詢問部分 發布:2025-10-08 16:08:36 瀏覽:413
巴彥淖爾中級法院 發布:2025-10-08 16:04:08 瀏覽:186
青島大蝦事件法律知識 發布:2025-10-08 16:00:20 瀏覽:443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考核辦法 發布:2025-10-08 16:00:19 瀏覽:99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 發布:2025-10-08 15:43:13 瀏覽:116
自考本科參加司法考試 發布:2025-10-08 15:40:31 瀏覽:659
重慶萬州律師 發布:2025-10-08 15:34:24 瀏覽:11
法院和紀檢 發布:2025-10-08 15:23:30 瀏覽: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