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法規和行政法規的區別
『壹』 什麼是行政法規,什麼是地方性法規
行政法規是國務抄院為領導和管襲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地方性法規,是指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只能在地方區域內發生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法律文件。
『貳』 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哪個法律效力更高
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屬於同一效力位階,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如果出現沖突的話版,由下面的方式進行選擇地權方性法規或者部門規章:
1.先由國務院裁決,如果國務院認為適用地方性法規,則適用地方性法規的相關規定;
2.但是若國務院認為應適用部門規章,則需交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
PS:我國法律體系的法律位階共有五級,分別是:
1.憲法;
2.法律;
3.行政法規;
4.地方性法規;
5.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
『叄』 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的區別
地方性法規的制定是由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二行政規章是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省級人民政府、省政府所在地的市政府以及國務院批准為較大的市政府制定的。
『肆』 行政法規的規范性文件和地方性法規的效力誰更高
應該說國家與地方的行政法規規范性文件誰的效力高,那當然是國家。
『伍』 行政法規與地方性法規有何區別
行政法規具體可分為國務院部委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前者由國務院各大部委制定,專後者由各地方政府制定屬;而地方性法規是各地方人大制定的,人大是權力機關、立法機關,效力要高於地方政府規章。當地方性法規和部委規章發生沖突時,一般要報請全國人大裁決,國務院備案,由全國人大決定修改規章還是法規。
『陸』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區別分別有哪個機構制定
法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
行政法規:國務回院制定的規范性法律答文件,通常以「條例」、「細則」、「辦法」稱之。注意:國務院各部委制定叫做「部門規章」,不是行政法規。
地方性法規: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
三者在立法效力上有位階效應:法律高於行政法規高於地方性法規。這是國家立法權的統一要求和發揮地方能動性的一種政策安排,已為我國《立法法》所確定。
『柒』 如何區別行政法規 地方性法規 部門規章
看制定的主體法律只能是全國人大制定行政法規是國務院以及部委地方性法規是地方省級那麼行政規章就是市級
『捌』 法律 行政法規 地方性法規的區別
法律是人大制定的,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
地方性法規是地方政府制定的。
三種按順序,效力是越來越低。
『玖』 行政法規與地方性法規哪個的更具有權威
行政法規在全國適用,地方性法規僅在該地區適用。二者有沖突時,一般行政法規占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