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稅收法規與行政法規區別

稅收法規與行政法規區別

發布時間: 2021-01-05 06:55:25

① 如何區分稅收法律、稅收行政法規、稅收規章和稅收規范性文件

法律是由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起草並由國家主席簽發主席令後頒布實行;而行政法規是專由國務院依照有關屬程序制定發布的各類法規的總稱;部門規章是國務院各部委或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而有普遍拘束力的決定和命令的制定和發布機構是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所以你所說的稅收法律,稅收行政法規,稅收規章及其他稅收規范性文件都屬於我國稅收法律制度,但他們的效力范圍不一樣.大致來說是稅收法律的效力>稅收行政法規>稅收規章>其他稅收規范性文件.

②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屬於稅收法律還是稅收行政法規,怎麼區分

看制定的機關,如果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是法律,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制定的只能是法規

③ 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是稅收行政法規嗎

1、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專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屬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行政法規的制定主體是國務院,行政法規根據憲法和法律的授權制定、行政法規必須經過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規具有法的效力。行政法規一般以條例、辦法、實施細則、規定等形式作成。發布行政法規需要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它的效力次於法律、高於部門規章和地方法規。
2、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是由國務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制定頒發的,所以屬於行政法規

④ 請問稅收地方性法規和稅收行政法規有什麼主要區別

1,答案:
A建造合同
B政府補助
C每股收益
D租賃
因為:
在新的企業會計准則中,一般業務准則主要規范各類企業普遍適用的一般經濟業務的確認和計量要求,包括存貨、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建造合同、所得稅、固定資產、租賃、收入、職工薪酬、股份支付、政府補助、外幣折算、借款費用、長期股權投資、企業年金基金、每股收益、無形資產、資產減值、或有事項、投資性房地產、企業合並等准則項目。

2,王某在A地臨時從事收購廢品的業務,稅務機關對其應採取的稅款徵收方式應當是( )。
A.代扣代繳 B. 查定徵收
C. 代收代繳 D. 核定徵收

答案: D 核定徵收
解析:核定徵收是按其他徵收方法難以合理准確地徵收稅款時採取的一種征稅方法.另:對於一般從事廢品收購業務的,適用代扣代繳方式征稅。

3,
會計法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管法》
會計行政法規:《總會計師條例》、《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
會計規章:《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代理記賬管理辦法》、《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會計檔案管理辦法》、《支付結算辦法》
地方性會計法規:《XX省會計條例》
會計規范性文件:《企業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內部會計控制規范》、《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
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指國家權利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會計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會計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發布或國務院有關部門擬訂經國務院批准發布的,制定依據是《會計法》;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財政部作為主管會計工作的行政部門,對付計工作制定發布的,其依據是會計法律和會計行政法規;地方性會計法規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在同憲法和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不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發布的會計法規性文件。

⑤ 稅收規章和稅收行政法規各有哪些

稅收行政法來規是指源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一種調整稅收關系的規范性文件。其效力僅次於憲法和法律,它是目前我國最主要的稅法法源。我國稅收實體法除個人和外資所得稅制定為法律外,均為稅收行政法規,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等均屬行政法規。
稅收規章是有權的國家稅收行政管理機關為執行稅收法律和法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是稅法的具體化,其作用在於使稅法具有可操作性。稅收規章的法律效力低於稅收法律和法規,但也是廣義上稅法的組成部分。在我國,有權制定稅收規章的部門包括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及地方政府。

⑥ 稅收行政規章與稅收規章的意思一樣嗎

一樣,他屬一個許可權級別制定出的
行政規章:指國務院各部委以及各版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權民政府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設區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等制定和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稱為部門行政規章,其餘的稱為地方行政規章。 《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第六條 規章的名稱一般稱「規定」、「辦法」,但不得稱「條例」。 行政法規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制定的有關國家行政管理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低於憲法和法律。

⑦ 稅收法規的法律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待條件成熟可上升為法律嗎

稅收法規的法律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待條件成熟可上升為法律。
如過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暫行條例》上升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⑧ 請問怎麼區分稅收行政法規和稅收規章和稅收規范性文件

稅收行來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在自法律形式中低於憲法和稅收法律(這是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而稅收規章是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的,比如說財政部、國稅總局和海關總署。在法律形式中低於稅收行政法規。稅收規范性文件一般指指縣以上(含本級,最高到省級)稅務機關制定的地方性稅收適用性文件,法律形式最低。

⑨ 法律法規、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區別是

1、范圍不同

法律抄法規、行政法規和襲部門規章這三個的范圍不一樣,法律法規范圍最大,包含了行政法規以及部門規章,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是單獨的。

2、制定人不同

法律法規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行政法規則是國務院制定,而部門規章是適用於國務院各部門、各委員會、審計署等這些部門自己發布的。

3、適用對象不同

法律法規適用於所有人,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普通民眾;行政法規是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制定的,不適用普通民眾;部門規章同樣不適用普通民眾,是國務院各部門、各委員會、審計署自己調整內部范圍內的行政管理關系的。

(9)稅收法規與行政法規區別擴展閱讀

我國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立法通過後,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行政法規一般以條例、辦法、實施細則、規定等形式作成。發布行政法規需要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它的效力次於法律、高於部門規章和地方法規。

部門規章是國務院所屬的各部、委員會,主要形式是命令、指示、規定等,也是經濟法的來源。

⑩ 求稅收行政法規 包括哪些法規, 不下於5個.最經常用的稅收法規

A 屬於稅收法律,不屬於稅收法規
B 由國務院頒布,屬於稅收法規
C 由屬於部門規章,不屬於稅收法規
D 由國家稅務總局頒布,屬於規范性文件,不屬於稅收法規。

熱點內容
紀委辦案法規集 發布:2025-10-08 12:09:10 瀏覽:505
湟中縣司法 發布:2025-10-08 11:15:41 瀏覽:899
張倩法學 發布:2025-10-08 11:15:40 瀏覽:387
帶拼音道德經 發布:2025-10-08 11:13:00 瀏覽:773
杭州王律師 發布:2025-10-08 11:12:50 瀏覽:729
勞動法關於勞動合同時間是多久 發布:2025-10-08 11:08:32 瀏覽:724
此人在法院 發布:2025-10-08 10:57:14 瀏覽:716
安全類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08 10:46:19 瀏覽:583
中央12法制欄目社會與法全網追蹤 發布:2025-10-08 10:45:34 瀏覽:1
勞動法關於年休假待遇的規定 發布:2025-10-08 10:21:39 瀏覽:411