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基礎題
⑴ 刑事訴訟法的練習題謝謝了
答案沒錯么。復
《高法解制釋》第254條第1款、第2款的規定。重新開庭後,未成年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再次當庭拒絕辯護人辯護的,不予准許。重新開庭時被告人已滿18周歲的,可以准許,但不得再另行委託辯護人或者要求另行指派律師,由其自行辯護
⑵ 刑事訴訟法考試題有哪些@zxfspy
你好,具體試題有哪些不好一概而論。現發一套樣題供參考。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刑事訴訟法學》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並在「答題卡」上將相應代碼塗黑。錯塗、多塗或未塗均無分。
1.在「糾問式訴訟」中,訴訟程序的進行主要取決於()
A.被害人B.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官吏
C.被追訴人D.被害人的近親屬
2.外國人在我國實施犯罪,必須適用我國刑事訴訟法追究其刑事責任的是()
A.各國駐華領事館的外交代表B.途經中國的各國駐第三國外交代表
C.來華訪問的外國元首D.不享有外交豁免權的外國人
3.在我國刑事訴訟中,證人只能是()
A.法人B.自然人
C.非法人組織D.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4.在我國刑事訴訟中,受「嚴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則」約束的訴訟主體是()
A.公、檢、法專門機關B.被害人
C.被告人D.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被告人
5.在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應當由()
A.公安機關立案偵查B.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
C.檢察機關立案偵查D.軍隊保衛部門立案偵查
6.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關於迴避的規定不包括()
A.自行迴避B.申請迴避
C.指令迴避D.無因迴避
7.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審判階段書記員迴避的決定主體是()
A.審判長B.刑庭庭長
C.法院院長D.審判委員會
8.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可以委託訴訟代理人為自己提供法律服務的最早時間是()
A.審查起訴之日起B.審判之日起
C.偵查之日起D.提起公訴之日起
9.附帶民事訴訟賠償的原則是,若被告人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原告人的損失()
A.可由國家代為承擔賠償責任
B.可以其家庭財產賠償
C.可以其服刑期滿後勞動所得賠償
D.仍只能以被告人本人財產為限進行賠償
10.下列訴訟階段中,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是()
A.上訴、抗訴期內B.二審階段
C.偵查階段D.刑事執行階段
11.依據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規定,監視居住的最長期間是()
A.3個月B.6個月
C.12個月 D.18個月
12.依據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訴訟文書的送達主體是()
A.司法機關B.被告人
C.辯護人D.自訴人
13.某甲因受到某乙的嚴重傷害,於是向犯罪地法院報案,法院應當()
A.接受某甲的報案材料
B.告知某甲向犯罪地公安機關報案
C.告知某甲向某乙居住地公安機關報案
D.告知某甲向檢察機關報案
14.偵查階段,享有扣押電報、郵件批准權的主體是()
A.偵查人員B.偵查人員所在的部門負責人
C.偵查機關負責人D.同級法院
15.在我國刑事訴訟中,每一次補充偵查的最長期限為()
A.半個月B.1個月
C.2個月 D.3個月
16.在審查起訴階段,檢察機關()
A.可以聽取被害人的意見
B.不可以訊問犯罪嫌疑人
C.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
D.可以不聽取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託人的意見
17.在我國刑事訴訟中,簡易程序只能適用於()
A.最高人民法院B.高級人民法院
C.中級人民法院D.基層人民法院
18.根據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第1 80條規定,享有獨立上訴權的主體是()
A.被告人B.被害人
C.被告人的辯護人D.被告人的近親屬
19.在我國,因特殊情況需要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必須經過()
A.最高人民法院批准B.高級人民法院批准
C.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D.中級人民法院批准
20.我國的刑事審判監督程序是()
A.一審程序B.二審程序
C.對生效裁判重新審判的程序D.死刑復核程序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並在「答題卡」上將相應代碼塗黑。錯塗、多塗、少塗或未塗均無分。
21.大陸法系刑事審判方式的特點是()
A.由合議庭法官主導庭審的進程
B.控、辯雙方經法官同意後可以詢問證人、鑒定人
C.法庭在審理之前可以了解全部案件事實及證據材料
D.法庭審理採取交叉詢問的方式
E.由控、辯雙方主導庭審的進程
22.在我國刑事訴訟中,檢察權包括()
A.批准逮捕權
B.提起公訴權
C.對法院、公安機關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權
D.對部分刑事案件的立案偵查權
E.刑事裁判的執行權
23.中國公民張某,在中國駐舊金山領事館內實施犯罪行為,對其享有審判管轄權的法院有()
A.張某原戶籍所在地法院
B.中國駐美大使館所在地法院
C.中國駐舊金山領事館所在地法院
D.張某出境地法院
E.張某主管單位所在地法院
24.根據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規定,刑事訴訟代理人的種類包括()
A.被害人的訴訟代理人B.自訴人的訴訟代理人
C.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代理人D.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的代理人
E.刑事被告人的代理人
25.依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對刑事拘留與拘傳都有權適用的機關有()
A.人民法院B.人民檢察院
C.公安機關D.國家安全機關
E.司法行政部門
26.對於一般公訴案件,承擔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責任主體包括()
A.檢察機關B.公安機關
C.法院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E.被害人
27.在偵查過程中,詢問證人的地點可以是()
A.證人的住處
B.證人所在單位
C.證人所在市、縣以內的指定地點
D.檢察機關或公安機關
E.證人所在市、縣以外的指定地點
28.刑事訴訟參與人包括()
A.被告人B.犯罪嫌疑人
C.鑒定人D.翻譯人員
E.被害人
29.在我國刑事訴訟中,上訴與二審抗訴的相同之處有()
A.都可以採用書面形式
B.都可以採用口頭形式
C.都可以經過一審法院向二審法院提出
D.都可以直接向二審法院提出
E.兩者的法定期間相同
30.與公訴案件相比,自訴案件的特點有()
A.人民法院審理自訴案件應當先行調解
B.自訴人與被告人在宣告判決前可以自行和解
C.自訴人可以撤回自訴
D.在訴訟過程中被告人可以對自訴人提出反訴
E.人民法院審理自訴案件可以調解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60分)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自訴人
32.刑事拘留
33.級別管轄
34.不起訴
35.監外執行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7分,共21分)
36.刑事訴訟證明對象包括哪幾類?
37.辯護人的權利包括哪些?
38.審查起訴的內容是什麼?
五、論述題(本大題12分)
39.論述「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原則」。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2分)
40.某甲因搶劫罪被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上訴期滿後,某甲未提出上訴,同級檢察院亦未提起抗訴。上訴期滿後的第5日,中級人民法院啟動死刑復核程序,向高級人民法院報請復核。高級人民法院指派5名法官組成合議庭進行復核。合議庭經過審理,未提審被告人某甲,即認為中級人民法院的裁判量刑過輕,於是直接改判某甲死刑立即執行。
請指出該案程序中的錯誤,並說明理由。
⑶ 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題
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題
(一)1999年6月5日,張某因犯強奸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2001年3月被提前釋放。2005年5月20日下午,張某將一中年婦女放在自行車欄內的一隻皮包搶走,內有現金1800
元、身份證一張,張某在逃跑途中被群眾抓獲,後扭送到當地派出所。派出所民警王某和侯某立即進行調查取證,當取證結束後,民警王某和侯某認為犯罪嫌疑人張某能主動承認錯誤,認罪態度較好,決定予以取保候審,並由張某的朋友李某(無固定收入)為保證人。
問題:
1、採取取保候審是否恰當?
2、如取保候審,李某是否可以作為保證人?
答:1、不恰當。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六十四條規定,對累犯、犯罪集團的主犯,以自傷、自殘辦法逃避偵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嚴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審。
2、李某不能擔任保證人。《刑事訴訟法》第54條規定「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
與本案無牽連;(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本案中,李某無固定收入,不符合第(二)(四)項規定,李某不符合保證人的條件。
(二)1997年4月23日晚上10時許,某市棉紡廠女職工張雲被強奸。罪犯作案之後逃走,匆忙中留在現場一塊手錶。事後,張雲向公安機關報案,並提供了罪犯的一些特徵。據被害人反映,罪犯是一名年紀大約在30歲上下的男子,身材不高但身體強壯,滿臉胡須。張雲還向公安機關提交了罪犯遺留在現場的手錶。經偵查人員查看,手錶為黑色紅蓮牌機械表,已經半舊。於是,公安機關以這塊手錶為線索開始了案件的偵查活動。一個多月之後公安機關找到了手錶的主人某公司職員劉俊楓。經公安人員詢問,劉俊楓承認手錶是自己的,但是聲稱已經與兩個月以前丟失,而且不承認自己犯有任何罪行。但是劉俊楓提不出證據證明自己曾經丟失手錶。於是,偵查人員認為本案已經證據確鑿,隨即拘留了劉俊楓。然後公安人員找到被害人張雲,告訴她已經找到了遺留在現場那塊手錶的主人,讓張雲辨認一下,該人是不是罪犯。張雲仔細觀察了劉俊楓之後,對偵查人員說:「這個人的身高、體型和罪犯都差不多,而且長相也很象,我覺得就是他。」於是,偵查人員立即作出決定提請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劉俊楓。
(問題)在這起案件的偵查過程中,公安人員的做法不當之處?並請說明理由
答:
1、對劉俊楓採取拘留措施不當,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
2、在主持辨認時採取了單獨辨認的方式
3、在辨認之前將被辨認人的有關情況告知辨認人
(三)犯罪嫌疑人江某,男,68歲,農民,因涉嫌詐騙被公安機關依法拘留。拘留後公安機關發現其患有嚴重肺結核,經醫院檢查屬實,需要隔離。公安機關遂做出取保候審決定,要求江某提供保證人。江某向公安機關提出由其弟做保證人。公安機關調查發現,江某之弟有一定資財,但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住處較多,行蹤極不穩定,因此沒有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證人。
問題:
(1)本案中可否對江某採取取保候審措施?
(2)公安機關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證人的做法是否正確?
(3)若江某無法提供別的保證人,公安機關還可以採取什麼處理方式?
答案:
(1)公安機關可以對江某採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刑事訴訟法》第60條第2款規定
:對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可以採用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辦法。」本案中,江某患有嚴重的肺結核,理應對其採取取保候審的強制措施。
(2)公安機關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證人是正確的。《刑事訴訟法》第54條規定:「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與本案無牽連;(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本案中,江某之弟無固定的住處,不符合第(二)(四)規定,公安機關不同意其做保證人的做法是正確的。
(3)江某若無法提供別的保證人,可通過交納保證金,而被取保候審。《刑事訴訟法第
53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據此,我國的取保候審分人保和物保(財產保)兩種,若江某無法提供保證人,可選擇財產保,交納保證金。但如江某既無法提供保證人,又無法提供保證金。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六十八條規定: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犯罪嫌疑人既不交納保證金,又無保證人擔保的,可以監視居住。」據此,公安機關可以對江某監視居住。
⑷ 論述題 從刑事訴訟法和刑法的基本理論上看刑事訴訟程序的意義
1 調整的對象是公、檢、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揭露、證實、懲罰犯罪的活動,也是各個部門的相互配合而進行社會治安的維護。
2刑法規定了犯罪與刑罰的問題,是刑事實體法;刑事訴訟法則是規定追訴犯罪的程序、追訴機關、審判機關的權力范圍、當事人以及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以及相互的法律關系,是刑事程序法。 程序法是為實體法的實現而存在的,而程序法本身具有獨立的品格。
3 刑事訴訟法規范涉及國家權力與個人權利的分配關系,直接關繫到公民的自由、財產等各項權利的實現程度。伴隨著訴訟民主化的發展歷程,刑事訴訟程序發生的變化更大,承擔不同訴訟職能的國家機關之間也存在職責分配的變化。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程序內容是在不斷的變化中走向程序正義,引導刑事程序法治的實現。我國刑事訴訟法的內容在科學化、民主化方面仍有待發展,以適應不斷提升的人權保障的需要。
4 刑法與刑事訴訟法都以懲罰犯罪、保護人權、維護社會秩序、限制國家公權為目的,刑法是在靜態上對國家刑罰權的限制,而刑事訴訟法則是從動態的角度為國家實現刑罰權施加了一系列程序方面的限制,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構成了刑事法的整體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